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80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采用单髁置换手术与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纳入 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均行单髁置换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平衡功能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量表评分对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及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恢复 90°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P<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满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P<0.05)。结论:临床针对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单髁置换手术治疗的效果更明确,患者治疗后关节平衡功能及各指标改善效果更明确,该疗法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单髁置换手术 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 平衡功能 满意程度
  • 简介:1. 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平衡运动疗法对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0例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关节镜下重建术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术后2周、3周、1月分别测定患者视觉前庭功能数值以评价患者平衡功能、患膝关节HSS评分评价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从而评价术后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觉前庭功能数值在术后第2周、第3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第1月治疗组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八段锦 膝关节平衡训练 本体感觉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使患者早晨空腹血糖和餐后 2小时血糖值下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16年 1月 -2019年 7月期间在我社区站治疗糖尿病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 97例。监测患者早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 2小时血糖值,观察 3年来患者在药物降糖治疗不变的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平衡饮食及增加运动使患者血糖值下降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提高了糖尿病的认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平衡饮食及增加运动使早晨空腹血糖值及餐后 2小时血糖值下降。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可更好的在药物降糖治疗的基础上使血糖值下降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可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值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同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时的实施效果和实施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231例,均来自于2018-2022年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将2018-2020年编为对照组,2021-2022年编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BBS评估和步态特征参数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BBS评估更高,包括步频、步宽及步速在内的步态特征参数改善更好。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同步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行走功能,提高患者的步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偏瘫 平衡 行走
  • 简介:肥胖症在全球广泛流行,是世界共同的健康问题。近期研究表明,除基因、免疫系统等因素,游离脂肪酸等代谢物质引起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的胰岛素抵抗也参与到了肥胖症的发病过程中。代谢物信号可引起中枢及外周的神经冲动变化并调节代谢。最近的研究还发现,饱和脂肪酸会干扰下丘脑参与能量代谢平衡神经元的神经冲动。胃肠道旁路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病态肥胖症的治疗手段,对肥胖合并的糖尿病的疗效显著优于内科治疗。本文将对Roux-en-Y式胃旁路术改变外周信号并改变中枢系统调节能量代谢平衡功能的机制。

  • 标签: 胃肠道旁路术 肥胖症 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应用于全D义齿修复的系统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全D义齿修复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用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全口义齿,观察组用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结果:观察组调整次数少于对照组,修复1个月和修复6个月拒绝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修复1个月、修复6个月 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口义齿修复采用舌侧集中牙合系统的效果优于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舌侧集中牙合 解剖式双侧平衡牙合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规范的临床治疗、常规的传统康复训练及常规的护理指导,配合常规的现代康复;而实验组接受规范的临床治疗和常规的传统康复训练,同时根据Berg评分结果进行针对性地现代康复训练指导,同时根据平衡功能情况指导安全管理目标和护理计划。干预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Berg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记录干预期间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跌倒)的发生率分别为24.00%(12/50),明显高于实验组的8.00%(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Berg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erg平衡量表测定结果指导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跌倒率,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满意度。

  • 标签: Berg平衡量表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康复护理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 + 咪唑斯汀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 TH1/TH2 平衡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慢性湿疹患者 74 例,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37 例。观察组实施 特比萘芬 +咪唑斯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指标比较无意义( 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 白细胞介素 -4( IL-4 ) 、 IL-5 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05 ),但两组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 、 干扰素 -γ( IFN-γ ) 比较无意义( P > 0.05 ) ;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特比萘芬 +咪唑斯汀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可改善 TH1/TH2失衡。

  • 标签: 特比萘芬 咪唑斯汀 慢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治疗与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以此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治疗,可以使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效果,并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 标签: 三维平衡正脊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椎基底动脉血流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6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参照组,采取的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2组各32例,分别采取英夫利西单抗干预、常规治疗方法。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与比较,主要指标为肠道菌群平衡、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的肠道菌群、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肠道菌群、炎性因子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英夫利西单抗 肠道菌群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殖道微环境平衡、B族链球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期同例数的足月未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生殖道微环境、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PH值>4.5比例高于常规组,B族链球菌感染率高于常规组,微环境平衡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会提高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但生殖道微环境失衡不会对妊娠结局造成较大影响。

  • 标签: 产妇 生殖道微环境平衡 B族链球菌感染 胎膜早破 母婴结局
  • 简介:本研究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Th1/Th2和Tc1/Tc2细胞的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PGE2与抗CD3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和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共同培养120小时,测定细胞增殖程度。ELISA方法测定24、48、72和120小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浓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CD4+IL-4+T细胞和CD4+IFN-γ+T细胞以及CD8+IL-4+T细胞和CD8+IFN-γ+T细胞比值。各实验均以不加PGE2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随PGE2的浓度增加,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增高(p=0.001);T细胞增殖抑制率与PGE2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89,p=0.000)。②实验组培养120小时的IFN-γ浓度与第72小时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917),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浓度随时间持续增高(p=0.046);实验组不同时间的IFN-γ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不同时间产生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400);对照组24小时细胞培养上清中IL-4浓度高于48、72和120小时(p值分别为0.007、0.003和0.002);实验组细胞培养24小时时IL-4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7);实验组细胞培养48、72和120小时与对照组IL-4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组与对照组CD4+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767);实验组CD4+IL-4+T细胞比例略高于对照组(p=0.051);实验组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CD8+IFN-γ+T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441);实验组CD8+IL-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5);实验组CD8+IL-4+T细胞与CD8+IFN-γ+T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8)。结论:PGE2体外抑制外周血T细胞的增殖;PGE2作用24小时即可抑制IFN-γ和IL-4的产生,并且明显影响T细胞IFN-γ的高峰出现,对IFN-γ具有持续性的抑制作用,对IL-4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明显;PGE2使CD4+IL-4+T细胞与CD4+IFN-γ+T细胞的比值和CD8+IL-4+T细胞与

  • 标签: 前列腺素E2 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 Tc1/Tc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对Th17与Treg细胞以及IL-4与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14例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信必可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孟鲁司特与信必可治疗。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Th17与Treg百分比以及IL-4与IFN-γ值均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患者应用孟鲁司特联合信必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以及Th17与Treg细胞平衡,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信必可 哮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平衡功能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本科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核心区肌群稳定性强化训练干预。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强化训练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量低下患者采用艾拉莫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量低下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单独予以甲氨蝶呤治疗的56例为参照组,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的56例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辅助性T细胞17以及调节性T细胞水平,研究组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量低下患者采用艾拉莫德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十分确切,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的骨代谢水平,并可以有效调节T细胞17以及调节性T细胞的平衡

  • 标签: 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 骨量低下 艾拉莫德 骨代谢 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