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中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病例数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冠脉支架植入联合非同期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呼吸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呼吸机应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74,t=13.957,P<0.05),观察组桥血管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效果
  • 简介: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不仅加重病人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广谱抗心律失常反应已经在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中得到证明。但长期口服大剂量胺碘酮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高、损害严重。因此,小剂量胺碘酮的临床研究引起重视,其预防AF的作用和安全性急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小剂量胺碘酮 临床观察 心房颤动 护理报告 移植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的40例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资料,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分别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成形/置换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随访6个月死亡率为0。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旁路移植支数、无创呼吸机使用、二次气管插管、CRRT透析治疗、IABP、ECMO、心脏病再住院、再血管化治疗以及感染、低心排综合征、肝功能不全、肾衰竭、心力衰竭、胸骨哆开、神经系统损伤、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疗效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修复/置换术相当。

  • 标签: 冠心病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
  • 简介:摘要电线电缆产品想要获得整体性较好的品质,电线电缆产品的检测工作必须严格做好,还要全面控制其质量生产规模。本文针对我国电线电缆检测和怎样采取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旨在可以提供参考与引起电力行业各方的重视。

  • 标签: 电线电缆 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合并糖尿病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1年的临床结果,为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35例合并糖尿病的CABG患者,术后口服替格瑞洛60 mg 2次/d联合阿司匹林100 mg/d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原性死亡;主要安全终点为严重出血,次要安全终点为次要或轻微出血。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4.0±1.5)个月,16例(6.8%)患者发生MACCE,其中心原性死亡3例(1.3%),心肌梗死7例(3.0%),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2.6%)。主要安全终点:未出现严重出血,次要出血12例(5.1%),轻微出血37例(15.7%)。22例(9.4%)出现药物相关呼吸困难,4例(1.7%)因呼吸困难导致停药。结论合并糖尿病的CABG患者术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糖尿病 替格瑞洛 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力农和罂粟碱解除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乳内动脉痉挛的效果,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观察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例患者,其中男103例,女97例;年龄46~74岁,平均(59.12±0.49)岁。全部患者存在明显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显示三支病变,均使用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吻合。依据解除乳内动脉痉挛方式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分别为罂粟碱表面浸润组(Ⅰ组)、罂粟碱腔内注射组(Ⅱ组)、米力农表面浸润组(Ⅲ组)和米力农腔内注射组(Ⅳ组)。比较各组术中离断LIMA流量、旁路移植后LIMA-LAD旁路血管流量、大隐静脉-钝缘支吻合时间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围手术期和术后1年随访结果。结果术中离断LIMA流量和LIMA-LAD旁路血管流量组间比较,Ⅲ组和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50±1.43)ml/min对(47.42±1.61)ml/min、(28.60±0.89)ml/min对(28.40±0.96)ml/min,均P>0.05];Ⅱ组明显高于Ⅰ组[(60.36±1.28)ml/min对(47.42±1.61)ml/min、(42.40±1.25)ml/min对(28.40±0.96)ml/min],Ⅳ组明显高于Ⅲ组[(70.86±2.00)ml/min对(45.50±1.43)ml/min、(59.46±1.25)ml/min对(28.60±0.89)ml/min],Ⅳ组明显高于Ⅱ组[(70.86±2.00)ml/min对(60.36±1.28)ml/min、(59.46±1.25)ml/min对(42.40±1.25)m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组钝缘支吻合时间[(7.14±0.72)min对(8.30±0.93)min、(8.10±0.89)min、(8.14±0.90)min]、使用多巴胺剂量[(3.76±0.40)μg·kg-1·min-1对(5.02±0.52)μg·kg-1·min-1、(4.84±0.48)μg·kg-1·min-1、(4.90±0.49)μg·kg-1·min-1]和艾司洛尔使用率(32%对60%、58%、58%)较其余三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Ⅳ组术后第1天V3导联ST压低水平[(0.34±0.18)mv对(0.71±0.22)mv、(0.68±0.20)mv、(0.69±0.22)mv]和术后第3天肌钙蛋白I[(0.24±0.08)ng/ml对(0.56±0.15)ng/ml、(0.54±0.11)ng/ml、(0.53±0.12)ng/ml]较其余三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患者1年乳内动脉旁路血管通畅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力农腔内注射解除乳内动脉痉挛效果优于罂粟碱。米力农腔内注射解除乳内动脉痉挛可使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钝缘支吻合时间更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心肌损伤更轻。

  • 标签: 米力农 罂粟碱 腔内注射 表面浸润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乳内动脉痉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肥胖症在全球广泛流行,是世界共同的健康问题。近期研究表明,除基因、免疫系统等因素,游离脂肪酸等代谢物质引起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的胰岛素抵抗也参与到了肥胖症的发病过程中。代谢物信号可引起中枢及外周的神经冲动变化并调节代谢。最近的研究还发现,饱和脂肪酸会干扰下丘脑参与能量代谢平衡神经元的神经冲动。胃肠道旁路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病态肥胖症的治疗手段,对肥胖合并的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内科治疗。本文将对Roux-en-Y式胃旁路术改变外周信号并改变中枢系统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功能的机制。

  • 标签: 胃肠道旁路术 肥胖症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夜间心绞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CABG手术患者,年龄40~75岁。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6例,其中男60例,女16例;平均年龄(61.4±7.3)岁;体质量指数(25.7±2.3)kg/m2。患者夜间行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和床旁5导联心电监护,根据呼吸暂停指数(AHI)分为两组,无或轻度OSAHS组(AHI<15,35例),中-重度OSAHS组(AHI≥15,41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液学检查、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睡眠呼吸检查和夜间心率、房颤、心绞痛等指标。结果与无或轻度OSAHS组患者比较,合并中-重度OSAHS组患者的syntax-score评分高[(47.3±10.6)分对(35.1±6.8)分];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比例高(53.7%对31.4%);夜间最快心率高[(94.3±21.5)次/min对(74.8±10.0)次/min]、夜间心绞痛发生比例高(29.2%对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最快心率显著影响CABG患者夜间心绞痛发生(OR=1.320,95%CI:1.084~1.607,P=0.006);syntax-score评分、夜间最快心率显著影响OSAHS程度(OR=1.269,95%CI:1.094~1.473,P=0.002;OR=1.066,95%CI:1.004~1.131,P=0.036)。两两直线回归结果显示:AHI与夜间最快心率、syntax-score评分存在显著线性相关性(R2=0.576,P<0.001;R2=0.658,P<0.001)。结论OSAHS可加重CABG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提高夜间最快心率,诱发夜间心绞痛发生。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冠状动脉狭窄病变 夜间心率 夜间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静脉球部压力(JVBP)对体外循环(CPB)下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92例,性别不限,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并行逆行置管测定JVBP,于麻醉诱导后即刻(T11)、CPB结束10 min(T12)和手术结束(T13)时记录JVBP,并依据JVBP将患者分为2组:JVBP<12 mmHg组(L组)和JVBP≥12 mmHg组(H组)。于T11-13、术后第1天(T14)和术后第2天(T15)时记录HR、MAP和CVP,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2 ml测定血浆S100β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分别于术前1 d(T21)、术后3、7 d(T22,23)和术后3个月(T24)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法评价认知功能。结果纳入80例患者,L组46例,H组34例。与T11时比较,H组T12时、2组T13-15时CVP、T12,13时JVBP、T12-15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P<0.05);与T21时比较,2组T22,23时MMSE评分降低(P<0.05);与L组比较,H组T12,13时JVBP、T12-14时CVP、T13时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和血清NSE浓度升高,T12时血浆S100β蛋白浓度升高,T22-24时MMSE评分降低,POCD发生率升高(P<0.05)。JVBP与CVP、血浆S100β蛋白、MMP-9浓度及血清NSE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56、0.70和0.58(P<0.05)。结论JVBP升高可降低CPB下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与血脑屏障损伤有关。

  • 标签: 颈静脉球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老年人 血脑屏障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2月37例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心脏稳定器局部固定心肌,显露目标冠状动脉,切开后置入冠状动脉内血液分流器.一般先做左乳内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吻合,其余血管桥先做桥血管与主动脉的近心端吻合,然后再做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的吻合.结果全组病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搭桥1~6支,(3.2±0.5)支.术后10d死亡1例,其余36例未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成熟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的条件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可行.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病情干预阶段,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样本限定为本院2019年8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134例,基于介入治疗措施差异分组,接受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干预的67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干预的67例患者为研究组,分析不同干预术式下,观察指标、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结果:研究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的数据差异,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99%低于对照组14.93%,软件分析有意义(P<0.05)。讨论:冠心病病情干预阶段,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手术指标、观察指标的有效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地促进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冠心病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策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1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78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综合组,每组均39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保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应激反应指标、麻醉恢复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与参照组比较,开胸时、开胸1h、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时、术毕的基础体温均显著更高(P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手术室综合保温 体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文章对目前加强高压电力电缆故障分析的作用和重要性进行介绍,分析目前高压电力电缆出现故障的原因,基于目前常用的高压电力电缆实验方法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压电力电缆故障管理以及实验方法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高压电力电缆 故障原因 实验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半量的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tirofiban)在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过渡期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就诊于泰山医学院附属菏泽市立医院并诊断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严重的三支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并需外科CABG的患者117例。患者年龄60~75(67.76±3.07)岁。停止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半量替罗非班+低分子肝素(LMWH)组(A组,60例)和单纯LMWH组(B组,57例)。其中,A组造影后持续应用半量替罗非班至术前12h停用;B组仅单纯使用LMWH;所有患者造影后给予LMWH皮下注射至术前24h,并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过渡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如顽固性心绞痛发作、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等)和出血情况。结果加用替罗非班组和单纯LMWH组比较,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渡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3%(20/60)vs57.9%(33/57),P=0.01],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LMWH组减少;加用替罗非班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死亡事件的发病人数较单纯LMWH组减少。术前加用替罗非班组发生轻微出血2例(鼻出血1例、痔疮出血1例),单纯LMWH组发生轻微出血1例(为牙龈出血),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564.17±125.58)vs(542.46±94.46)ml,P=0.30;术后:(4.63±1.40)vs(4.39±1.28)u,P=0.32]。结论对于拟行CABG的NSTE-ACS老年患者术前持续加用替罗非班组较单纯使用LMWH作为过渡,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且不增加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

  • 标签: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8例OPCABG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20),2020年1—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128),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相关指标、护理风险事件、中转体外循环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设备仪器管理得分为(27.65±1.73)分、护理人员配合得分为(27.41±1.88)分、物品器械准备得分为(18.37±1.29)分及护理质量总分为(92.08±3.92)分,比对照组的(24.48±1.89)、(25.35±1.64)、(16.45±1.82)、(84.86±4.7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为(27.08±6.64) min、手术时间为(174.12±42.55)min、接送时间为(21.68±5.35) min,较对照组的(35.62±7.81)、(192.55±43.06)、(26.44±6.57) min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最低鼻咽温为(34.79±0.84)℃、最低红细胞比容为(33.66±2.74)%,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34%(3/128)、中转体外循环率为1.56%(2/128)、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24/128),低于对照组的8.33%(10/120)、6.67%(8/120)、31.67%(38/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OPCABG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基于时间-动作法的精益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手术效率及安全性,有利于降低中转体外循环、护理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冠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流程优化 精益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18.1月~2019.1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研究对象选取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40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短;在呼吸机使用时间对比上,观察组所使用的时间较短;在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上,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病患,使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应用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中国人群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经济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2期)、WanFangData、CNKI、WebofScience数据库,搜集以国内人群为研究对象并且应用HCR与CABG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6年1月到2016年4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共计12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CR组在ICU时间[MD=-25.84,95%CI(-42.55,-9.13),P=0.002]和机械通气时间[MD=-4.06,95%CI(-6.43,-1.69),P=0.0008]明显短于CABG组,但在术后住院时间[MD-0.64,95%CI(-2.53,-1.25),P=0.51]、新发房颤发生率[OR=1.41,95%CI(0.86,2.30),P=0.17]以及肾损伤发生率fOR=1.56,95%CI(0.89,2.74),P=0.12],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CR组住院费用[MD=3.42,95%CI(1.27,5.56),P=0.002]高于CABG组。两组在术后死亡率[OR=0.36,95%CI(0.12,1.11),P=0.07]、术后再发心梗率[OR=0.32,95%CI(0.06,1.85),P=0.20]、及再血管化发生率[OR=I.16,95%CI(0.48,2.76),P=0.74]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脑血管意外[OR=0.35,95%CI(0.14,0.91),P=0.03]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OR=0.37,95%CI(0.20,0.70),P=0.002]方面,HCR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BG组患者。结论当前证据表明,HCR比CABG在治疗后的脑血管意外和MACCEs发生率要低,但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中国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