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强化心内老年病患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两年期间在我院心内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将这120例老年病患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实验组的60例病患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管理,对对照组的60例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老年病患意外事故的发生率。结果在两组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实验组老年病患发生意外事故(烫伤、坠床、摔倒、压疮等)的几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老年病患采取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治疗期间意外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病患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心内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5-2019.05 期间所接纳实行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 100 例,以随机分组法按 50 例为一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 ),且 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患者中具有显著运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内科 介入治疗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心内住院患者不断增加,入院人群多为老年人,病程长,潜伏期高,病情变化快,常与基础疾病Ⅲ型并存,护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国内对护理管理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ICU、手术室、产房、养老机构等科室,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能够客观反映心内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安全管理 指标体系 构建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心内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加之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递升,由此而来的医疗纠纷也将逐渐上升。现将心内护理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 标签: 护理纠纷 心内科 原因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心内专科护理分级模式对心内患者的效果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18年10月份至2019年10月份在我院治疗的79例心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心内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实施心内专科护理分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时间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专科护理分级模式 心内科 不良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心电图危急值在心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符合心内心电图危急值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对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以及相应的临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心电图危急值在心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結果100例患者中,46例患者危急值资料来源于普通心电图,54例患者危急值资料来源于动态心电图。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窦性停搏患者1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7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8例,高钾血症患者8例,低钾血症患者9例。立即住院患者85例,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安装起搏器15例,所有患者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结论心电图危急值有利于心内的及时反馈,能够使医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的检查结果,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治率。

  • 标签: 心电图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总结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总结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心内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常规组病人行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病人的心理特点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病人发生恶性心率失常、高血压危象、心肌梗死、院外猝死等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在统计学中,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结论按照心内疾病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疾病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住院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评价情志护理效果。方法100例心内住院患者进行测评,然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情志护理,1周后再次测评,比较抑郁分值变化。结果100例心内病人的抑郁评定均分为(50.80±13.12),高于正常人标准,差异具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者为42%,其中轻度抑郁18例(占18%),中度抑郁23例(占23%),重度抑郁17例(占17%)。1周后2组病人的抑郁分值均有下降,但情志护理组的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症状改善明显,尤其是抑郁总均分、晨重晚轻和空虚感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心内病人存在较为明显的抑郁情绪,情志护理有助于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满足病人需要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抑郁情绪 情志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心内开展护理质量量化考核,探讨量化考核管理模式(CSEM)的建构和实践,以期增强病房护理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方法建立CSEM,并比较CSEM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结果应用CSEM后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学习积极性、健康教育覆盖率,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病人满意度等均有明显提高。结论CSEM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实现目标管理。

  • 标签: 量化考核 护理质量 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 2018年 7月 -2019 年 12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 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和协同组,每组各有患者 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措施,协同组患者执行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行为能力( ADL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 ESC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病相关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 ADL评分以及 ESCA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协同组患者干预后 ADL评分以及 ESCA评分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协同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 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心内住院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促进疾病尽早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患者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因冠心病引发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有10例,占45.45%,因高血压心脏病而引发猝死的有4例,占18.18%,因风湿性心脏病引发猝死的有1例,占4.54%,因心肌梗塞引发猝死的有7例,占31.82%。结论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多与心脏疾病有关,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心脏气管监护,预防各类心脏病的发生,降低心源性猝死率。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治疗期间 心源性猝死 病因
  • 简介:摘要评价医院管理必须要参考的一个标尺为护理安全。针对心内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患者在接受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的设施设备等各方面都可能造成护理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对于出现的护理问题作出应对。优化护士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提高用药安全,完善设备设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避免护理事故,给就医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安全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内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心内疾病种类多、发病原因和治疗方式复杂。心内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用药安全是患者基本要求之一。而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安全服药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患者 安全服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详细的分析了心内介入治疗护理安全治疗的管理以及对策。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6.4-2017.5月份期间收治到的心内68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到的是心内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到了针对性的护理,然后对着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一个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患者,切患者对狐狸的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所在科室患者中选取 80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协同护理模式)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均为 40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 95.0%、 9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75.0%、 77.5%,统计学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在心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