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噻吩-2-甲醛分别与邻氨基苯硫酚和硫代氨基脲合成了2种噻吩-2-甲醛杂环席夫碱.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热重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检测方法对2种目标新型杂环类席夫碱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采用量子化学中常用的密度泛函方法(DFT)对2种新席夫碱化合物进行几何优化,采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和含时密度泛函方法(TD-DFT)进一步优化,比较计算光谱与实际测试光谱之间的误差,探究了2种席夫碱化合物荧光发光机制,为这类席夫碱分子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杂环席夫碱 噻吩-2-甲醛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摘要:将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性质的荧光材料与传统的磁性粉进行混合,制备了荧光磁性粉末,实现对多种客体上的潜指纹的荧光显现。通过该粉末刷显后的潜指纹,纹路清晰,细节结构明显。通过ImageJ软件对其灰度值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荧光增强部分的纹线部分与小犁沟之间的灰度值变化有规律,可清晰的分辨出来指纹的纹线和小犁沟。该技术有望在刑事科学技术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三苯乙烯染料
  • 简介:摘要: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HP-1(60m×0.32mm×0.50μm )毛细管柱,外标法定量,测定阻聚剂4,6-二硝基-2-仲丁基苯酚(简称DNBP)的含量,并与容量法进行了比较,DNBP含量并无显著性差异。方法的回收率为92.00%~108.08%,变异系数小于3.0%,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0mg/kg~1200mg/kg,最低检出限为30mg/kg,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DNBP
  • 简介:采用对称性破损态方法结合密度泛函理论,选用反铁磁双核配合物[Cu2(MMBPT)2Cl4(H2O)2.5](MMBPT=3-甲基-4-对甲基苯基-5-(2-吡啶)-1,2,4-三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实验数据相比较,探讨了不同密度泛函方法与基组对计算铜配合物交换耦合常数的准确度.结果表明,4种混合密度泛函DFT(B3LYP,B3P86,B3PW91和PBE0)的计算结果都能和实验所观察到的值-31cm-1符号一致,但只有B3PW91方法得到的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程度最好,同时采用方法B3PW91方法计算所得的交换耦合常数Jab对基组的依赖性较大.研究表明,2个Cu(Ⅱ)离子之间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主要源于单占据分子轨道SOMOs小的能量劈裂.

  • 标签: 1 2 4-三氮唑 双核铜配合物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 对称性破损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和血脂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2014年我院收治的47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症组)、53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例健康者(健康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糖化白蛋白(GA)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症组的GA、LDL-C、TC和TG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并且GA、LDL-C和HDL-C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症组的GA、HDL-C、LDL-C和TG水平与健康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75,t=3.126)。结论糖尿病患者的GA、LDL-C和HDL-C水平与冠心病联系密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GA、LDL-C和HDL-C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患者,因此GA、LDL-C和HDL-C可作为预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糖化白蛋白 血脂水平 2-型糖尿病 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4-02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非特指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NOS)预后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初诊的DLBCL-NOS病例,分析病人的AnnArbor分期和分组、国示预后指数(IPI)、β2-微球蛋白等因素与病人治疗后是否达到完全缓解(CR)与总体生存(OS)的关系。结果除了患者的年龄、IPI评分、AnnArbor分组地与患者的CR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患者年龄、IPI评分、骨髓侵犯,LDH和β2-微球蛋白水平、AnnArbor分期和分组、结外累及与病人的OS有关(均P<0.05)。结论除了IPI评分中的年龄、血LDH水平、结外病变、AnnArbor分期等参数外,AnnArbor分组和β2-微球蛋白也与DLBCL-NOS的预后有关。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非特指型 回顾性 Ann Arbor分组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疾病管理的重点之一。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hort-acting β2 agonist,SABA)可迅速缓解患者气流受限,被国内外各指南或共识推荐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首选治疗药物。本文基于2020年慢阻肺全球倡仪(GOLD2020)对SABA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使用推荐,并结合相关循证证据针对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如SABA的药物选择、使用剂量、递送方式及应用周期等进行综述,为SABA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临床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血清乳酸脱氢酶与β2-微球蛋白检测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诊断的意义。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4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组成疾病组,另择取我院在同期内行健康体检者48例组成健康组,分别对此两组行血清乳酸脱氢酶及β2-微球蛋白的检测,并就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疾病组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与β2-微球蛋白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人群(P<0.05)。此外,伴随着病理分型的加重以及临床分期的加重,患者的检测结果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血清乳酸脱氢酶与β2-微球蛋白检测可以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指标,且此两项数据的检测对于判断疾病的进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血清乳酸脱氢酶 &beta 2-微球蛋白检测
  • 简介:摘要富亮氨酸ɑ-2糖蛋白-1(leucine-rich ɑ2-glycoprotein-1, LRG1)作为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蛋白家族成员之一,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影响多种疾病,与脑缺血后的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凋亡和自噬、炎症反应以及血脑屏障破坏关系密切,有望成为缺血性卒中的新型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目前探讨LRG1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较少,对于其分子机制认识尚不完善,致使对LRG1在缺血性卒中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因此,文章就LRG1-TGF-β信号通路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糖蛋白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细胞凋亡 自噬 信号转导
  • 简介:[[3-[N,N--二甲基氨基羰基]-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是合成玉米田除草剂烟密黄隆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通过对非光气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对实验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实验收率可达86.0%。

  • 标签: -2-吡啶基]磺酰胺基]-甲酸乙酯 非光气法 合成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联合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但无肾病者为究研A组,30例糖尿病肾病者为研究B组,30例来本院体检结果正常的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受检者ACR、β2-MG水平,并分析ACR和β2-MG 与糖尿病肾病的关联性及2项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B组的ACR、β2-MG水平明显高于研究A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β2-M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93.33%、91.67% ,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R、β2-MG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及灵敏度,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白及糖浆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23nm,柱温为30℃,对白及糖浆中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进样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5132471.8232X+7553.0798(n=6,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6%(n=6)。结论:HPLC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白及糖浆中的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的含量,为其药效的检测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HPLC方法简便、准确,可适用于白及糖浆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白及糖浆 1 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合成了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消旋体,对所合成到的消旋体化合物进行了手性拆分实验研究,找到了以焦谷氨酸为手性拆分结晶试剂,5-硝基水杨醛为不对称结晶诱导催化剂,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的实验条件.反应条件温和,所得手性化合物的光学纯度高,其中R(+)-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4%,[!]D+446"(c=1.0,CH3OH);S(-)-3-氨基-1,3,4,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的拆分收率为71%,[!]D-443"(c=1.0,CH3OH).

  • 标签: 3-氨基-1 3 4 5-四氢-2H-1-苯并氮杂卓-2-酮 催化 结晶诱导 手性拆分
  • 简介:目的:建立格列吡嗪原料药中5-甲基-2-吡嗪羧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向离子对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XDB-C18,流动相:50mmol·L^-1NaH2PO4溶液(含0.05%四丁基氢氧化铵)-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6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5-甲基-2-吡嗪羧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854~1.4453μg·mL^-1(r=0.9999,n=5),检测限为0.01155μg·mL^-1,定量限为0.03854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0.94%,RSD为1.4%(n=9);系统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试验结果良好;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8h稳定;3批原料药中5-甲基-2-吡嗪羧酸的量分别为0.0083%、0.0085%、0.009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格列吡嗪原料药中微量杂质5-甲基-2-吡嗪羧酸的测定。

  • 标签: 格列吡嗪 HPLC 离子对色谱 5-甲基-2-吡嗪羧酸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m,β2-MG)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ysC,与正常对照组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β2-MG、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ysC可以作为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阳性率,及时准确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血清&beta 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肾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早期诊断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60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前来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早期诊断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血清肌酐 尿&beta 2-微球蛋白 早期诊断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 简介:以取代2-溴吡啶和羟基苯硼酸为原料,经Suzuki偶联和亲核取代两步反应合成了9个未见报道的含取代2-苯基吡啶基团的甲氧基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ESI-MS)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0mg/L下,部分化合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的致死率达100%,具有作为杀螨剂先导结构的潜力。

  • 标签: 取代2-苯基吡啶 甲氧基氨基甲酸酯 合成 杀螨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尾松针提取物(PMNE)对人毛乳头细胞(HDPC)抗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HDPC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0(对照组)、0.1、0.2、0.4、0.8、1.0 mmol/L H2O2处理HDPC,建立体外HDPC氧化应激的最佳条件;在HDPC中转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干扰片段siRNA1、siRNA2、siRNA3或过表达质粒pCMV6-XL5-Nrf2,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Nr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H2O2条件下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常规培养HDPC并分组处理,对照组:正常培养,不予其他处理;双氢睾酮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原花青素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和6.00 μg/ml原花青素B2处理;不同浓度PMNE组:加入0.03 μg/ml双氢睾酮培养液,同时分别给予1、5、25、100 μg/ml PMNE处理;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相对荧光强度和丙二醛(MDA)含量,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红素加氧酶1(HO-1)、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和Mad相关蛋白2/3(Smad2/3)、p-Smad2/3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HDPC细胞活力为75% ~ 85%时,选择0.4 mmol/L H2O2作为体外HDPC氧化应激最适处理浓度。Nrf2-siRNA1、Nrf2-siRNA2、Nrf2-siRNA3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细胞凋亡率(12.50% ± 0.05%、26.07% ± 0.05%、58.44% ± 1.03%)均显著高于空白组(10.38% ± 0.64%)和对照组(13.05% ± 0.12%),均P < 0.05。Nrf2-siRNA2组的Nrf2蛋白表达量最低,选择Nrf2-siRNA2为最佳干扰片段进行后续实验。Nrf2过表达组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其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 < 0.05)。0.4 mmol/L H2O2处理条件下,Nrf2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过表达空载组(t = 3.66,P < 0.001),细胞活性高于过表达空载组(t = 40.40,P < 0.001);Nrf2-siRNA2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 = 13.13,P < 0.001),而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 67.37,P < 0.001)。PMNE处理实验中,原花青素组和不同浓度PMNE组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1),而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1);原花青素和不同浓度PMNE均能显著抑制双氢睾酮诱导的HDPC细胞内ROS和MDA的过度表达(均P < 0.01);原花青素组和5、25、100 μg/ml PMNE组Nrf2、NQO1、H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5),原花青素组和25、100 μg/ml PMNE组Keap1、TGF-β1蛋白表达及Smad2/3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双氢睾酮组(均P < 0.05)。结论Nrf2在抵抗HDPC的氧化应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PMNE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而对HDPC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秃发 氧化性应激 人毛乳头细胞 马尾松针提取物 Nrf2-ARE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对体外冲击波碎石(SWL)术后肾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58例在我院行SWL术患者,分别检测SWL术前、术后24h、3d、7d、1月血清肌酐(SCr)、血清Hcy及β2-MG水平。分析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术前、术后血清SCr、Hcy及β2-MG变化。结果术后24h血清Scr、Hcy及β2-M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4.8%和93.1%,术后第3天为1.7%、86.2%和81.0%,术后第7天为0%,34.5%和27.6%,术后1月为0%、8.6%和5.2%。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24h(血清Hcy:术前vs.术后24h,P〈0.01;血清β2-MG:术前vs.24h,P〈0.01)、3d(血清Hcy:术前vs.术后3d,P〈0.01;血清β2-MG:术前vs.术后3d,P〈0.01)显著上升,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清Hcy及β2-MG在术后第7天下降至正常水平。Scr水平在术后24h上升(P〈0.05),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天尽管有上升,但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β2微球蛋白联合评估SWL术后肾功能损伤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为再次行SWL术提供治疗时间参考。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肌酐 血清Β2-微球蛋白 肾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