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5、单亲家庭对未成年人犯也有很大影响,不少被告人是辍学、待业在家的未成年人,41件案件中因网络而引发的犯罪占到3分之2以上

  • 标签: 六大新动向 呈现六大 未成年人犯罪
  • 简介:目前北京市未成年人犯预防工作虽取得了突出进展,但导致未成年人犯的社会管理、家庭教育、亚文化影响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治。相对于成年人犯行为而言,未成年人犯呈现出特有规律,不仅影响家庭的稳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因此,应立足于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体各自优势,构建预防未成年人犯的综合社会治理体系。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治理 家庭系统 亚文化
  • 简介:约占37%.未成年人犯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犯罪问题,是未成年人犯心理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分析当前未成年人犯的心理误区

  • 标签: 心理误区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心理
  • 简介: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现刑法谦抑性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加快法治进程、实现和谐稳定的必然之举。近年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摸索和试行该制度,为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大量实践素材.同时也验证:了该制度的积极作用。在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免除了轻刑未成年人在入伍、就业时的前科报告义务,亦在法律规定层面上迈出了前科消灭的第一步。但目前我国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无论从立法到配套机制仍极不完善,制度的构建和充实尚在艰难前行之中。本文试从对该制度建立的形势背景的论述基础上,探讨制度构置的几点看法。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 制度背景 制度构置
  • 简介:摘 要: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人数占犯罪总人数的70%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面对这一紧迫的世界性问题,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青少年犯罪形势,一些研究者开始探索青少年犯罪因素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方法。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原因与预防 个人 家庭 学校 环境
  • 简介:大连市西岗区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自成立以来,立足岗位职责,借助区情优势,探求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机制,合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统一犯罪预防体系的构建。一是彰显职能特色,参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管理。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方式方法。

  • 标签: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预防 犯罪预防体系 刑事检察 岗位职责 社会管理
  • 简介: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和犯罪预防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法》,这些法律的颁布标志着国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对审理未成年人犯案件都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标志着办理未成年人犯案件从此有别于办理成年人犯案件。近年来.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团伙化、高智商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犯罪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未成年犯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改革和完善 检察工作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 简介: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应当满足帮助犯罪未成年人"去标签化"与"再社会化"以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的要求。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犯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犯罪信息不当泄露、未成年人就业受限、融入社会困难、封存范围过于僵硬等问题。以双向保护理念为视角,从信息保护、从业禁止、封存范围等方面设想制度完善的合理路径,以期使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能够实现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犯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 标签: 双向保护 犯罪记录封存 未成年人保护 社会防卫
  • 简介:在满足法定的犯罪年龄和刑罚程度条件的前提下,无论未成年人所犯罪行属于何种性质的犯罪,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是初犯、偶犯还是再犯.亦无论未成年犯罪人有无认罪、悔罪表现,其犯罪记录都应毫无例外地予以封存。行为人跨越18周岁前后实施犯罪的,如果其中成年时的犯罪行为轻微,对于包含未成年及成年两个年龄阶段犯罪行为在内的犯罪记录予以整体封存,可以较好地体现我国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应当扩大解释到包括定罪免刑、存疑不起诉、酌定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从最大程度地对未成年犯罪人进行特殊保护的角度出发,各个司法机关在自己职能对应的诉讼阶段结束后,应当及时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部门保留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的各种卷宗材料予以封存。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记录,效力具有持续性。犯罪记录封存机关在审查有关单位据以要求查询的“国家规定”具体内容时,应当注意这些规定是否与《刑法》第100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犯罪记录报告免除义务制度相冲突。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 封存 司法适用 规范解释
  • 简介:未成年人犯生成中的网络作用机制表现为:沉溺网络造成传统社会联系疏离;筹集上网费用诱发财产犯罪动机;通过网上不良信息习得犯罪方法;网络环境为团伙成员互动提供途径;网吧及周边地区成为犯罪的重要情境。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采取控制上网时间、屏蔽有害信息、设立公益性网吧、严格网吧监管等干预对策,以减少未成年人犯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生成 网络作用机制
  • 简介:聋哑人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跨省、跨市犯罪率和身份不明的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未成年聋哑人犯呈下降趋势;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财产犯罪方面,种类不断增多;共同犯罪仍是聋哑人犯的“最佳选择”;女性聋哑人犯人数逐年增加,且与男性聋哑人的犯罪生涯相同。在逐一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从聋哑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聋哑人保护的法律制度完善等方面为聋哑人犯的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聋哑人犯罪 趋势 预防
  • 简介:从当前新闻媒体报道未成年人犯的实际状况来看,部分媒体以"追求新闻利益第一"为目的使媒体对未成年人犯的报道陷入失范的境地。基于此,如何规范媒体的此类报道行为,是新时期新闻媒体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道重大难题。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媒体对于未成年人犯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仔细分析当前媒体对于各类未成年人犯案件的报道,发现部分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失范现象,直接影响了新闻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犯罪 失范现象 法律至上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侦查
  • 简介:1993年我分局共依法逮捕各类犯罪分子526人。从年龄上分析,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48人,占总数的9.1%;18—45岁的青壮年467人,占总数的88.8%;45—60岁的中年人9人,占总数的1.7%;60岁以上的老年人2人,占总数的0.4%。从职业上分析,无业者236人(包括个体营业者),占44.9%;农民141人,占26.8%;工人107人,占20.3%;学生22人,

  • 标签: 犯罪分子 无业者 侵犯财产罪 贩卖毒品 犯罪形式 社会治安
  • 简介:近年来盗窃、抢劫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占了未成年人犯的绝大多数,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的一个突出特点,2002年的22起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案件中

  • 标签: 严重原因 原因预防措施 未成年人犯罪
  • 简介:<正>在检察机关的审查批捕工作中,如何掌握未成年人犯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体现“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保护原则,是实践中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为了体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原则,对未成年人犯案件的定罪标准和批捕条件,应与成年人不同,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 定罪标准 批准逮捕 奸淫幼女罪 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严重性
  • 简介: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有利于被告人的精神,对于未成年人犯我们应该同时适用刑法第17条和第49条的规定,从而得出对未成年人犯不应处以无期徒刑的结论。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可构成抢劫罪的主体,其中的抢劫行为包括刑法第127条规定的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刑法第267条的所规定的抢劫以及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准抢劫行为。

  • 标签: 罪刑法定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 抢劫
  • 简介:近年未成年犯罪问题十分严重,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对正在服刑的犯罪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导致未成年人犯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四个方面。当前服刑在押的犯罪未成年人存在的典型心理状态有防御心理、烦恼情绪、悔罪向上心理、幼稚心理和情感冷漠,另有少数人存有敌对仇恨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成为他们重返社会时的重大障碍。应该通过提供心理援助,提供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构未成年人犯前科消灭制度,落实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帮助工作等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走上积极的人生。

  • 标签: 未成年人 犯罪 心理状态 教育和心理援助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在刑事实体法上对老年人犯作了从宽处理的规定,同时还要在刑事诉讼程序上落实对老年人的保障。程序保障应从把握社会基础、规范基础、价值基础和运行基础入手,比较和借鉴国外刑事诉讼程序制度中保护特殊群体、体现人文关怀的专门规定,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框架内,立足检察办案环节,更新执法观念、明确适用范围、发挥辩护人保障作用,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及讯问等阶段或环节突出对老年人犯群体的特殊保护,构建适当从宽处理的法律机制。

  • 标签: 老年人犯罪 从宽处理 法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