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纹状体内囊梗死(SCI)后患侧感觉运动区(SMC)在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意义。方法纳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经严格筛选的17例初次发病的SCI伴单侧严重上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于发病1周内、1个月及3个月时行偏瘫侧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通过SPM8软件观察患侧SMC激活情况。通过Xjview软件对BOLD-fMRI相应脑激活区进行激活并观察,并同标准脑激活区行动态比较。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UL)对入选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于发病1周内、发病1个月及发病3个月时在fMRI扫描前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对照组被动手指屈伸任务下BOLD-fMRI显示主要脑激活区位于对侧SMC及双侧辅助运动区。17例患者初次BOLD-fMRI均可见患侧SMC存在激活表现,但激活强度存在明显差别。根据患侧SMC激活时程及与标准脑激活区强度比较结果,将试验病例分成3组:组1共6例患者,其发病初期患侧SMC激活强度即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2共5例患者,发病1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强于标准脑激活区;组3共6例患者,发病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强度逐渐增强,但仍未超过标准脑激活区。组1患者初次、1个月及3个月时患侧SMC激活体素值为3 570.2±1 125.9、1 205.8±328.2及1 121.5±407.5,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P=0.001);组2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56.2±171.7、648.6±177.3及993.2±182.9,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P=0.018);组3患者患侧SMC激活体素值分别为520.0±375.9、573.5±375.0及680.9±359.8,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1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0±3.3)分、(52.3±4.6)分、(63.7±2.9)分,组2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10.6±5.7)分、(36.6±2.4)分、(59.2±3.1)分,组3患者对应的3次FM-UL评分为(9.2±4.0)分、(12.5±3.0)分、(13.3±5.0)分,组1、组2 FM-UL评分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48.4、183.6,均P<0.001),组3 FM-UL评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初次FM-U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及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91.7、304.5,均P<0.001)。结论脑梗死后患侧SMC的留存是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先决条件,其早期激活并不能预测临床预后,但患侧SMC激活强度动态增强同患肢康复速度相关。

  • 标签: 卒中 磁共振成像 感觉运动区 功能重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肌肉牵伸、良肢位摆放、核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MET治疗,观察组则辅以tDCS+MET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上肢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定2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情况,同时检测2组患者血清γ-氨基丁酸、谷氨酸及Ca2+浓度,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测患者偏瘫侧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AS评分、上肢FMA评分、MBI评分、血清γ-氨基丁酸、谷氨酸含量、Ca2+浓度、偏瘫侧肱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杨氏模量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0±0.6)分、(53.2±9.0)分、(78.7±13.3)分、(8.85±2.43)μmol/L、(190.1±43.5)μmol/L 、(2.65±0.36)μmol、(36.7±13.4)kPa、(44.2±12.5)kPa及(45.3±15.2)kPa]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CS联合MET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后上肢痉挛 肌肉能量技术 杨氏模量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海安市中医院2018年1~12月接收治疗的PIC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在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上肢静脉血栓风险、风险评分结果以及14 d内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概率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上肢静脉风险评估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及风险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预防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PICC置管 上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系统康复治疗在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实验组,每组患者28例,共计患者56例。对比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上肢功能、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显著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肢功能评分的比较中,实验组高于对比组(P<0.05),数值之间具有对比意义;在治疗有效率的比较中,实验组的治愈率高于对比组的治愈率(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系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程度,提高其生活能力上肢能力的恢复,临床诊疗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上肢 骨关节损伤 常规治疗 系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选50例脑出血患者,均选自2020.1至2021.2内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中,通过排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n=25,实施康复指导)与规范组(n=25,实施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其上肢痉挛程度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统计分析评估结果。结果 组间上肢痉挛(MAS)、运动功能(FMAS)评分比较后显示,康复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后规范组MAS评分低于对比组,FMAS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出血后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预后良好,建议推崇。

  • 标签: 上肢痉挛 脑出血 三级康复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智能力反馈训练系统对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数据的截取是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以我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例展开调查,根据康复治疗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并设为常规组,余下40例患者加入上肢智能力反馈训练系统康复治疗,并设为研究组,分析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训练后认知功能评分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对康复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研究组在训练后的FMA分数上更高,p<0.05。结论:上肢智能力反馈训练系统在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上肢智能力反馈训练系统 卒中 认知障碍 常规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予以康复小组干预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范围2020.11-2021.11,内容:从该时间段在本院接收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模式予以35例常规组,康复小组护理模式予以35例研究组。对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患者发生上肢水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在护理之后的SAS、SDS评分比对, P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上肢淋巴水肿 常规护理 康复小组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是结直肠外科领域近年来的热点术式。相比传统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taTME在治疗直肠疾病中有潜在的优势。然而,其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包括手术并发症及肿瘤学效果等),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验证。为保障该技术安全规范地实施,欧洲结直肠疾病学会联合国际上14个结直肠外科及微创外科相关的学术组织,推出了《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适应证、实施质量评估的国际专家共识指南》(下简称《taTME国际共识指南》)。本文介绍了该国际共识指南的制定背景,并针对其核心内容,包括taTME的手术适应证(复杂骨盆条件、直肠恶性疾病直肠良性疾病)、手术质量结果评估、结构化培训专家中心进行了详细解读,期待为中国结直肠外科同行开展taTME供参考指导。

  • 标签: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国际专家共识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对其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并比较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GCS评分。结果: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中,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所能够达到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平均出血量更少,术后患者昏迷程度更轻,因此选择钻孔引流术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护理用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手术风险的降低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8月至2021年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以其中的40例为样本资料,依据患者在手术治疗运用干预措施的差异,将患者分别纳入常规组(标准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各20例。以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的临床护理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指标,来对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发挥的效用进行分析。结果:在手术室护理方式的运用下,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更佳,期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管控,数据对比,统计值P<0.05。结论: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期间,手术室护理的应用,可配合临床手术治疗的方案为患者取得最佳预后,促使患者病情更好的稳定,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 护理质量 并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中耳胆脂瘤经耳内镜手术(EES)显微镜手术(MES)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CQ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4月。纳入比较EESM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从中提取手术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数据,然后对提取的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764例中耳胆脂瘤患者,其中367例(48%)接受了EES治疗,397例(52%)接受了MES治疗。EES组在手术时间[MD=-18.61,95%CI(-22.21,-15.01),P<0.05]、手术并发症[OR=0.35,95%CI(0.19,0.67),P<0.05]、术后复发率[OR=0.28,95%CI(0.16,0.50),P<0.05]等方面合并效应的结果优于MES。结论初步证实EES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标签: 胆脂瘤,中耳 耳内镜手术 显微镜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手术室护理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效果评价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前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后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邀请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管理项目进行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室护理管理项目评分均显著提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手术室护理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 效果评价 价值分析 讨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接受持续性护理的效果护理措施。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1月接诊且提供常规护理的38例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2月—2020年7月接诊且提供持续性护理的38例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组间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疼痛评分(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arris评分(70.74±6.65)分高于对照组(66.85±7.63)分,VAS评分(3.34±0.75)分低于对照组(4.68±0.63)分,且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21.05%),P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老年 髋骨骨折 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妇科手术麻醉中重比重等比重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选择妇科手术患者66例作为对象,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为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运动神经恢复正常时间、感觉神经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药物在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非常广泛,等比重给药更具有优势,安全度高,麻醉时间长,要重视。

  • 标签: 妇科手术麻醉 等比重 重比重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分别予以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其术后出现短期认知功能的几率较低,与全身麻醉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科手术中,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均是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但相比之下,硬膜外麻醉方法优势更加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手术 短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使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9年6月-2020年10月前来我院治疗的66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列为实验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实验组,各组成员均为33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保守治疗,实验组使用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治疗指标、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指标更优,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间,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围术期优质护理,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实验组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围术期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联用中药熏洗坐浴针刺痔疮穴医治肛肠手术后切口疼痛水肿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行肛肠手术的80例肛肠疾病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40例,采取中药熏洗坐浴联合针刺痔疮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3.16±0.57)分低于对照组(6.69±0.56)分,组间对比,P

  • 标签: 中药熏洗坐浴 针刺痔疮穴 肛肠手术 切口疼痛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