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电力用户窃给国家及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不但扰乱正常的电力市场经济秩序,甚至引发民事纠纷、治安、火灾、刑事案件等影响社会稳定。本文通过对常见的窃方式进行剖析,研究通过改造及加强管理的方式防止窃的发生。

  • 标签: 窃电方法 反窃电 用电秩序
  • 简介:摘要窃行为不但会导致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同时也将会对电力供应网络系统产生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引发电网安全事故,其后果危害将难以设想。随着当前相关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在反窃电工作中所面临的窃技术行为将更加复杂且隐蔽,因此这也就对电力企业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

  • 标签: 窃电方式 反窃电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尤其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窃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时期的窃作案手段也有了三大转变:由公开转向隐蔽;由一般的窃手段转向技术窃;由家庭户的照明窃逐步转向专业户的动力窃。为了提高供电企业的反窃水平,本人从技术的角度谈谈窃的方式及原理,并提出相应的反窃措施。

  • 标签: 窃电 技术 措施
  • 简介: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的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用药1d组(顺铂5mg/kg,腹腔注射),用药3d组(顺铂5mg/kg,10Vd,腹腔注射,连续3d),用药5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每组8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采用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螺旋神经元NeuroD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呈动态变化。Neur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用药1d及3d组分别为2.17~0.39、1.15~0.20及7.02~0.69、2.42~0.40,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NeuroD在用药1d后开始增加,3d后达到高峰,5d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元后的修复过程。

  • 标签: NEUROD 大鼠 耳蜗 螺旋神经元
  • 简介:目的观察高强度低频噪声对听力及耳蜗的影响.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30dBSPL中心频率在100Hz的窄带噪声持续爆震4小时,分别于即刻、震后1天,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测,以及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经130dBSPL强噪声暴露后,豚鼠听力有20dB左右的暂时性阈移产生.1天后,听力有所恢复,但听阈仍然高于正常.耳蜗形态学观察到,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虽未有损伤的表现,但凋亡前期蛋白Caspase3已经出现.结论高强度的低频噪声能产生暂时性阈移和永久性阈移,但可部分恢复.噪声对耳蜗毛细胞短期虽未观察有明确的损伤,但却开启了凋亡的程序.

  • 标签: 低频噪声 耳蜗 损伤 豚鼠
  • 简介:位于感觉上皮外的大上皮嵴细胞经诱导能产生大量异位毛细胞,这是毛细胞再生的一条新的途径,将来也许有助于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本文概述了大上皮嵴中异位毛细胞的产生及其分子水平机制,最后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上皮嵴 分化再生 哺乳类耳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幼听觉补偿不足的语前聋成人患者能否从人工耳蜗中获益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26例[男性11例,女性15例,手术时年龄(24.5±5.7)岁]以及作为对照组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13例[男性5例,女性8例,手术时年龄(42.2±11.4)岁]。客观测试包括佩戴人工耳蜗后的助听听阈和言语识别率测试,主观测试采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评估受试者聆听相关生活质量。比较语前聋组患者手术前后听觉能力的改变以及与语后聋组术后听觉效果的差别,并以诊断为重度及以上听力损失的年龄、佩戴助听器无效的年龄、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等作为因素指标,分析其与患者术后言语识别能力的相关性。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客观指标方面,语前聋组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语后聋组[(35.4±28.0)% vs(80.9±8.0)%,t=7.67,P<0.001],而助听听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4.0)dB HL vs(33.1±3.7)dB HL,t=1.30,P>0.05]。主观问卷调查显示,语前聋组在高级声音感知、自信心和总均分维度不及语后聋组(P值均<0.05),而其余方面与语后聋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语前聋组各维度得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值均<0.001)。语前聋组聆听生活质量的改善与言语识别率的提高有中等程度相关性(r=0.51,P=0.008),经回归分析术前佩戴助听器无效的年龄是术后言语识别率的确切影响因素(P<0.001)。结论特定的成人语前聋植入者能够适应人工耳蜗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听觉收益,相较于客观听力测试结果的改善,植入者主观上感受到更加显著的听觉相关生活质量的提高。术前助听器佩戴无效的年龄是术后康复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 标签: 语前聋 耳蜗植入术 言语识别测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应用耳科机器人技术辅助电极植入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报道2019年10月国内首例应用耳科手术机器人(RobOtol®)辅助实施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诺尔康CS-10A TM),并对手术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成人女性患者顺利应用耳科机器人辅助实施电极植入,机器人系统安置、调试时间约6 min。术中缓慢、全鼓阶植入人工耳蜗电极,机器人执行末梢对术野组织无损伤。术中植入电极的阻抗及神经遥测反应均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术后人工耳蜗系统运作良好,听觉重建效果理想。结论耳科手术机器人在不自主震颤消除及精细操作放大上具有一定优势,可以安全地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辅助电极植入,实现电极微创、全鼓阶植入,良好保留内耳精细结构。

  • 标签: 耳蜗植入术 机器人 鼓阶 听觉重建
  • 简介:摘要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切口感染,植入体外露一例患儿,进行详细的整体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使用新型敷料进行换药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经过28天16次换药及健康教育,幼儿喂养指导等,实现了患儿切口愈合人工耳蜗正常使用。新型敷料的使用与有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了人工耳蜗植入体取出手术失败,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护理水平与应对能力。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后切口感染 植入体外露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小龄人工耳蜗植入听障儿童进行观察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师指导方法训练个案观察能力,最终提升个案综合素质。结果经过有效的课程学习和适当的方法指导,该幼儿的主动表达与学习能力进步明显,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观察力培养对植入人工耳蜗小龄听障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于提高患者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听障儿童 康复训练 观察能力 教学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家长提高疾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医护合作型 人工耳蜗植入术
  • 简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占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总数的85%以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数家庭选择将小儿送入机构进行康复。近年来小龄幼儿植入者不断增多,选择家庭康复模式的人数也在增加。本文就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作一探讨,供家长及老师参考。

  • 标签: 人工耳蜗 聋儿 机构康复 家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在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及家属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入住的22例人工耳蜗手术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接受人文关怀,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人文关怀服务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有助于保障患者健康,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人工耳蜗 人文关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庆大霉素对于豚鼠耳蜗柯替器毛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将豚鼠分为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连续给药14d,利用TUNEL法原位检测动物耳蜗柯替器毛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组豚鼠耳蜗未见凋亡柯替器毛细胞,庆大霉素组中耳蜗基底回柯替器内外毛细胞均消失,第三回中第1排外毛细胞消失,第2、3排外毛细胞均呈阳性表达,第二回中第1、第2排外毛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庆大霉素作用于豚鼠耳蜗时可引起柯替器毛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豚鼠耳蜗柯替器毛细胞损伤的一条途径;庆大霉素耳毒性的产生可能与其引起耳蜗柯替器毛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庆大霉素 豚鼠 毛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在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之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32例,并以此为资料,对所实施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在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之后,患儿在30天时有听觉,语言康复训练能够正常进行。结论对先天性内耳畸形患儿手术前以及手术之后运用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先天性内耳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泛连接蛋白(pannexins,Panxs)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编码缝隙连接蛋白的基因家族,与非脊椎动物连接蛋白Innexin具有25%~33%的序列同源性。Panxs分为三个亚型:Panx1、Panx2和Panx3。Panxs在细胞膜上形成半通道,与ATP释放、Ca2+稳态、神经递质释放、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近年来,Panxs在听觉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将对耳蜗内Panxs的表达及功能做一综述。

  • 标签: 泛连接蛋白 耳蜗 听觉 腺苷三磷酸
  • 简介:耳蜗神经网络对语音信号的刺激响应过程中,针对如何区分编码最有效率的语音信号分量问题,提出了刺激条件信息分布计算方法,研究了给定刺激条件下平均不确定性度的减小。实验结果表明:积分发放神经网络膜电位发放的刺激条件信息不仅能够从统计意义上给出平均互信息的大小,而且清晰地表明信号中各分量的编码效率,确定输入信号中对于互信息量起主要作用的事件分量范围以及内部噪声的可利用性,证实噪声强度与最大刺激条件信息量之间的非单调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人工耳蜗动作电位发放的解码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耳蜗神经网络 语音信号 积分发放神经元 刺激条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