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规范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规范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规范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PGⅠ、G17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规范性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警示牌在提高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依从性,让患者配合使用心电监护,减少外界干扰,提高数值、波形显示的正确性。方法将280例使用心电监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心电监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制的警示牌,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在对心电监护使用过程中的配合性、注意事项知晓率、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警示牌的使用能提高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的依从性、使用心电监护过程中注意事项知晓率等,减少患者不规范行为。

  • 标签: 安全警示牌 提高 患者规范使用心电监护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本社区3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管理。观察两组血压达标率及血压下降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压达标率为78%,高于对照组的3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管理,患者血压下降情况好,血压达标率高,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规范管理 社区高血压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QCC流程进行查检,解析,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活动前后新生儿腕带佩带规范率、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活动后品管圈进步率为23.29%,目标达成率为106.25%。结论运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腕带佩戴规范率及护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新生儿腕带佩戴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8月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糖皮质激素吸入的正确方法及按时吸入重要性的指导,出院时再进一步强调,3个月后复查血氧饱和度(SpO2)及肺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SpO2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pO2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SpO2及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后SpO2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糖皮质激素 肺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参考美国DQP学历框架,结合药学流通、使用行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了《实用药理学》课程规范,并对课程规范的实施方式提出建议,对药理学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DQP框架 药学专业 实用药理学 课程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证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干预措施对中药饮片不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拟定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为研究时限,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的500份中药饮片处方作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的500份处方为观察组,分析其中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的数量,以及不合理类型,综合分析后给予措施干预,分析干预后合理用药效果。结果干预前132张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不合理原因主要是处方书写不规范;毒性中药饮片应用不合理;药物剂量较大;中医诊断不合理。经采取措施后,观察组仅有9张不合理,两组的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对不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措施干预,可以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对于患者安全健康非常重要。

  • 标签: 中药饮片处方 规范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胰岛素注射安全规范缺失率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由病房护士自发组成品管圈,按照十大步骤进行活动的展开。收集分析我科2014年5月16日-5月29日期间为71例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安全规范的缺失率,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如柏拉图、鱼骨图及特性要因图等,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3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我科护士胰岛素注射安全规范缺失率明显降低,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升圈员的团队精神,有效促进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安全规范率的提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注射 安全规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模式,查看其管理效果和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规范管理的44例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参与研究,另选择44例未接受规范管理的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参与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和生活习惯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生活习惯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乡镇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临床指标,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乡镇 2型糖尿病 规范管理 血糖控制
  • 简介:一、实施背景2014年陕西省在推进"1市10县"医改综合试点中提出了综合监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支撑六大体系建设任务,从而在医改顶层设计上体现了政府办医、协调统一、规范运行和回归公益性的特点。在实践和探索综合监管的过程中,澄城县卫生系统按照省上的顶层设计,全力推进六大体系建设,从镇村两级的综合监管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 标签: 澄城县 防保所 顶层设计 公共卫生 卫生系统 医疗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期应用规范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作为这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命名为常规组,另外的30例患者给予规范的护理程序,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脊柱侧凸矫正角度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且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围术期期应用规范护理程序,有利于改善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规范护理程度 青少年 基础侧凸 围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与技巧,规范临床开具医嘱与执行医嘱的正确率。方法运用品管手法,以《降低医护人员开具与执行医嘱不规范率》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规范医嘱开具和执行中发生不规范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改进流程1。结果改善前开具与执行医嘱的不规范率为15.3%,改善后开具与执行医嘱的不规范率为5.3%,明显提高了医生开具医嘱及护士执行医嘱的及时性、准确率。结论通过品管圈活的十大步骤,使医护人员能真正从自身查找开具与执行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并自发寻求解决的措施,增强了责任心和执行力,提升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中一级质控的管理水平,进一步确保了用药安全,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规范 医嘱开具与执行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在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00例肛周疾病患者资料,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镇痛方案,实验组(55例)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方案,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AS(1.63±0.41)分更低;且创面愈合(12.43±1.58)d等术后康复指标均更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疾病围术期患者行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可取得满意效果,可被临床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规范镇痛 肛周疾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按照本次研究排纳标准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共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炎症因子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沉降率以及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研究说明使用规范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病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规范性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探究在腰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过程中,运用范护理流程降低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80例腰椎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针对40例围手术期的腰椎疾病患者采用规范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干预,并归为观察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并归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微血栓发生率为2.5%,后经过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患者情况改善;手术前和手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差异明显;而手术后3天高于手术前,但和手术前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的满意率为97.5%。同时对照组满意率低于观察组,并发症高于观察组。结论利用规范护理流程对降低腰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几率的分析发现,其临床使用效果较好,能够明显控制患者血栓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认可,帮助院方树立良好形象,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规范护理流程 腰椎疾病 围手术期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