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整形修复对烧伤整形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57例烧伤整形患者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时间段整形修复治疗(10天后),针对治疗组29例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10天内),对两组烧伤整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烧伤整形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优良率、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 烧伤整形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的手术率相对于参照组明显更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烧伤整形患者开展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有效性较高,能强化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手术的概率,促进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 标签: 早期整形修复 烧伤整形 治疗有效性 二次手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行剖宫产的75例产妇,按照是否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为A组(n=36例,疤痕子宫)和B组(n=39,非疤痕子宫)展开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与手术方式相同,对比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产后排恶露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术中出血量,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及产后排恶露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挑选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病房接收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的产妇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并把另外48例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参照组。两组产妇均接受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结果:研究组产妇手术时间为(43.1±1.9)分,术中出血量(97.2±7.6)ml,恶露持续时间(26.5±2.4)天,且评分均长于参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25%),前置胎盘发生率(2.1%),子宫破裂发生率(4.16%),均高于参照组。结论: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得知,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妊娠剖宫产可加重产妇生产危险,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出血量,并使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提高,因此应引起产妇的重视,尽可能的避免剖宫产,提高产妇的生产安全系数及胎儿健康。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二次剖宫产 非瘢痕子宫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产疤痕子宫再次分娩,分娩过程中选择行分娩镇痛或选择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研究。方法:对210例临产疤痕子宫患者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其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切口愈合情况,产后排尿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排尿时间无显著差异,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除此以外,临产疤痕子宫选择无痛分娩减少了再次手术盆腔粘连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骨折术后内固定钢板断裂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针对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开展合理的康复锻炼,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器 钢板断裂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整形修复技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手术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院内收治的50例烧伤整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整形患者通过早期整形修复技术治疗,可提升疗效,降低手术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整形修复技术 烧伤整形 临床疗效 二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冠脉CTA检查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检查护理干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筛选本院在2022.9-2023.9期间收治的到院接受冠脉CTA检查失败患者共计30例,针对所有患者进行病例资源的回顾分析,了解导致冠脉CTA检查失败的相关影响要素,分析针对冠脉CTA检查失败患者在进行检查护理干预过程中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结果显示,导致冠脉CTA检查失败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体质指数(BMI)过高、对比剂过敏、心率过快、患者配合度低等。在检查护理干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比剂过敏预防、心率控制等措施,以提升冠脉CTA检查成功率。结论 导致冠脉CTA检查失败的相关因素复杂多样,为冠脉CTA检查失败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检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重视对导致冠脉CTA检查失败因素的把控,并强化患者护理,提升冠脉CTA检查成功率。

  • 标签: 冠脉CTA 相关因素分析 二次检查护理干预策略
  • 简介:【摘 要】 总结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溃疡修复患者的护理。方法 护理对策包括严密病情观察;积极控制感染;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深静脉血栓和压力性损伤等潜在并发症预防;中医情志护理;实施个体化的康复指导和出院计划。结果 经过精心诊治和护理,患者顺利出院。随访4周,患者状况良好。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髋关节置换 术后感染 溃疡修复手术 营养支持治疗
  • 简介: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革命的外部条件已届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Ⅰ)、“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暂聋部娄、理论中医学部娄、基础中医学部娄、应用中医举部娄、中医工程技术举部娄5大部类。

  • 标签: 中医学理论体系 重新定位 体系重构 必要性 框架结构模式 建构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厦门市供水水质监测状况和供水专项整治的效果。方法应用1991~2005年厦门市供水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厦门市供水水质卫生质量逐年提高,合格率由87.9%,上升为97.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目前厦门市供水水质基本符合《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

  • 标签: 二次供水 卫生监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联络服务模式预防发生骨折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入丽水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选出158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接受骨折联络服务模式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各79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为(88.15±5.04)分,骨质疏松确诊率为29.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5±4.88)分和13.92%(t=10.77,χ2=4.54,均P < 0.05)。观察组衰弱评分为(7.21±2.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4±1.79)分;观察组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评分[(113.14±4.35)分]、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量量表评分[(56.94±4.9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2.69±5.71)分和(51.53±4.31)分(t=5.05、12.94、7.35,均P < 0.05)。观察组骨折发生率为1.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13%(χ2=4.24,P < 0.05)。结论骨折联络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骨折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髋骨折 护理 老年人 骨折联络服务模式 预防 二次骨折 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评分 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量量表评分 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的手术及治疗结局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10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采用Burch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失败或复发患者共5例的临床资料,随访后续手术方式,对其手术的长期结局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报告的尿失禁主观症状以及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问卷(PGI-I)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手术的“主观治愈”,应用1 h尿垫试验结果评价初次Burch手术及手术的客观疗效(客观治愈、改善及无效)。结果5例患者中有3例接受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作为术式,1例患者接受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O),1例患者接受使用Secur悬吊系统的单切口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Secur)。5例患者由初次Burch手术起随访时间为(14.6±2.4)年(范围:10.8~16.9年),其中3例患者接受TVT手术后主观治愈;另2例接受TVT-O或TVT-Secur手术的患者则未获长期主观治愈,但TVT-O术后患者客观改善。结论Burch手术后复发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手术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是可行的,本研究有限的随访资料提示可考虑使用经耻骨后路径的TVT作为手术方式。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尿道下悬吊术 复发 再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腰麻)和观察组(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对比分析麻醉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情况更优,腰麻副作用少,数据经过差异检验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麻,麻醉效果显著,腰麻副作用少。

  • 标签: 芬太尼 罗哌卡因 腰麻 二次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100例进行手术的产妇,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照组使用芬太尼,实验组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运动阻滞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产妇运动阻滞情况差于实验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麻醉药物选择中可辅助使用右美托咪定,效果显著。

  • 标签: 二次剖宫产 右美托咪定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排弃物如果不能处理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定量分析实验室产生的污染物和含有剧毒物质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危害的同时,同样要对化学实验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并找出减少源污染的污染的方法和途径,做到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找出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的相关办法及对策,实现对水环境的有效保护。

  • 标签: ?环境监测 实验室 二次污染 水环境 有效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诊模式对急诊患者候诊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 350例普通候诊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就诊预检分诊模式。选取该院急诊科2018年1~2月收治的1 140例普通候诊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分诊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候诊质量(候诊不良事件、漏诊率等),调查两组患者的候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候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漏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候诊环境、人文关怀、候诊服务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诊模式能够提高急诊患者的候诊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标准二次分诊 急诊 候诊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剖宫产患者术中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确定“提高剖宫产患者术中满意度”为主题。将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01月20日的6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2015年02月07日至2015年02月28日的60例设为观察组,运用QCC的活动手法,比较QCC活动前后2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引起患者不舒适的心理、护理、环境等因素的发生率。结果QCC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引起患者不舒适的心理、护理、环境等因素的发生率降低(P<0.05),目标达成率为108.70%,进步率为63.64%。结论QCC活动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可改善舒适度、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二次剖宫产 术中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 研究时间选取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此期间便利选取我院收治的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 84 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选法将患者分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2 例子患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 42 例患者接受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两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出血状况、凝血治疗及不良反应等数据,要详细记录,同时将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通过对患者临床状况的观察发现,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的观察组和缩宫素单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术后出血量,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凝血治疗相比,对照组相对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 研究发现, 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出血症状,同时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凝血功能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瘢痕子宫 二次剖宫产 术后出血 卡孕栓 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