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我一直在犹豫,在何平身上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是否妥当。何平的批评文字引起人们的关注确实是这几年的事,但他却是20世纪60年代生人。与他同年代甚至更晚的同在大学执业的早已是教授、博导,而他还只是个副教授。这不是说他进步慢,不用功,而是他“觉悟”得实在太晚。何平1992年本科毕业,现在已经说不清他当年为什么没有接着读学位,而是分配到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了老师。

  • 标签: 何平 文学评论 80年代 批评 气质 中等师范学校
  • 简介:<正>关于文学主体性的争鸣声浪使得文学界沸沸扬扬。但文学批评家们似乎对此并不满足,又“引火烧身”。于是关于文学批评的主体性问题的争鸣便在批评的自身开展了“内部斗争”。发端者滕云首先在《当代作家评论》(85、3期)撰文《我所评论的就是我》,提出:评论家也可以象蔼楼拜、蒋子龙那样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乔厂长就是我,很简单,我所评论的是我心目中的包法利夫人、乔厂长,随后,鲁枢元在《文学自由谈》创刊号以同题文章响应,并

  • 标签: 文学主体性 评论家 作家评论 蒋子龙 文学界 创刊号
  • 简介:在当今世界,似乎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人们都在做着发财致富的大梦,市场就像是一座金矿,都市就像是一个金窟,那些百万富翁的故事,那些色彩缤纷的广告,汽车、别墅、二奶、夜总会,编织成一些人的梦想.金钱成为了生活的价值标准,大款成为了一些人生活的目标,傍大款成为了知识精英的思想.

  • 标签: 故事 罪恶 梦想 都市 直接 音乐剧
  • 简介:本刊2009年第2期“批评论坛”以“《问苍茫》与底层写作”为专题,发表了“北大当代最新作品点评论坛”的一组相关文章:刘纯的《从“说服力”看(问苍茫)的艺米与思想困境》,陈思的《“底层”的限制》,闫作雷的《“子夜传统”与工人阶级的反思文学》,李云雷的《(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邵燕君的《从现实主义到新左翼文学》,并引起了业内关注,包括《问苍茫》的作者曹征路先生“有话要说”。我们刊发于此。批评与反批评,本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内容。而且,建设一种健康的生机勃勃的批评生态也是我们的旨归。

  • 标签: 作品点评 论坛 北京大学 生活 左翼文学 反批评
  • 简介:近二十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化的到来,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层出不穷,价值观念的冲突也随处可见。在文艺思想领域,我们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所经历的各种思想潮流与观念变革,无不显示出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文艺评论 社会转型期 演变 社会文化现象 全球一体化
  • 简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艺领域出现了繁荣与芜杂共存的状况,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艺术的社会、伦理乃至政治价值取向的紊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 标签: 政治价值取向 文艺理论 文学艺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批评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红楼梦评论》并非简单搬演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和美学,从佛学角度观察,王国雏将个人丰富的佛学知识“化”进了中西学术会通的大结构,这一“大结构”的起承转合和关键走向由解决何为生活本质的个体人文冲动“小结构”所推动。其主导方向在欲的态度、苦的认知与解脱境界等方面与中国佛教心性论传统形成对应,“佛味”成为中西古今“视域交融”的一个背景和中介。但由于大小双重结构的复杂性,转个体人文冲动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佛味”见证了王国维关学之思含混性的一面,此症候既为中国现代美学带来突破之功,同时又被宗教功能定位的后遗症所困扰。“佛味”未进一步向佛理转化,也未实质引入其他可能的宗教解脱资源或主体建设方案,以美解脱最终只获得了理想价值,真正独立的现代美学主体之诞生就此夭折。

  • 标签: 《红楼梦评论》 佛味 解脱 美学 症候
  • 简介:韩颖琦、王迅的《当代广西小说十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是地域文学的研究专著。我们将赵树理为代表山西作家称作为“山药蛋派”,将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称作为“荷花淀派”,将陈忠实、贾平凹等人称作为“陕军”,这部专著最大的贡献是全面展示了“桂军”的成就和实力。与那些地域小说论著不同,这本专著并没有特别强调“桂军”有什么独特的地域特点,并与其他地域作家论专著那样强调越是地域色彩浓厚,越是具有中国特色。

  • 标签: 地域文学 作家评论 小说 韩颖 广西 当代
  • 简介:对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系统评论──读谷方同志《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杨柄一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潮最近十余年,主体性实践哲学或曰人类学本体论在中国思想界占有很大的市场。它被颂扬为“创造性的启蒙哲学”,“这一哲学建构不仅是面向中国的,而且是面向世界的”。这...

  • 标签: 实践哲学 李泽厚 主体性哲学 社会主义性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