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两组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康复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的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在人际交往中 ,肢体语言发挥了不言而喻的奇妙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以说话和写黑板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善加运用肢体语言,它就会成为吸引同学注意力的一项利器,让学生更加专心听讲,更加积极思考。

  • 标签: 课堂教学 肢体语言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在我国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大多伴有偏瘫,严重影响生活和生存质量,为使脑卒中偏瘫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减轻残疾,我们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将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提高,观察组上下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经康复护理训练后,患者下肢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脑卒中病人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早期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入住我科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人文关怀 脑卒中 偏瘫 效果评价
  • 简介:数学的起源之一便是记数.据你所知,你能说出几种原始的记数方法来吗?当然,这里所说的记数方法都是指非文字记载的记数方法.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的总结经验,通过结绳或书契(刻木或刻竹)来记数或记事.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都曾使用过的.

  • 标签: 记数 肢体 奇特 文字记载 总结经验 发展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测的孕妇4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观察胎儿的四肢形态、骨骼结构、运动状态及姿势等是否存在异常或畸形.结果4000例胎儿超声检测中3833例取得满意超声影像,其中孕周14-35周3790例,四肢显示率为98.9%;≥36周者210例,四肢显示率为70.6%.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检测胎儿肢体畸形者31例27种共104处畸形,受累肢体96条,检出率为88.6%,漏诊4例5处,假阴性率11.4%.结论正确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可于产前检测时发现绝大部分的胎儿肢体畸形,结合临床其他检测手段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可最大限度降低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产前检查手段.关键词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产前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优生优育中图分类号R71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的护理对策。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56例,给予所有患者偏瘫肢体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者肌力变化情况。结果在经过护理后,患者肌力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做好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帮助脑梗塞患者肌力得到改善和恢复,从而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 偏瘫 康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反应、表现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普外科从1994年8月~2010年11月共收住的300例肢体残疾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肢体残疾患者具有激愤、担忧、焦虑、悲观、恐惧、烦闷及孤独等心理,导致影响疾病康复。结论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沟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肢体残疾 心理 分析 护理
  • 简介: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尤其是在演奏乐器的时候,不同的人对于所演奏歌曲会有着不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会通过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每一个人的生活背景和家庭背景不同,所以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各有千秋。演奏者的肢体语言能够更好地彰显出演奏者个人的性格特点,本文将会针对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和语言等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大提琴 肢体语言 演奏特点 音乐表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封包治疗肢体局部肿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1例两组,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大黄、芒硝封包治疗组患者局部疼痛、红肿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红肿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大黄、芒硝封包治疗具有消肿散瘀、清热解毒及止痛的功效,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且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大黄 芒硝 中药封包 消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儿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肢体语言沟通,进而对护理1周后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性76.19%高于对照组5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加入肢体语言沟通可有效提升患儿的依从性,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 标签: 临床护理 肢体语言 护理干预 小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骨折 早期 肢体肿胀 患者 中医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入院后进行心理护理、体位护理、肢体康复护理。结果89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关节僵硬,减缓肌肉萎缩,四肢肌力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和家属学会锻炼方法。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康复效果与脊髓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脊髓损伤 肢体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征得其家属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肢体语言沟通,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提高患者属的满意率,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肢体语言沟通 小儿护理 效果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我院7850例孕妇依据胎儿超声筛查规范展开检查,回顾性分析7850例孕妇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785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共检出肢体异常20例,胎儿肢体畸形8例,其中桡骨缺如4例,致死性侏儒2例,成骨发育不全2例;足内翻4例;一侧小腿及其以下肢体缺失3例;多指(趾)2例;一侧足缺失2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20例患者中,有14例合并其他畸形,漏诊3例,其中多指2例,足内翻1例。本组病例诊断结果均经产后证实。结论规范科学的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胎儿肢体畸形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胎儿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检测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胎儿肢体畸形 产前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