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患者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将317例恶性胸水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132例与观察组185例,对照组给予实施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发生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治疗恶性胸水患者中实施规范护化护理管理,可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避免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置管 恶性胸水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创伤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治疗干预办法,探究其应用效果,在2019.01~2021.06研究期间,对80例创伤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均对80例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干预,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有效率:8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干预引导下,显效70例(70/80,87.50%),有效6例(6/80,7.50%),无效4例(4/80,5.00%)治疗有效率为95.00%(76/80);(2)并发症发生率:出现穿刺点疼痛1例(1/80,1.25%)、胸膜反应1例(1/80,1.25%)、后留胸部疼痛1例(1/80,1.25%)并发症发生率3.75%(3/80)。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创伤性胸腔积液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大多数患者对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 微创置管 创伤性胸腔积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心静脉穿刺留置胸腔,外接负压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负压吸引,对两组患者的肺复张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复张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心静脉管穿刺管外接负压吸引治疗气胸,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穿刺管 负压引流 气胸 胸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经改良方法、固定方法后置成功率和留置胃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胃和留置胃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胃,用棉纱绳固定胃,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胃,对比分析两组胃的成功率及留置胃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成功率为65.7﹪,胃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成功率为94.3﹪,胃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胃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外周中心静脉(PICC)和中心静脉(CVC)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处理,计算两组相关研究指标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24个随机对照试验(RCT),总样本量2900例次。PICC组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气胸发生率、血肿发生率等共8项指标方面优于CVC组;在脉管炎发生率、血栓发生率方面CVC组则较优。结论临床应用中PICC较CVC有明显优势。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PICC前系统评估对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行PICC患者,并通过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最基础的常规评估,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评估,并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评估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PICC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非计划拔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PICC患者实施系统评估可以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导管末端位置合适率、降低非计划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PICC置管 系统评估 置管效果 影响分析
  • 作者: 李先志  吴海英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01
  • 出处:《中国临床研究》2023年6期
  • 机构: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时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1~12年收治的6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在发病7h后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7h内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NIHSS评分更低,DASH评分和LEFS评分更高(P

  • 标签: 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治疗时机 重症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应用及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近5年收治的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各50例,并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结果 患者间相关指标及预后效果有很大不同(P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肝脓肿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微创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0例SAP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接受综合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早期微创持续腹腔灌洗引流干预。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并发症,且对治疗前、治疗1周后腹腔压力(I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II(APACHEII)评分、肝肺功能指标[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65%(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O2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治疗1周后IAP、APACHEII评分、AST、ALT、CRP、TNF-α、MIP-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分别为8.24%、11.76%、15.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8%、29.41%、30.59%(P<0.05)。结论早期微创持续腹腔灌洗引流治疗SAP安全有效,能明显抑制促炎因子,对肝肺功能起保护作用。

  • 标签: 微创腹腔灌洗引流 急性胰腺炎 炎症 肝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与普通心包穿刺术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42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对照组实施普通心包穿刺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均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效果显著,且未见并发症问题;对照组症状明显反复穿刺患者12例,心脏血管损伤2例,死亡2例,两组效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量心包积液患者接受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引流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腔置管引流 普通心包穿刺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除了要对56例患者采用PTCD治疗手段外,还要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PTCD及护理干预的作用下,56例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均获得良好的效果,实现一次性成功。经过为期7天的治疗与护理,他们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对护理干预及治疗方法有着较高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满意率为96.43%。但是,在PTCD手术的后续治疗中发现,有些患者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感染2例、胆管出血3率,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8.93%。结论在治疗梗阻性黄疸中,PTCD的应用,较其他治疗手段相比,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再加上护理干预的渗透,还能够推动患者的康复进程,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 标签: 彩超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术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引流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的疗效。方法:2020.1-2021.3,抽取9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进行研究,依从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分别给予开腹手术(对照组)及经皮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3%大于对照组80.43%(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52%小于对照组21.74%(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应用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合并坏死感染 开腹手术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 治疗有效率 并发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采取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的3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术后创面一期愈合率70.00%(21/3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47.42±18.37),9例患者术后三个月仍未愈合实行了二次手术,其中6例愈合,3例好转,整体愈合率为90.00%(27/30)。结论:引流联合负压吸引治疗对高危复杂性肛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置管引流 负压吸引治疗 高位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总结与探究早期腹腔引流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方法 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纳入128例因重症急性胰腺炎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每组均纳入64例。将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调研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调研组则采用早期腹腔引流方案。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以及优异性。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调研组治疗有效率相比,构成比较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 重症急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