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用于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价值。方法构建品管圈小组,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作为主题,调查当前我院2017年2月25日—8月25日期间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中PICC置管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目标、分析要因、制定和实施品管圈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的研究组,其PICC置管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品管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PICC的置管,而且还能够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 化疗 品管圈 PICC 置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确定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作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讨论出改善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从77.5%提高到91.9%,对策措施有效。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粪便化验留取有效。

  • 标签: 品管圈 粪便化验 留取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入院前使用胰岛素注射,入院后继续胰岛素注射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入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的步骤,通过分析原因,应用品管手法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出院时再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品管圈活动前后,糖尿病患者注射技术,达到提高他们的注射技术,使他们在家也能正确注射。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胰岛素使用依从性,减少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胰岛素注射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质量小组)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发生的影响,减少鼻饲误吸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脑卒中鼻饲患者误吸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目标,制定改进措施,开展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误吸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7.35%降低至活动后的7.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鼻饲患者发生误吸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节约医疗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脑卒中 鼻饲 误吸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痛患者及家属癌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意识清楚、无精神及神经障碍。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规范的普及癌痛相关知识,普及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常用止痛药物及止痛方法,用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治疗所需费用等。普及方式和方法包括发放疼痛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集体讲解、播放相关视频、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出院回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癌痛控制评分、24小时爆发痛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癌痛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癌痛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癌痛 知识普及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提高ICU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方法运用PDCA,对我科2016年1月至10月收治患者的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三个季度的质量持续改进,本病区护理人员能有效落实压疮预防措施,最终改善后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为87.04%,达到预期目标值。结论通过PDCA,能有效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

  • 标签: PDCA 压疮预防 落实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与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1-2015年每5~7月对IDU和FSW两类高危人群共3910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给予一定的宣传干预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并通过采血检测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的感染情况。结果3910例中80例(2.05%)血液检查结果为HIV阳性。在暗娼人群中,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0.26%,接受同伴教育占90.52%;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占97.07%;在吸毒人群中,接受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或针具交换占96.5%,接受同伴教育占91.9%;接受安全套发放和宣传知识与检测的占94.8%。3910例研究对象中,有3698例的调查问卷全部答对,占94.58%。结论吸毒人群是流通人口中感染艾滋病的主要人群,通过有效的宣传干预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 标签: 流动人口 艾滋病 防治知识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状态发生的相关因素与发生。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的50例帕金森氏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在生理无统计学差异的健康人50例做为对照组,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比较两组抑郁状态的发生及患者抑郁状态。结果研究组抑郁状态发生为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结论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发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中度、重度抑郁发生较高,临床可通过量表评定尽早筛选帕金森并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及时防治治疗。

  • 标签: 帕金森氏症 抑郁状态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冈市城乡居民牙髓病患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2年4月对黄冈市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由两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进行质量控制,将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冈市牙髓病患病为20.15%,而男性、无职业和牙齿修复差是城乡居民患牙髓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黄冈市城乡居民牙髓病发生较高,该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减少牙髓病的发生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黄冈市 牙髓病 危险因素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知识知晓。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运用PDCA循环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安全知识知晓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安全知识知晓率由70.55%提高到89.88%;圈员在QCC运用、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责任荣誉感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品管圈不但能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知识知晓,也能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好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安全知识 知晓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政府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文史、理工、农林、医学类的专业中,各抽取一个专业,再从各专业中抽取调查对象,共840人。采用卫生部《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和自制《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入班级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为79.2%。其中女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基本达到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4号)的工作目标要求。

  • 标签: 精神卫生知识 知晓率 心理压力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行动计划对提高急诊手术运转的效果。方法麻醉科手术室实行通宵值班制度,每个夜班配备值班麻醉医生1名以及护士2名,所有医护人员均承担夜间全院急诊急救手术,通过实施PDCA行动计划,观察夜间急诊手术运转的变化情况。结果急诊手术巡回护理人员手术开台后进出次数明显减少,同时大大提高了夜间急诊进手术的运转以及工作质量。结论PDCA行动计划不仅解决了手术室夜间值班人员配备不足以及人员配置不当等问题,还提高了夜间急诊手术运转以及手术室工作质量,完善了夜间急诊手术室的管理制度,提高了值班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PDCA行动计划 夜间急诊 运转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中心医院门诊收治14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性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0人。B组采用常规护理,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方案,A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输液相关知识知晓,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门诊老年患者 输液相关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06-2009年青岛人口2型糖尿病患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随机选取年龄在35-74岁居住在中国青岛的人,2006年样本4525例,2009年选取426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血压的测量,并测血糖及血脂,所有人都做标准的OGTT实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2006年,糖尿病标准化患病为16.26,而2009年患病为17.41(χ2=15.296,p=0.000,p<0.05),2006年男性患病为17.44,2009年男性患病为18.89(χ?=5.862,p=0.015,p<0.05)。2006女性患病为15.62,而2009年女性患病为16.63(χ?=9.743,p=0.002,p<0.05),糖尿病患病呈增长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血压和甘油三酯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在过去的三年里青岛地区的糖尿病患病呈增长趋势,及时干预以防止进一步增加糖尿病的患病是迫切需要的。

  • 标签: 糖尿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使用的不同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出入境人员对疟疾认知的成效,为选择最优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样出入境人员1621人随机分为4组,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对出入境人员疟疾知晓有显著影响。结论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出入境人员疟疾知晓

  • 标签: 健康教育 出入境人员 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实验结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及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两个时间段所收集的共计20000份临床标本,包括大便标本、其他非呼吸道标本(如伤口分泌物、穿刺液、中段尿等)、血培养标本以及呼吸道标本四类,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的结果。结果不同时间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时段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的结果,确定其主要原因,有助于各类疾病的预后分析和临床诊断。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对比结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57份微生物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387份微生物标作为对照组。分析不同时间及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的差异。结果2016年呼吸道标本检验阳性为21.9%显著低于2017年33.0%,而血培养标本检验阳性为16.2%显著高于2016年7.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016年大便标本检验阳性为1.35%稍高于2017年1.3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微生物标本检验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检验人员应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规范检验操作,从而提高检验的可行度及稳定性,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不同 临床微生物标本 检验 阳性率 对比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六价铬(hexavalentchromium,Cr(Ⅵ))接触与肺癌死亡的关系。方法联网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字化期刊中英文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经过筛选所得文献,用RevMan5.0分析软件,以职业性Cr(Ⅵ)接触组和对照

  • 标签: 铬(Ⅵ) 肺癌 死亡率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了解江阴市居民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点,再从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调查200人,采取上街或者社区内随意拦截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危人群标准知晓为66.03%,人群体重知晓为89.92%,人群腰围知晓为84.07%,人群血压知晓77.82%,人群血糖知晓为62.60%。结论通过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和开展社区慢性病筛查、发现、管理工作,促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关注自身健康指标,掌握或了解主要慢性病相关健康指标及其与慢性病关系。

  • 标签: 健康知识 知晓率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