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7年5月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榆横分局以侦破关系民生的环食药违法犯罪案件为重点,持续保持依法严打、重拳整治凌厉攻势,有力地震慑了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截至2月底,榆横分局依法查处环食药违法犯罪案件34起,刑事拘留12人、移送起诉4人、行政拘留17人。顶层设计、建强队伍高站位组织推动榆横分局从加强机构人员配备入手,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成立正科级食药大队,配备领导班子。

  • 标签: 违法犯罪行为 榆林市 犯罪案件 刑事拘留 人员配备 环境污染
  • 简介:网络犯罪是一个犯罪学概念,具体是指犯罪行为人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和犯罪中介,或者作为犯罪场所、犯罪对象而实施的违反法律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当前网络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为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当创新防范打击网络犯罪对策,公安机关应当与银行、网络运营商等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建立防范预警机制,进行社会治理,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网络犯罪 新特点 社会治理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刑法学中的热门问题,且近几年的案发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其中一部分却误入歧途。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解决是一国法治的重要课题,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就未成年犯罪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具体案例,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处理、及法律规制提出相关建议,尤其对刑法中无刑事责任能力年龄的界限提出了修改意见。

  • 标签: 未成年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犯罪立法及现状 未成年犯罪预防及处理
  • 简介: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为探讨不同类型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25名不同犯罪类型的未成年犯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抢劫罪和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其暴力倾向显著高于强奸罪的未成年犯,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在情绪波动和犯罪思维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强奸罪的未成年犯;抢劫罪、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在人格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混合罪未成年犯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抢劫罪的未成年犯,其情绪波动程度显著低于故意伤害或杀人罪的未成年犯,与强奸罪未成年犯在人格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建议改革我国现行的性犯罪立法,可从根源上降低未成年人强奸罪的发生率;制定未成年犯教育矫治策略,应基于其不同人格特征;健全个体的人格,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犯罪预防和矫治的良好切入点。

  • 标签: 犯罪类型 人格特征 未成年犯
  • 简介:犯罪故意是罪过的基本形式,以"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这一心理状态为内容。审视既往的研究,存在法理误读,也存在规范抵触。结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概念与犯罪故意的规定,不难发现,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故意,与域外尤其是德日刑法,语境不同、内涵有别、差异极大。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是事实属性与价值属性的统一,既包含对于构成犯罪的事实的认识,也包含对于犯罪事实的价值,即社会危害性认识。考察我国犯罪故意的具体内涵、体系功能,从与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犯罪故意地位比较的角度看,即使在不同的犯罪构成理论之间,也存在主观罪过作为犯罪构成的核心与刑事责任根据这一基本的共识。

  • 标签: 罪过 犯罪故意 事实故意 规范故意 危害性认识
  • 简介:当前,我国毒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范围逐步蔓延,新型合成毒品日趋增多,未成年人群体已经成为易感易害的高危人群之一,亟须遏制。我国对毒品犯罪分子历来采取高压、严惩态势。可是,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却又存在"从宽处罚刑事政策",使得防控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收效甚微。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针对我国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趋势,提出了"重者从重,轻者从轻,科学分析,区别对待"的辩证策略:不仅应在源头上对制造毒品等犯罪行为进行有效遏制,更应当针对传播、开拓毒品市场等犯罪分子进行从重打击,予以严惩;同时,针对部分人身危险性不大、参与程度不大、胁从等人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群体加大人文关怀和从宽处罚。

  • 标签: 防控 毒品犯罪 未成年人 刑事对策
  • 简介:未成年罪犯作为罪犯中一类特殊群体,在进行社区改造时应区别于成年罪犯。作为社区矫正的发源地之一,美国设立单行法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规范,并设置配套执行机关予以实施。但在我国,未成年人在社区矫正方面并未享有独立的制度。借鉴美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经验与做法,秉承刑法谦抑性原则,坚持教育为主,设立未成年人专门矫正机构,实现预防、控制未成年人犯罪,促使其较好回归社会。

  • 标签: 社区矫正制度 未成年人犯罪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寻衅滋事犯罪虽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但社会危害性较大,给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会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市寻衅滋事犯罪案件和犯罪人数呈几何式增长趋势,2014年以来,检察机关共办理寻衅滋事案件42件110人,其中2014年6件9人,2015年8件14人,2016年18件51人,2017年1-7月份10件36人,这种情况亟需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该类犯罪,以达到社会安定、百姓安心、人民安居的目的。

  • 标签: 寻衅滋事 犯罪 特点
  • 简介:自1997年刑法首次规定涉恐罪名及之后几次刑法修正案的罪名增加、修改,我国反恐刑法规定日趋严密.加之反恐怖主义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个比较严密的恐怖主义犯罪综合治理体系.但是,从国内外恐怖主义犯罪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反恐刑法还存在缺憾.

  • 标签: 恐怖主义 发展趋势 立法完善
  • 简介: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实施20年来,经济刑法成为刑法修正和补充的重点之一。立法通过设置新罪或者对原规范的构成要素进行修正而大幅度地拓展了入罪范围,经济刑法犯罪化趋势凸显。转型时期对经济刑法的需求以及经济刑法本身的发展历程,使经济刑法犯罪化趋势的合理性能够得到证成。管窥20年来历次修正案对经济刑法修正内容,检讨其犯罪化进程中的得失,确立经济刑法犯罪化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以为未来经济刑法犯罪化作业提供参考性建议,以防止经济刑法出现"肥大化"。

  • 标签: 经济刑法 犯罪化 非犯罪化 经济犯罪
  • 简介:无人机是通过遥控方式操作运行路线的飞行器,其与摄影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自由选择拍摄点,能够更好地满足犯罪现场摄影构图的取景角度需要。无人机在犯罪现场摄影中的运用,主要是在拍摄犯罪现场方位照片、现场概览照片等场面较大或者需要特定摄影取景点的照片时,能够满足合适位置和角度的需要。另外,无人机航拍的照片,通过软件处理还可以生成犯罪现场环境的3D立体图,也能更好地满足犯罪现场方位绘图的需要。无人机在犯罪现场中的摄影,除了能满足传统犯罪现场摄影的功能要求外,加载红外摄影机等装备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夜间嫌疑人搜索乃至抓捕侦查等功能,拓展了现场摄影的类别和作用。

  • 标签: 无人机 犯罪现场 刑事摄影 航拍摄影
  • 简介:2017年10月末,国际刑警组织打击环境犯罪研讨会在缅甸举办,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的警察、林业、海关、反洗钱、反腐等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共同就近期地区内打击非法砍伐、贩运、走私珍贵木材等环境犯罪的情况进行研讨分析。经会议分析,林业、海关、边检等部门官员腐败是此类犯罪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有近80%的案件涉及不法分子与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的权钱交易。

  • 标签: 国际刑警组织 环境犯罪 缅甸 政府工作人员 政府部门 官员腐败
  • 简介:从刑法学、经济学学科交叉的视野看,环境犯罪突破了其他部门法所能调控的极限,是刑法被动适用的结果。当前,环境犯罪立法、司法都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确立系统的规制思路,也需要对具体的刑法制度进行改造和组合。

  • 标签: 环境犯罪 风险刑法 经济学 刑法规制
  • 简介:转化犯在我国刑法中是一个独特的罪数形态,单独犯罪的转化犯在理论界没有争议,共同犯罪转化犯在理论界研究较少,争议较多,也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共同犯罪转化犯的认定应该准确把握其转化的条件性、与共犯过限之间的关系、共同犯罪转化犯的处罚原则等方面。对于共犯转化犯一系列特殊问题的研究,将使共犯转化理论更加完善和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共同犯罪 转化犯 共犯转化理论 转化犯认定
  • 简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产权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检视,其中主要包括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同等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保护权益范围的扩张两方面内容。并研究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的未来构建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扩大司法解释、促进刑事立法的更新两方面内容。

  • 标签: 网络知识产权犯罪制裁体系 刑事立法 保护范围
  • 简介:智能互联网时代网络犯罪伦理治理的问题可被归咎于“自治”功能的不足。就网络伦理子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治理而言,呈现出封闭化、提前化和工具化等新特征。然而随着网络犯罪风险的增多与伦理治理进程的演进,其“自治”功能产生了诸多网络负外部性,其后果直接影响到网络犯罪治理的实效性和合理性,也将从根基上消解伦理自治的合法性基础。鉴于此,从卢曼“系统功能分化”的理论视角看,高效治理网络犯罪的伦理制度路径应是,提升网络伦理的自治能力,加快自我合理性进程的推进;严格拿捏网络伦理自治的内部限度,避免向权力主义寻租;积极探索“准则、市场、代码、法律”各自作用的法治边界,以利于多系统治理格局的形成。

  • 标签: 网络犯罪 伦理治理 自治 功能 负外部性
  • 简介: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地青少年犯罪问题频发,很多案件影响重大,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不乏杀人、强奸、有组织黑社会等重型犯罪。占总人数的30%年轻人已成为犯罪高发的群体,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找出犯罪背后的原因,是社会需要思考和关注的。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成因 对策
  • 简介:诸多学者通常把再犯罪风险评估与人身危险性理论相混淆,实质上两者在理论源流、评估对象和对象评估上都存在着明显区别。受强调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新刑罚理论的影响,再犯罪风险评估理论与监禁刑改革在方法论的选择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风险评估理论为监禁刑改革的目的转向与技术支撑提供了基础。以再犯罪风险评估为中心的监禁刑改革可以考虑包括改变减刑假释模式、建构科学的罪犯分类制度、建立现代监狱改造制度等具体路径的选择。

  • 标签: 新刑罚理论 再犯罪风险评估 监禁刑改革 路径选择
  • 简介:手印与DNA都是可以直接用于人身认定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刑事技术人员通常无法同时获取手印和手印中DNA生物检材,如果先显现指纹就不能提取DNA,如果先提取DNA就破坏了指纹,因此兼顾手印与手印中DNA生物检材的提取是广大刑事技术人员的愿望,如果对现场手印进行显现提取后还可以提取到手印中的接触性DNA,将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现场的手印,为案件提供更多的证据,从而形成牢固的证据链。

  • 标签: 手印 接触性DNA 现场勘查
  • 简介:2017年5月以来,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网络水军”全国集群战役,已破获“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40余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获并关停涉嫌非法炒作的网络账号5000余个,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上万个,涉及网上恶意炒作信息数千万条。

  • 标签: 违法犯罪活动 恶意炒作 网络 水军 调查 违法犯罪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