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4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12月14-15日,由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历史研究与国际关系”学术会议在鼓楼校区知行楼举行。本此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

  • 标签: 国际关系 学术会议 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综述 南京大学
  • 简介:网络安全审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的层面和内容十分广泛,既涉及技术,也涉及立法和管理等问题.美国拥有较为成熟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在国家立法层面,有完善的网络安全审查相关法律法规;在管理层面,有网络安全审查机构以及一整套的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审查手段、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审查等防线,以重点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美国之所以成为信息强国,离不开其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可控和管理体制的健全,其中一个重要制度便是其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既控制了产业,又影响了世界,极具借鉴意义.目前,中国是网络大国,但还不是网络强国,大量外国信息技术产品已经深度渗透至中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网络安全保障、信息通信技术自主可控和网络安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挑战.要想保障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审查必然要成为国家安全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中国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信息技术通信产品、服务、系统以及相关投资领域开展是否危及国家安全、网络安全的审查,并建立完善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 标签: 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网络安全 国家安全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 简介:中国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整体上历经起步探索(1978~1993)、逐步发展(1994~2009)、全面发展(2010~2014)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都脱离不开其时代背景。贯穿四十年的国家安全法治研究的主题是,围绕“国家安全”法律内涵即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本体论展开多维度思考与探索。其研究重点涵盖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研究、国家安全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国家安全法学科独立性及其发展等方面。法律意义上“国家安全”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传统(政治)安全”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转变过程。针对实践需要,国家安全法治研究日益深化和繁荣。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引下,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研究面临的时代命题包括相关法律体系的建构和阐释,深化国家安全法与相关法律的有机衔接研究,研究方法创新与满足各领域国家安全保障的现实需要,等等。未来仍要坚持聚焦国家安全法治基本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法治 总体国家安全观 主题变奏 学科独立性
  • 简介:本文通过梳理对中国的反倾销情况,发现: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例越来越多,其中东盟占到1/10左右;对中国发起和中国应对的反倾销案例的主要原因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选择1995-2016年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政府信誉、税负、商业自由化、货币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等8个变量作为自变量,以反倾销数量为因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进一步放开货币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是可以降低对中国反倾销数量的,但是货币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是拉丁美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轮全球经济下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非市场经济地位 反倾销 经济自由化 东盟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缅甸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国从事缅甸研究的机构和人员已初具规模,研究领域的广度、探讨问题的深度以及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但我国的缅甸研究也存在许多不足,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 标签: 中国 缅甸研究 成就 特点
  • 简介: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且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在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 标签: 东盟 以色列 伊斯兰化 东南亚一体化 宗教“柏林墙”
  • 简介:黑龙江省东部旅游区域合作涉及伊春、鸡西、鹤岗、佳木斯、七台河、双鸭山等六个市。它们都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资源型城市,而且多数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接壤,旅游业发展不仅关系到资源型城市转型,还影响着边境繁荣稳定、中俄友好往来。虽然东部掀开了黑龙江省旅游区域合作的篇章,但是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深入分析这一过程、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资源型城市、边境城市发展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黑龙江省 俄罗斯 旅游业 旅游区域合作 资源型城市 边境城市
  • 简介:黑龙江垦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农业合作的地缘优势,并且具有明显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垦区与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逐年稳步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双边合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提升黑龙江垦区与俄远东地区的农业合作水平,必须建立适宜的资金投入和鼓励机制,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双边协商制度,实现对俄农业合作的战略升级。

  • 标签: 黑龙江垦区 俄远东 农业
  • 简介:近些年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增速最快的市场。多年来的政府管制使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在市场规模结构、市场基础设施构建及市场定价等微观运行环境长期受到影响。越南政府的主导及推动作用直接促进了短期内越南企业债券市场的强势发展。未来越南企业债券市场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将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 标签: 越南 企业债券 管制 政府主导 发展
  • 简介:19世纪,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宗教史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萨满教这种奇特的宗教形式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年里,这些德国学者为弄清萨满教的来源,对萨满教流行地区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进行过广泛调查,收集到许多珍贵资料,发表了大量关于萨满教的著作和文章.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萨满教 德国 学者 宗教形式 19世纪
  • 简介:海权是指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受全球权力转移和亚太地缘政治的影响,东亚海权博弈备受世界关注。国内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海权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大国的海权战略出现深刻调整。在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扩大,海权关系日益分化,海洋安全困境持续加剧,东亚海洋安全秩序加速解构。东亚海权政治研究呈现向纵深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新特点,但也存在理论创新不足和方法单一的短板。

  • 标签: 海权 东亚 国内研究 文献述评
  • 简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历时5年,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历程。看似回到了原点,但仍不失为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对于建设地区安全机制的一次有益探索。当前,由于有关国家对安全威胁的性质和特征在认识上的差异以及各国政策目标的不一致,在建设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问题上的认识差距依然很大.但六方会谈的基本形式和发展思路仍为各国有识之士所认同。

  • 标签: 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 地区安全机制
  • 简介: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执政后积极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在政治领域高调宣战扫毒打黑,推进棉兰老冲突地区实现和平进程谈判的同时与菲律宾共产党达成和解,并推动修宪改制;在经济领域颁布一系列发展计划与纲领,试图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贷款改善国内拥堵的市政交通,为经济增长、发展及转型打下基础。本文将勾勒杜特尔特政府执政后在政治与经济领域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成效及面对的问题,剖析其难以兑现竞选承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菲律宾政治经济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 标签: 菲律宾 杜特尔特 政治经济改革
  • 简介:中国与东盟的果蔬贸易在双边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选取2000~2009年作为研究的起止年份,首先分析中国一东盟农产品及其果蔬产品贸易现状;其次选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中国与东盟及其各国果蔬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用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整体及东盟各国果蔬产品贸易的互补性;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展望。

  • 标签: 中国-东盟 果蔬贸易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 双边贸易综合互补系数
  • 简介:我国东南亚经济研究的论文,以作为国内连续出版物之一的定期学术期刊为主要载体.这类论文是国内东南亚经济研究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及时反映和系统记录,它涉及到广泛的研究课题,容纳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文分析了1996-2000年国内东南亚经济研究论文的分布与特点.

  • 标签: 东南亚经济 论文 分布
  • 简介:从2009年南海问题再次升温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南海问题研究中,东南亚学者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相关的文献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到,东南亚学者的南海问题研究主要侧重于南海地区制度建设、南海问题国际法解读、东盟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以及南海问题新的和平倡议四个方面,而且研究内容开始向南海问题的国内影响因素、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向发展。深入全面把握东南亚国家南海研究的动向有助于我们知己知彼,吸收借鉴,利用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加强南海问题公共外交,提高在这方面的国际话语权。

  • 标签: 南海问题 国际学术界 东南亚国家 话语权
  • 简介:近年来,美国学术界对南海问题高度关注,推出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行为和政策的分析研判及对美国应对策略的思考上,如认为中国正在采取"海上胁迫"战略,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美国应当采取"强加代价"战略加以应对等。这些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也反映在美国的实际举措中。本文对上述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试图找到影响美国南海政策和行为的深层次观念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估分析。

  • 标签: 美国 南海问题 研究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