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参与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从以上可以看出针对市场参与的心理学实证研究,其中对消费的调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借鉴与行为金融学的实证方法相结合用以来研究金融产品的购买者的行为,在金融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上的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的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入

  • 标签: 投资者行为 研究述评 行为行为
  • 简介: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投资对于双层股权结构的选择行为。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表明,投资的预期收益越大、创始人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越小、同股同权带来的增量决策成本越高,投资选择双层股权结构的概率就越高。创始人控制权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发展,并对创新能力提升形成正向激励。双层股权结构中公众投资利益遭受侵害主要涉及两个环节,而惩罚机制和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公众投资利益保护的关键。

  • 标签: 双层股权结构 投资者选择 创业企业
  • 简介:选取2009-2013年末QFII持有的沪市A股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12、Excel软件,通过统计描述、多元回归、虚拟变量回归,分析QFII持股与公司业绩及其规模等因素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QFII所持股票业绩优秀,以中大盘股票为主,投资较为理性;QFII持股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同时降低了股价的波动性,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QFII持股对中市值股票的市场质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小市值股和大市值股。我国应当继续扩大QFII队伍,鼓励其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活动和挖掘有潜力的小盘成长股,并允许优秀的QFII在中国境内外发行公募基金或其他理财产品。

  • 标签: 境外机构投资者 股票流动性 股价波动性 流通市值 每股净资产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形势变化,国债市场、投资结构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储蓄国债投资结构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储蓄国债投资群体结构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

  • 标签: 储蓄国债 投资者结构 调查
  • 简介:摘要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了公司治理结构中经营监督缺位问题。机构投资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由于利益驱使能够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机构投资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立足于机构参与公司治理分析我国机构参与公司治理现状,提出机构投资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完善。

  • 标签: 经营者监督缺位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 简介: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在幼稚中不断成长,在曲折中不断前行。作为规制证券市场的重要法律手段.中国的证券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艰难中不断总结,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是1998年12月29日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9年7月1日实施的。

  • 标签: 《证券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投资者 保护
  • 简介:摘要:新修订的证券法明确将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度。然而,当下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发展阶段,股票发行制度的变迁不免会引起资本市场秩序动荡,进而影响市场参与的利益,我国目前的投资保护制度还不能适应注册制的要求。本文基于全面推行注册制的背景下对投资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维护我国投资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启发。

  • 标签: 注册制 投资者 权益保护
  • 简介:摘要 :本文围绕投资情绪及其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展开讨论,基于投资数量、换手率、平均市场盈率以及历史波动等数据,为股票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提供参考依据。 在短期内投资情绪的变化,也会对短期股票指数产生影响。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如在低情绪期,中盘指数保持在最佳状态,在中情绪期,大盘指数保持在最佳状态,高情绪期,小盘指数保持在最佳状态。

  • 标签: 投资者情绪 股票指数 规模效应
  • 简介: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偏好视角,考察分析师跟踪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的关系以及两的相互作用对机构投资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静态角度还是从动态角度看,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机构投资持股比例较低,但有内部控制缺陷而分析师跟踪人数较多的公司其机构投资持股比例依然很高,分析师跟踪可以有效减弱内部控制缺陷带给机构投资的负效应;企业内外部信息对于机构投资的决策具有不同的信号价值和决策影响力,投资的决策认知和信息取向存在偏好;分析师跟踪的信号价值远远超过了内部控制缺陷对机构投资持股的影响。

  • 标签: 分析师跟踪 内部控制缺陷 机构投资者持股 信号传递理论 公司治理 经营性现金流量
  • 简介:证券价格对信息的反应行为一直以来是金融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基于上海A股市场样本数据,本文以年报盈利发布为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股价反应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行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表现出一定特点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

  • 标签: 证券市场 股票价格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 简介:企业聘用审计师的主要目的在于监督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降低代理成本。本文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构造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为“审计师聘用”信号与投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证据。本文的模型推导结果显示:若企业聘用高素质的审计师,则投资所要求的超额投资回报将降低。

  • 标签: 审计师聘用 信号传递 投资者保护
  • 简介:内 容 摘 要

  • 标签:
  • 简介:内 容 摘 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投资的关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上市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相对而言,H股上市公司已进入到一个更加宽广、自由的市场环境当中,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注重H股上市公司投资关系的维护。由此,H股上市公司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才能促进市场信心、提高股价,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的关注和参与,这对于H股上市公司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有利于进行多轮融资,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本文将针对H股上市公司维护投资关系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 标签: 上市公司 投资者 关系维护 维护策略
  • 简介:本文以1990年至2003年在沪深股市上市的全部股票(1186只)作为样本股,以各样本股的上市首日收盘价作为股东的初始投资,以2009年12月31日(其时沪市指数3277点,深市指数13699点)时各样本股的复权价作为持股若干年后的投资结果,据此算出每只样本股的长期持股年收益率,然后计算出全部样本股的简单平均年收益率和加权平均年收益率。该实证分析证明中国股市具有较高的长期投资价值。

  • 标签: 中国股市 长期投资 收益率
  • 简介:  三、从美国基金投资业绩看机构投资的委托代理问题,投资之所以将自己的资产委托给机构投资进行代理投资,代理投资的道德风险抵消了专业投资机构的信息优势和规模经济

  • 标签: 业绩机构 代理问题 基金投资
  • 简介:代理投资本身所存在的委托代理结构也会扭曲机构投资投资经理的投资策略和交易行为,委托人(投资)和代理人(投资经理)之间的这一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投资经理下述道德风险行为,而影响机构投资发挥信息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代理投资的委托代理问题

  • 标签: 业绩机构 代理问题 基金投资
  • 简介:钢铁上市公司应适度引入境外战略投资,三、引入境外战略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有助于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标签: 上市公司引入 境外战略 引入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