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对C3~C6脂肪酸7种葡萄糖四酯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裂解转移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收集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对粒相物和气相物进行GC/MS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7种葡萄糖四酯主要裂解产物在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转移率。结果表明:①所建立方法测定脂肪酸组分回收率为86.27%~98.80%,RSD低于2.63%,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②7种葡萄糖四酯裂解相应脂肪酸向主流烟气粒相物和气相物中转移率分别为0.34%~12.85%和0.004%~0.73%,总转移率为1.07%~12.86%。③主流烟气粒相中转移率随碳原子个数增加而增加,气相随碳原子个数增加而逐渐减少;粒相转移率普遍要高于气相。④相同分子量葡萄糖四酯,异构体比正构体转移率高。

  • 标签: 葡糖糖四酯 转移率 卷烟 主流烟气 GC/MS
  • 简介:通过相关分析和建立模型,研究了烤烟叶片身份和结构指标与化学成分关系及其近红外速测可行性。结果表明:烟草叶片身份和结构指标与单叶重以及烟草化学成分之间存在极密切相关关系,特别是叶片厚度和叶面密度与钾含量相关性最高,呈较好幂指关系;烟草叶片厚度、叶面密度以及叶片疏松度均存在能建立较好预测模型可能性。利用全国主产区441个烟叶样品建兢叶面密度近红外速测模型参数为:决定系数(R^2)90.28%,均方差(RMSECV)0.529,说明可以用近红外对烤烟叶面密度进行较准确速测。

  • 标签: 烤烟 叶片结构 化学成分 近红外模型
  • 简介:本研究探明了苯乙酸(PAA)对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效应,发现PAA与NAA、6-BA配合使用能有效促进一步成苗发生.试验证明PAA对一步成苗促进效应与各种激素浓度配比和基本培养基种类有关,与基因型关系不明显.烟草单倍体植株叶脉切段培养一步成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PAA20mg/L+NAA0.5mg/L+6-BA1.0mg/L+谷氨酰胺50mg/L+麦芽糖30g/L.试验还证明,与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途径多级成苗培养相比,本研究建立PAA一步成苗培养具有以下优点:1)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2)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质量,有效提高愈伤组织分化率;3)成苗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4)再生植株具有更好幼苗素质;5)再生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异率也显著低于多级成苗;6)获得双单倍体植株频率显著高于多级成苗;7)能有效缩短培养周期、节约成本.

  • 标签: 苯乙酸 单倍体植株 体细胞组织培养 一步成苗
  • 简介:职业经理人在弥补烟农合作社管理能力缺口、促进合作社精益化生产、增加烟农合作社收益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当前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障碍主要包括:市场机制不健全、选拔与培训机制不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足、合作社治理结构复杂以及相互间信任度不够等。针对问题,本文提出应提升农业职业经理人政策保障和扶持力度、制定农业职业经理人市场竞争统一标准、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育、构建农业职业经理人契约制度与激励机制。

  • 标签: 烟农合作社 农业职业经理人 制约因素 对策
  • 简介:通过对云南曲靖烟区不同海拔植烟土壤有效硼和对应烤烟硼含量分析研究,得出该区土壤和烟叶中硼素分布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土壤有效硼对烟叶硼含量影响,并对不同海拔烟区土壤有效硼含量和烟叶硼含量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曲靖植烟土壤有效硼平均含量基本处于适宜范围,平均为(0.46±0.25)mg/kg,但变幅较大(0.01~3.31mg/kg);其中37.19%土壤样本存在不同程度缺硼(≤0.40mg/kg)或硼含量偏高(〉1.0mg/kg),该地区能够满足优质烟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土壤有效硼含量土壤占62.81%,其余土壤需对硼素进行适当调整;(2)曲靖烟区烟叶硼含量平均为(24.06±11.09)mg/kg,变幅为3.22~66.44mg/kg,有81.42%烟叶样本硼含量在10.00~40.00mg/kg范围内;(3)研究表明烟叶硼含量与土壤有效硼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在曲靖地区土壤有效硼和烟叶硼含量均表现出随海拔高度降低而逐渐降低变化趋势,特别是在1300~1500m海拔范围内表现得尤为明显。

  • 标签: 曲靖烟区 土壤 烤烟 硼含量 海拔
  • 简介:为了明确不同光质LED补光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光环境及烟苗生长差异,采用蓝、黄、红色发光二级管(LED)作为发光光源对日光温室烟苗补光,以不补光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光质LED补光对日光温室内光辐射强度及烟苗光合速率、生长影响。结果表明,蓝色LED补光显著提高温室内400~510nm波段光辐射强度,黄色LED补光显著提高温室内510~610nm波段光辐射强度,红色LED补光显著提高温室内610~720nm波段光辐射强度。蓝色LED补光烟苗茎粗、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株高最低;黄色LED补光烟苗株高较高;红色LED补光烟苗光合速率最高,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和蓝色LED补光处理,干重、根冠比、壮苗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和黄色LED补光处理。蓝色、黄色和红色LED补光均显著增加日光温室内光辐射强度,调控温室内烟苗生长。

  • 标签: 发光二级管 光质 温室 光环境 烟苗 生长
  • 简介:为了解烟草内生细菌多样性,采用改良NA培养基和稀释平板法从不同生长期烟草根、茎、叶中分离得到127株内生细菌。利用细菌16SrDNA特异引物扩增得到16SrDNA部分片段,长约700bp,分别用内切酶MspⅠ、HaeⅢ、AfaⅠ、HinfⅠ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酶切。16SrDNAPCR-RFLP分析中,在100%相似性水平处,除了cj23、ty16、cg23、wy6、cj25、wy13、my23、ty7、cj14、cg25、cg2、cj13、my11,my27单独成群外,其余菌株分为15个分类操作单元,其中Otu1、Otu2,Otu27类群最大,分别包括了27、18,26个菌株。对29个代表菌株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菌株主要分布于芽孢杆菌(Bacillus)分支,其余菌株分布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根瘤菌属(Rhizobium)、纳西杆菌属(Naxibacter)、贪铜菌属(Cupriavidus)、寡养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泛菌属(Pantoea)、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Bifissio属系统发育分支。通过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不同生长期分离到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团棵期叶片中分离到内生细菌多样性最大,随后是旺长期,苗期次之,成熟期最小。

  • 标签: 烟草 可培养 内生细菌 RFLP
  • 简介:为查明杂草根在青枯菌病害循环中作用;用烟草青枯菌液浸注接种烟苗叶片后产生枯斑迟早及扩展程度取决于接种体浓度,菌液浓度愈高,烟株枯死就愈快.用42种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速率有很大差异,胜红蓟、牛繁缕等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2~3d叶片出现枯斑,10d内烟株枯死;千金子、看麦娘等27种根处理液接种后5~7d叶片出现枯斑,11~20d烟株枯死;座地菊、小蓬草等8种根处理液接种10d后只在叶片上出现黄斑-枯斑;病斑不扩展,镜检可见溢菌.用8种杂草根处理液涂抹在改良SM-1平板上培养分离,胜红蓟和牛繁缕检出菌量104cfu/g根,千金子、看麦娘等4种检出103cfu/g根~102cfu/g根,座地菊和小蓬草未分离出青枯菌.结果表明杂草根处理液接种烟苗后显症迟早、枯死快慢与在改良SM-1平板上分离菌量之间呈负相关.此法可用于烟草青枯病侵染源带菌检测.

  • 标签: 烟草青枯病 杂草根 浸注接种 显症反应
  • 简介:为客观评价影响电子烟烟碱释放量因素,采用电子烟综合测试平台研究电子烟抽吸参数、电池功率、雾化剂配比等条件对电子烟气溶胶中烟碱释放量影响。结果表明:1)抽吸曲线、抽吸持续时间和抽吸容量是影响电子烟气溶胶烟碱释放量主要因素,抽吸频率对电子烟气溶胶烟碱释放量影响程度较小;2)在导油棉正常导油条件下,电子烟烟碱释放量随电子烟电池功率增大而增加;3)对于雾化剂为丙二醇和丙三醇电子烟,丙二醇含量越高电子烟烟碱释放量越高。

  • 标签: 抽吸参数 电池功率 雾化剂配比
  • 简介: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主流烟气中氰化物含量,对样品捕集、制备条件以及顶空条件和气相条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选择。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范围为0.005—50.0μg·mL^-1,回收率在90.3%-108.7%之间,对9种卷烟样品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

  • 标签: 气相色谱 顶空法 卷烟烟气 氰化物
  • 简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iP-HPLC-DAD)分离和测定烟草中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组成和含量。烟草样品经过含有0.1%丁基羟基甲苯(BHT)丙酮溶液萃取,浓缩后,经ZorbaxSBC,。色谱柱分离。流动相组成:A,乙腈:水(体积比为88:12);B,乙酸乙酯。梯度洗脱程序:0—25min,100%A;25—50rain,B由0%线性增加为60%;50~55min,40%A+60%B;55~60min,A由40%线性增加为100%。检测波长:45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该方法简化了样品前处理,共分离出烟草中11种类胡萝卜素及其异构体。类胡萝卜素物质加标回收率为87.7%~94.6%,;相对标准偏差为3.01%~4.29%。同时研究了新鲜烟叶和烘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分布和含量,结果显示: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组成及含量与烟叶品种、部位以及调制有关。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类胡萝卜素:烟草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种植在云南大理相邻产烟县(宾川、弥渡)和相邻水田、旱地,相同烤烟品种云烟85不同部位烟叶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弥渡烤烟中挥发和半挥发酸含量明显高于宾川烤烟,其中3-甲基戊酸和苯甲酸含量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而相邻地块旱地烤烟中绝大多数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明显高于水田烤烟,其中3-甲基戊酸、十二酸和油酸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烤烟在部位间挥发和半挥发酸含量差异表现为上、中部烟叶明显高于下部叶,而且烤烟部位间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受烟区和烟田类型影响。

  • 标签: 烟区 烟田 烤烟 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酸
  • 简介:卷烟纸多孔性是允许进入点燃卷烟燃烧锥中空气流量变化一个重要制造参数。我们试验研究采用孔隙分别为12(低孔隙)和80(高孔隙)CORESTA单位,基重分别为28g/m^2和24.7g/m^2两种不同卷烟纸。一种卷烟纸使用相同烟丝配方,保湿剂以及其它制造参数分别卷制成卷烟。低孔隙和高孔隙卷烟之间压降,焦油释放以及一氧化碳生成均有差异。

  • 标签: 燃烧温度 卷烟纸 多孔性 自由基 ESR 烟气
  • 简介: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有机肥对烟田烟株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以及烟叶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增加烟田土壤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施用饼肥+腐殖酸烟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较多,烟株生长中、后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氨基酸肥烟田,烟株生长前期根际放线菌数量较高;施用有机肥没有增加土壤中真菌数量。不同有机肥均可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每公顷增加产量87.45~299.95kg,增加产值912.13~2717.88元,上中等烟比例提高1.0~3.9个百分点,其中又以饼肥+腐殖酸和氨基酸处理最优。有机肥明显改善了中部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总糖含量增加1.91~3-83个百分点、还原糖含量增加2.43~4.79个百分点、钾含量增加0.17~0.41个百分点,降低上部初烤烟叶烟碱含量0.12~0.34个百分点、氯含量0.1~0.37个百分点,协调了糖碱比、氮碱比,提高了钾氯比值。

  • 标签: 烤烟 有机肥 微生物 品质
  • 简介:为研究不同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烟叶调制前后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变化影响,以主栽晒烟品种万毛3号为材料,设计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试验,对调制前后烟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晒烟鲜烟叶氨基酸总量平均为147.9mg/g,以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最高,分别占总量12.5%和10.7%;受采收期影响,天冬氨酸及氨基酸总量随采收期推迟先减少后增加,谷氨酸含量则先增加后减少。调制后烟叶中氨基酸总量降至104.0mg/g,降幅29.7%。但天冬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增幅28.9%,占氨基酸总量比例增至23.6%,谷氨酸及其他多数氨基酸含量显著下降。采收时期和调制方式对调制后烟叶各氨基酸含量均有影响,随采收期推迟,晾制条件下氨基酸总量持续上升,晒制条件下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调制方式对天冬氨酸含量影响较大,烟叶成熟度低时晒制烟叶天冬氨酸含量高于晾制烟叶,成熟度高时则是晾制烟叶高于晒制烟叶。

  • 标签: 晒烟 氨基酸 采收时期 调制方式
  • 简介: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来料烟丝结构与卷制后单支重虽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大于3,35mm长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影响趋势与对其稳定性影响趋势相反,即随着大于3.35mm烟丝比例增加,卷烟单支最培和煳支密度减小但其稳定性下降;不同长度烟丝对卷烟单支重量和烟支密度及其稳定性影响程度不同,大于5.60mm烟丝影响较小,2.80~4.75mm烟丝影响最大。

  • 标签: 烟丝结构 单支重量 烟支密度 稳定性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对8种葡萄糖苷配糖体化合物在红塔集团某牌号卷烟主流烟气中转移率进行了测定。通过收集主流烟气中粒相物,并用二氯甲烷萃取粒相物中配糖体,然后进行GC-MS分析,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测定各配糖体含量,进一步计算配糖体转移率。结果表明:①用所建立测定方法测定8种配糖体回收率在81.31%-89.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14%,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5;②8种葡萄糖苷配糖体化合物向主流烟气粒相物中转移率为0.43%-2.37%。

  • 标签: 葡萄糖苷 配糖体 卷烟 主流烟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简介:【目的】探究不同品种烟草镉积累差异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方法从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中克隆拟南芥AtNramp1同源基因NtNramp1;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中NtNramp1基因序列差异;通过酵母异源表达系统研究烟草不同镉积累基因型品种NtNramp1对镉转运活性差异。【结果】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对镉积累存在显著差异;从镉积累显著差异两个烟草品种中克隆到NtNramp1基因(分别命名为NtNramp1a和NtNramp1b)编码区存在57个单碱基差异,其中NtNramp1a1305位碱基变异(G>A)导致所编码蛋白比NtNramp1b编码蛋白缺少C端两次跨膜;酵母异源表达结果表明来自低镉含量品种金英NtNramp1a转运镉活性比来自高镉含量品种KomotiniBasmaNtNramp1b转运镉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金英和KomotiniBasma两个烟草品种中NtNramp1蛋白活性差异是导致两烟草品种镉积累差异重要原因。

  • 标签: 烟草 Nramp基因 序列差异 酵母异源表达
  • 简介:为探究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各阶段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贡献率,通过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与评吸质量间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探索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关系。通过对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建立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评价模型,再根据烘烤各阶段关键点测定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各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贡献率。结果表明:整体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变片、凋萎和变筋阶段对常规化学成分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6、0.21和0.15,而干片和干筋阶段贡献率相对较小;在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对致香物质贡献率相对较大,分别为0.52、0.33和0.17,凋萎阶段贡献率较小,而干筋阶段贡献率为负值。由此得出变片、变筋和干片阶段是致香物质形成主要时期,凋萎阶段影响很小,干筋阶段有不利影响;而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形成主要在烘烤前期,烘烤后期基本无变化。

  • 标签: 密集烘烤 常规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