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服补液盐Ⅲ在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12月选取入院治疗90例发热患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口服补液组和对照组,各45例。口服补液组45例依据个体情况在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用口服补液盐取代静脉补液进行支持治疗,能口服者尽量口服,对照组的45例发热患儿采取口服温水治疗,其他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相同。结果通过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患儿中总有效率为81.7%,可见小儿发热治疗组在治疗上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并在改为静脉补液的人数的对比分析结果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发热的治疗过程中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可有助于退热,减少静脉输液的必要性,使治疗方法成为最简单有效和便宜的方法。

  • 标签: 小儿发热 口服补液盐Ⅲ(ORS)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银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入住我院的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11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服用中药银翘汤,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抗病毒,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及补液)。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体温变化、血象变化及疗效等指标,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体温下降快,血象恢复快,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银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比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好。

  • 标签: 中药 银翘退热汤 小儿外感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外感发热患者采用热退灵灌肠治疗,并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患儿,采取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3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退热灵灌肠治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6例患者,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小儿外感发热采用热退灵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热退灵灌肠 小儿外感发热 临床疗效
  • 简介:小儿暑季发热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种疾病,病因多与小儿时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有关,该病具有发病季节明显、病势缠绵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赵坤教授认为此病属中医“湿温病”范畴,指出病因有多为外因、内因及内外因相合;其中脾胃为病变之中心,气遏湿阻为病机之关键治疗上:调理脾胃气机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结合病位之浅深、湿热之轻重、正邪之强弱而选方用药,临证多能应手获效.

  • 标签: 发热 湿温病 暑湿 儿童
  • 简介:王晓燕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对小儿外感发热有其独到认识。根据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认为小儿感邪后往往表邪未解已传变入里,就诊时常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症同时并见,主张以小柴胡汤为主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 标签: 王晓燕 儿科学 小柴胡汤 外感发热
  • 简介:目的探讨热退灵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为临床辩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湖北省成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9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补液、物理降温及口服布洛芬治疗,实验组49例给予退热灵灌肠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7.8%和80.4%,实验组分别为71.4%和97.9%。实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热退灵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退灵 小儿外感发热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调查探究循证护理在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 方法: 从我院最近 5 个月收治的 发热 患儿中抽取 80 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经比对分析我们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样本数各 40 例。观察组全部发热病例接受循证护理治疗,对照组全部发热病例接受常规护理疗法,统计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发热转变情况。包括两组发热时间长短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儿体温和复发次数的对比。 结果: 根据两组临床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比对照组效果更加乐观,其中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更有利于减少患儿的发热时间,减少复发次数。非常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小儿发热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小儿外感发热患儿的药物(银翘退热汤)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2020年6月,参考对象总例数:65,疾病类型:小儿外感发热,以随机抽样法原则对以上患儿做分组处理,即:对照组、研究组。其中,32例纳入对照组,33例纳入研究组,并给予前者常规药物治疗,后者银翘退热汤治疗,对比2组最终疗效。结果:(1)比较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指标时,关于2组小儿外感发热患儿,其数据差异存在显著性,即:(32.57±10.64h)VS(43.26±9.18h),可见,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比较治疗有效率指标时,其具体数据为:对照组71.88%,研究组93.94%,2者对比,研究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外感发热患儿中,银翘退热汤的应用意义重大,尤其表现在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改善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外感发热 总有效率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银翘退热汤 探讨
  • 简介:摘要: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口服、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灌肠、药浴、按摩、针灸各有优势。中药汤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但味苦,小儿难以接受和服用。如何安全简便地退烧、减轻不适、缩短病程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药浴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有许多优点。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儿童用药难、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肝脏的首过效应等问题,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总结了近10年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中药浴方。

  • 标签: 中药浴方 儿童外感发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发热患儿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n=50)行金莲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n=50)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00%比对照组16.00%更低(P<0.05)。结论:对发热患儿行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发热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布洛芬混悬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例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治疗,研究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退热用时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发热小儿时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缓解患儿症状的干预意义。方法:试验者是2021.04至2022.04在我院治疗的发热患儿共计100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均分作2组,治疗中对照组采用氨酚黄那敏颗粒,观察组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比对两组施治后总疗效、体温变化及用药安全性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施治总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h及治疗后3h体温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可尽快缓解患儿发热症状,提升疗效的同时,还具备较高用药安全性,适宜基层医院借鉴。

  • 标签: 发热症状 小儿群体 布洛芬混悬液 施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发热患儿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的发热患儿作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依次将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数量均等分为50例,其中单一应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的组别为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的组别为观察组,之后对组间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在对照组之上(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1小时后及发热3小时后的体温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发热患儿实施布洛芬混悬液予以干预,可以明显降低体温,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布洛芬混悬液 小儿发热 应用价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小儿推拿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取本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中抽取4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施小儿推拿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95.00%/8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体温情况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 0.5h、1.0h、1.5h,观察组患儿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 < 0.05)。结论: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小儿推拿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见效快、治疗简便等优点,促进了患儿痊愈,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效果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儿的数量为100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份,研究时间为期一年,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甲组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乙组穴位贴敷治疗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好于甲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穴位贴敷 小儿感冒发热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为了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观察与全科护理干预的效果,随机选择30例已经诊断为小儿感冒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所有患儿经过治疗,痊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但在对感冒发热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受到发病快速、容易传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患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帮助患儿快速康复。

  • 标签: 小儿感冒 感冒发热 全科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儿外感发热时病毒或是细菌造成侵害,免疫细胞为消灭病毒或是细菌,会升高体温方式进行治疗。外感发热从西医角度治疗以多休息、喝水、口服退烧药为主。退烧虽然快,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以中医辨证角度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蜜芽罐走罐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很好的应用,且效果良好,为总结蜜芽罐走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经验,本文则对现有的蜜芽罐走罐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

  • 标签: 蜜芽罐走罐 小儿外感发热 中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