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ICU病房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合并症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机械通气合并症发生率为36.0%,两组机械通气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达98.0%,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4.0%,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显著降低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介入诊治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经过数字分组将其均分成观察组62例以及对照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并给予相关的治疗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60/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54/62).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而言,选择采用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术中对患者创伤较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重症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通过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运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运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而后观察两组病患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并发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50%;在死亡率上,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9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要显著短于对照组;在动脉血气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效果要对照组。结论虽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于肺纤维化合并呼吸衰竭病患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无创方式并发症少,有效缩短住院时长。

  • 标签: 肺纤维化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 简介:目的对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实施密闭式吸痰,对照组实施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与心率变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4.10,P〈0.01;t=17.98,P〈0.01),且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两组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χ^2=5.29,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中,密闭式吸痰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能够使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
  • 简介:摘要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给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由于其留置时间长、能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同时可以避免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PICC同样存在着并发症,而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1。临床表现为沿穿刺点顺血管走行或在上臂出现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PlCC致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在1周内发生,大部分在置管后48~72h发生,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cm。它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2。现将近年来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 标签: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在我院治疗急性左心衰的70例患者,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对照组患者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有创无创贯序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有创无创 序贯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气管切开是临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使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需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长期机械通气易发生与呼吸机相关的感染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实施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14例患者的痰细菌培养进行回顾性调查.从而进一步总结、讨论护理措施.加强此类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 标签: 老年患者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 微生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院校机械学院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知晓程度,感染情况,为制定学院乙肝预防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非等比例分配方法,从机械学院每个年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编码量化后录入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卡方分析。结果不同年级知晓程度不同(P<0.005),低年级学生对乙肝的知识的掌握较为缺乏;作过乙肝五项化验的同学中乙肝HbsAg阳性率为14.8%。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年级与知晓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年级不断升高,知晓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加强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肺泡灌洗在ICU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病原菌清除率为92.5%,机械通气时间为(10.4±2.7)d,入住ICU时间为(13.74±5.68)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0%,病原菌清除率为21.74%,机械通气时间为(16.7±4.5)d,入住ICU时间为(23.46±6.3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肺泡灌洗用于ICU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增强病原菌清除率,增加痰培养阳性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ICU入住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纤支镜 机械通气 重症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机械通气患者常规要求给予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致有效的体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后误吸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VAP总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11<0.05)。结论体位护理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发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机械通气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体位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胃食管返流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ICU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时如何降低误吸的发生率,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得出结论通过改变肠内营养供给方式和对产生误吸发生相关因素的观察与预防,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鼻饲 返流误吸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化工产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化工生产活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可是,现目前的各种化工生产活动,因为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化工生产的机械设备维修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阐述化工机械设备维修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化工机械设备 维修 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机械通气患者在使用不同疗程的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对应激性溃疡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进行比较,从而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给药的剂量和频次均相同(80mg/次,Bid)的情况下,依据泮托拉唑的使用疗程,将我院ICU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A组(3天)、B组(7天)、C组(14天)3个组,分析比较各组应激性溃疡与VAP的发生率。结果C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A、B两组低,但三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V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B、C两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3天的疗程较B、C两组更为合理。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质子泵抑制剂 机械通气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按抽签方式分为两组,20例/组。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将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监护时间、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ICU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的患者舒适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时间,增进患护关系。

  • 标签: ICU重症 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方法观察59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前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有无并发症。撤机后连续观察48h,无需再次应用呼吸机者为撤机成功,需要重新应用呼吸机者为撤机失败。结果59例患儿共完成68次撤机,49次撤机成功,19次撤机失败,失败率为27.9%。早产低体重、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生时Apgar评分是影响撤机成功的因素。撤机失败组与撤机成功组比较,体重、Apgar评分、肺部感染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pgar评分高的低体重新生儿,积极有效的护理能防止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1月于我胸外科住院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62例,随机分对照级及观察组,在健康宣教中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健康宣教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宣教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在患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健康宣教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自我护理保健能力,避免并发症及有利于其术后康复。

  • 标签: PDCA循环法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06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23例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来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保守治疗,观察临床保守治疗的效果。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早期炎症的发生主要是术后9至32天时,患者除了肠梗阻症状,还有自身特点存在,研究中有20例患者使用非手术方式治愈,有3例病例死亡。结论机械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老年患者选择非手术方式比较合理,手术的风险性大,如果症状无法改善,则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炎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手术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二零一八年一月至二零一九年一月我院接受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ICU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舒适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60例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数据对比,其中包括患者的用力呼气量、气道峰压、肺活量以及潮气量。结果观察组气道峰压低于常规组,同时用力呼气量、肺活量以及潮气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呼吸功能,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 ICU呼吸衰竭患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