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前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邓小平同志也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口号,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在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等多角度探索科学教育问题。科学教育是关于人类有史以来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传授以及科研技能的培养,目的是为了造就现代化社会所必须的科学人才,传统教

  • 标签: 中学 生物学教学 学生 能力培养 科学能力 观察能力
  • 作者: 焦满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大胆创新和构思,让学生们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认识、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结合我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认识。
  • 简介:大力加强师范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沈阳师范学院张金城张莉关键词:师范院校科技活动科学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和关怀我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早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他就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

  • 标签: 师范院校 科技活动 科学研究
  • 简介:生物科学史教育体现了科学教育的本质目的,促进生物学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文章介绍一种教学策略将生物科学史内容有效的融入科学课程。

  • 标签: 生物科学史教育 科学史 科学教育
  • 简介:我国高校决策存在主体过于集中、程序不尽完善、论证不够充分、监督相对乏力等突出问题。构建中国特色高校科学决策体系,必须坚持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相协调、中枢统筹分散治理相结合、自主办学外部参与相沟通等原则,重点在构建中枢系统、完善程序规则、建立支持平台、强化监督执行等方面下工夫,适度扩大决策参与主体,强化决策咨询论证,完善教授治学内涵,努力形成多方参与、职责清晰、运行有序的运行机制。

  • 标签: 现代大学制度 内部治理 决策体系 运行机制
  • 简介:科学素养主要由科学知识技能、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观和科学品质等要素构成.通过化学史教学能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方法等,即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 标签: 化学史教学 培养 科学素养
  • 简介:大兴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1月16日,原为大兴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1991年6月,县教育局决定将教科室改为“大兴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未单独建制,挂靠县进校,直属县教育局领导),下设教育科学研究室,教育志办公室、教育学会三个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教育科学研究室7人,教育志办公室9人,教育学会1人。17人中获高级技术职称1人,中级技术职称11人,初级技术职称5人。

  • 标签: 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学会 中级技术职称 高级技术职称 中获 初级技术职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中学教材内容基本授完,教师利用现成的教材内容来进一步培养化学科学素养有所弱化。高三化学复习既要利用好习题,又要避免只是单纯的习题讲练,要走出课堂,贴近生活和社会,落实实验操作,才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 标签: 〔〕科学素养利用试题走出 课堂实验操作
  • 简介:〕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明确的目标,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内容,促进小学生的道德和素质的提高。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重视传统文化教学方式的选取,利用网络资源来丰富学习内容,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 标签: 〔〕传统文化小学科学教学渗透发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高等学校教师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个人目标四个方面。高校教师学生对教师胜任力行为特征的理解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程度,而教师更关注科研胜任力指标。

  • 标签: 高等学校 教师 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胜任力行为特征
  • 简介:揭示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为科学,并由此带来新的教育理念,这便是语文教育的理想:第一,实现语文文本(包括教材)的人文性--对人的尊重,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关心人的生活,张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发展;第二,把语文课堂甚至是语文课程(教材、教师、学生构成的"生态环境")营造成生命活动展示场、生命对话场,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真实的生活,成为师生生命活力展现的过程.

  • 标签: 对话 人文性 生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