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肾绞痛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经保守治疗后出现疼痛反复发作、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观察组有11例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9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手术治疗,1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有9例结石排净,2例碎石后有轻微疼痛,经输尿管镜手术治疗后疼痛消除;39例行输尿管镜手术患者,有32例患者取石碎石后经引流成功,4例输尿管水肿、狭窄导致输尿管镜无法通过,采用输尿管导管向外引流,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1例引流后1周再次复查,经输尿管检查联合碎石术,结石排净,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输尿管镜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性肾绞痛具有十分显著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可靠性较高,同时减少患者痛苦,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肾绞痛 输尿管镜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广大作者要求,为更有效地缩短出版时间,本刊对电子版投稿规定如下:1.稿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本刊编辑部邮箱syxd5033816@yahoo.com.cn;

  • 标签: 电子版 投稿 电子邮件 编辑部
  • 简介:(一)三种常用降压药可能防止骨折塞嗪类,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所有这类药物都是降低血压和缓解心脏负担。除此以外,它亦鲜为人所注意到,它同时还可以防止骨折。由于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症均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在高血压防治药

  • 标签: 受体阻滞剂 骨骼 骨折发生率 高血压药物 骨质疏松症 降压药
  • 简介:心血管系统钙化包括血管钙化和主动脉瓣膜钙化.血管钙化是血管壁细胞在各种刺激因素作用下活化,具有成骨细胞样表型.血管钙化发生于大动脉和中动脉管壁内膜和中膜.发生于血管内膜者,称为血管内膜性钙化(intimalcalcification),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相关联,主要发生于脂质条纹形成期,呈现为小而弥漫分布羟基磷灰石晶体钙沉积,并形成与生理性骨发育类似的细胞内基质小泡.另一种钙化发生于血管中膜,称为血管中膜性钙化(medialcalcifcation),它独立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主要发生于衰老、糖尿病和尿毒症等病理状态下血管.中膜钙化主要发生在无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沉积环境中,动脉中膜弹力层出现基质小泡[1].近年血管生物学研究和心血管影像学(如电子光束计算机断层扫描等)进展,发现血管钙化是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和慢性肾病等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临床病理表现,血管钙化部位和钙化程度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预警指标.血管钙化增加了血管硬度,降低了血管顺应性,增加自发和血管成形术中发生斑块和血管破裂、以及动脉瘤形成危险,易导致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是冠心病,中风和外周血管病等主要危险因子之一.80%血管损伤和90%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伴有血管钙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均促进动脉钙化发病.青年血管钙化患者发病以糖尿病患者多见,而老年患者以血脂异常居多.有学者认为动脉钙化程度是预测Ⅱ型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最佳指标[2,3].现仅就血管钙化机制及防治等叙述如下:

  • 标签: 血管内膜 钙质沉着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腋静脉途径行人工心脏起搏治疗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需要心脏起搏治疗患者116例,将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后均分为腋静脉组(n=58)和锁骨下静脉组(n=58),由同一术者完成人工心脏起搏置入操作,记录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血管穿刺时间、血管穿刺成功率、电极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腋静脉途径和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血管穿刺成功率[94.8%vs.96.6%,P〉0.05]、血管穿刺时间[(61±57)svs.(59±32)s,P〉0.05]、电极操作时间[(148±56)svs.(162±87)s,P〉0.05)]、X线曝光时间[(183±120)svs.(205±115)s,P〉0.05]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电极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人工起搏器 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川崎病(KD)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病例明显增多,因此制定了诊断标准[1].但同时临床也出现了许多不典型病例,本文综合分析了60例KD临床特点,以期发现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依据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临床特征.川崎病并发心血管症状已是后天性心脏病重要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心血管损伤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典型川崎病 早期诊断 KD 治疗 后天性心脏病 心血管症状
  • 简介: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有关资料报告,肺栓塞患者如能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护理,病死率可下降至2%~8%.现对2001年10月~2004年10月抢救成功8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监护 护理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 简介:摘要胎儿娩出后24小时出血超过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2%~3%,来势迅猛,如不及时抢救,精心护理,将能给孕产妇带来终身后患,严重时可使产妇在短时间内死亡。为避免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我们必须做好孕期及分娩前后各个时期观察和护理,才能确保产妇生命安全。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产后出血124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原因与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出血 急救 护理
  • 简介: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医学领域研究热点,随着来源于胚胎和成体干细胞分离成功、纯化、培养、传代、建立细胞系及体外定向诱导分化等技术成熟,为脑梗死患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现就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脑梗死 环孢素 免疫抑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胰岛素是控制血糖当之无愧最佳武器,无论是疗效还是适应性均是其他降糖药物不能比拟。但也确有部分患者反映胰岛素治疗效果不太令人满意,如果排除患者生活因素(如不控制饮食及体重等等),人们往往把问题归之于胰岛素剂型选择不当和/或剂量设定不合理,

  • 标签: 注射胰岛素 治疗效果 控制血糖 降糖药物 控制饮食 生活因素
  • 简介: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在年龄大于45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数,从1988—1994年2%,升至2005—2008年25%。大约有117万美国人在45岁以上,也就是说有将近29万服用他汀类药物,其数字相当于整个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州总和。有一个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数据显示了服用他汀类增长情况: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卫生统计 数据显示 佛罗里达州 美国人 服用
  • 简介:目的在绝经早期应用激素替代(HT)治疗过程中,通过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变化,探讨其对心血管影响,预测冠心病危险性。方法对34例绝经早期妇女采用激素替代治疗一年,比较用药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HT治疗1年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早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预防血脂紊乱,减少冠心病发生。

  • 标签: 激素替代 绝经早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冠心病
  • 简介:晕厥为临床常见症状。归因于心源性者其病因独特、发生突然、结果严重。心电图改变对临床诊断有极大帮助。通过观察研究32例心源性晕厥者,有诸多心电图表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源性晕厥 心电图表现 临床诊断 常见症状
  • 简介:如果你患有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个很好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用于降低血压一线用药。可降低心率β受体阻滞剂通常用于心脏病发作,以及患有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患者。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β受体阻滞剂不再是第一线用药。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 一线用药 心脏病发作 降低血压 心律不齐 心力衰竭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普及,心房颤动远程监测与管理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诊疗模式。对心房颤动高危人群长程持续监测及管理可以尽早发现和评估房颤严重程度,及时干预治疗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其相关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残疾和过早死亡发生,最终降低医疗成本,增加社会生产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介绍远程医疗在心房颤动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 标签: 心房颤动 远程监测 远程药物管理 电子健康 智能手机应用软件
  • 简介: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统称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肾脏内分泌性高血压(如肾素瘤所致),其中肾实质性高血压最常见,占各种原因所致高血压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占第一位.

  • 标签: 高血压 肾性 抗高血压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