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的4-7岁学龄前儿童病发病情况。方法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病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儿童1005人,受检儿童中525人发现坏,总患率为52.24%,均2.23。儿童患龋齿无性别差异,5岁组患率最高。患位置以乳磨牙最高,乳切牙次之,乳尖牙最低。讨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儿童龋齿患病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龋患率 龋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伢典微创凝胶去技术治疗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罹患中或深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应用常规牙钻磨牙技术治疗的4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应用伢典微创凝胶去技术治疗的46例患儿作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牙齿功能恢复时间及继发龋齿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48%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治疗组牙齿功能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继发龋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采取伢典微创凝胶去技术治疗儿童龋齿,其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牙钻磨牙技术治疗,可促进患儿牙齿功能恢复,并降低其继发龋齿发生率。

  • 标签: 伢典微创凝胶去龋 龋齿 牙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束缚带在患儿深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深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治疗时间、误伤及误吸情况。其中束缚组与对照组各100例。结果束缚组治疗深的治疗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束缚组无出现误伤、误吸,对照组出现误伤2例、误吸1例。讨论应用束缚带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安全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辅助手段。

  • 标签: 束缚带 深龋 学龄前儿童 口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伢碘微创凝胶去技术对儿童龋齿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儿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儿童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磨牙技术治疗,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伢碘微创凝胶去技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的牙齿功能恢复时间(12.36±1.46)d和治疗时间(3.12±0.38)d均低于对照组(16.87±1.55)d、(5.62±0.46)d,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龋齿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伢典微创凝胶去技术,不仅可以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确保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儿童龋齿 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丰台区本地与外来儿童基本情况、口腔卫生知识、行为特点,为评估本地与外来儿童病影响因素,提供有效干预治疗。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丰台区4648名学龄前儿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本地与外来儿童患情况、家庭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等相关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分析显示丰台区外来儿童患率为46.03%,高于本地;充填率3.78%,低于本地。问卷结果显示外来儿童父母亲文化水平主要为高中以下,占58.71%和64.28%;本地独生子女水平占87%,高于外来;外来儿童父亲具有正式工作者占30.16%,低于本地;外来儿童看病自费比率为77.58%,高于本地。卫生认知显示本地儿童每日刷牙>2次以上者占48%;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者占68%;均显著高于外来。结论重视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外来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应加大对外来儿童家庭病的预防与治疗力度。

  • 标签: 龋病 流行病学调查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误诊为深的原因,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0例患者,均为慢性牙髓炎或是牙髓坏死误诊为深,对误诊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临床口腔医生提出要求。结果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患者被误诊为深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生问诊不详细、对患牙检查的不够仔细、患者不记得患有牙痛史或是不愿说出牙痛史。结论对于牙髓疾病患者应做好详细的问诊及检查,仔细探查深洞底情况,以减少误诊率,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牙髓坏死 深龋 误诊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连续3年对高中毕业生口腔检查记录,分析恒牙病发生情况,为塔城市病预防提供明确针对的基础资料。方法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高中毕业生口腔检查记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由2名口腔科医师对新疆塔城市1500名18周岁高中毕业生病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与t检验。结果塔城市18岁青年恒牙病发病率高,连续3年发病率成上升趋势。男女患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患情况比男生患情况严重。结论塔城市18岁青年患程度高,充填率低。提高龋齿充填率和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宣传力度是口腔工作的重点。

  • 标签: 龋病 青年 口腔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窝沟封闭剂、玻璃离子及流动树脂用于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效果,探索适合乳磨牙的窝沟封闭材料。方法选取3所幼儿园儿童,每所30名,随机分为三组,即光固化窝沟封闭组、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分别用三种窝沟封闭材料对纳入者的第一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处理,观察6个月、1年封闭剂保留情况和坏情况。结果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窝沟封闭剂完整保留率均高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患率均低于光固化窝沟封闭组(P<0.05),而玻璃离子组和流动树脂组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离子和流动树脂窝沟封闭效果一致,具有很好的防龋效果,但玻璃离子更适合在幼儿园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窝沟封闭 乳磨牙 完整保留率 患龋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无创伤性充填技术(ART)治疗儿童乳牙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6~8岁儿童病患者,220乳磨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左侧实验组ART技术修复,右侧对照组常规车针备洞修复。两组均采用玻璃离子充填。1年后随访,对充填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年后随访到84名儿童,共188颗牙齿。实验组成功率为73.4%,对照组成功率为75.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RT技术与常规车针修复技术在治疗乳牙病方面效果相同。

  • 标签: 乳牙 龋齿 ART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学龄前(3-6岁)儿童病状况,为学龄前儿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I、VIP、WangFangData、PubMed数据库,收集2012-2018年收录的有关我国学龄前儿童病发生率情况的文献,采用荟萃分析合并发生率,且按照性别、年龄、区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个研究,涉及学龄前儿童85116名,在中国学龄前儿童病检出率55.0%95%CI(50.0%,59.0%,P<0.01),这表明目前在中国学龄前儿童病发生情况较为严重。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儿童病检出率分别是是54.3%和55.3%,性别差异明显;3、4、5、6岁儿童病检出率分别是36.0%,48.1%,60.0%,66.0%;纳入东部地区学龄前儿童检出率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结论我国学龄前儿童病患病情况严重,需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保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治疗乳牙病的78例儿童,采用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其中参照组37例,采用传统备洞以及复合树脂填充技术;试验组41例,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与临床满意程度,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 儿童乳牙龋病 复合树脂填充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防范低龄儿童病的效果评价。方法  为了探究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在低龄儿童病方面的效果,本次的探究对象为本地区3-6岁儿童166名,以对照的方式划分两个小组,各83人。对照组采用现行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观察组根据低龄儿童病风险分级管理,之后通过补牙数与患率的观察指标可以得出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从补牙数与患率的观察指标显示,采用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治疗的观察组数据要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病会导致牙齿敏感,还会引发牙齿疼痛的状况。如果采取口腔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预防,实际效果不佳,而本文采取病风险分级结合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的方式,可以降低低龄儿童病的发病概率,有助于保障低龄儿童早日恢复口腔健康。

  • 标签: 低龄儿童龋病 效果评价 龋病风险分级 幼托机构综合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牙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研究组应用FX玻璃离子充填。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洞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FX玻璃离子 光固化树脂 牙龋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102例牙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研究组应用FX玻璃离子充填。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X玻璃离子以及光固化树脂充填后牙洞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FX玻璃离子 光固化树脂 牙龋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牙龋齿采用伢典凝胶去法联合氟化泡沫开展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的60例(70颗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磨除去法后充填龋齿。观察组采用伢典凝胶去联合氟化泡沫治疗龋齿。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单次治疗时长、Frankl评分与Houpt评分,可知在单次治疗时长方面对照组为6.56±1.89min,观察组为7.25±1.45min。Frankl评分两组分别为2.42±0.17、3.67±0.24。Houpt评分两组分别为5.27±0.21、3.54±0.19。防龋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评分较优。结论:伢典凝胶去联合氟化泡沫治疗乳牙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配合更佳,成功率更高。

  • 标签: 龋齿  雅典凝胶  氟化泡沫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技术应用于儿童牙科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治疗的4~8岁患儿童148颗乳磨牙充填,分析半年、1年和2年复查ART充填物以及继发龋的情况。结果 有95.6%的患儿在治疗的时候配合度良好;I类洞半年、1年和两年的完整保留率为94.7%、92.0%和84.1%,II类洞半年、1年和两年的完整保留率为94.4%、90.4%和82.3%。I类洞和II类洞两年后复查发生继发龋的发生率为4.5%和8.4%。结论 经过ART治疗儿童病具有无痛和简便的优点,能够提高患儿的牙齿充填物完整保留,对预防及控制早期病较为有利。

  • 标签: 非创伤性 充填 治疗技术 儿童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牙龋齿采用伢典凝胶去法联合氟化泡沫开展治疗,探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时间在2020年1-12月的60例(70颗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磨除去法后充填龋齿。观察组采用伢典凝胶去联合氟化泡沫治疗龋齿。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儿单次治疗时长、Frankl评分与Houpt评分,可知在单次治疗时长方面对照组为6.56±1.89min,观察组为7.25±1.45min。Frankl评分两组分别为2.42±0.17、3.67±0.24。Houpt评分两组分别为5.27±0.21、3.54±0.19。防龋有效率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评分较优。结论:伢典凝胶去联合氟化泡沫治疗乳牙龋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配合更佳,成功率更高。

  • 标签: 龋齿  雅典凝胶  氟化泡沫
  • 简介:摘要:病作为口腔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预防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病预防策略在口腔内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文章分析了病的发病机制,指出了预防龋病的重要性。随后,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关于病预防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预防策略,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氟化物应用、窝沟封闭以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等。

  • 标签: 龋病预防 口腔内科 临床实践 口腔健康 多学科合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 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率、补填充比、窝沟封闭率等。结果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患率为29.62%(1 117/3 771),补充填比2.53,窝沟封闭率2.17%。城市青少年恒牙患率31.43%,高于农村青少年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女性恒牙患率33.16%,高于男性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6,P<0.01)。结论贵州省12~15岁人群患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且补充填比及窝沟封闭率均较低。贵州省青少年的恒牙患情况严峻,应提高口腔公共卫生预防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龋齿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横断面调查 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