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消化癌性狭窄的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采用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消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护理干预。结果提供精细的心理护理;提供舒适、安全的避光环境;给予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饮食护理。经过以上护理,所有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无1例患者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实施细致、周到的护理干预是DSA引导下光动力治疗成功和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国产镍钛合金气管支架治疗恶性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恶性气狭窄患者(其中肺癌6例、食管癌晚期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合并气狭窄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46~62岁。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部X线摄片和CT检查,明确气狭窄的部位、形态及范围。在X线透视下将多功能导管沿导丝经声门进入气管并越过狭窄段,更换超硬导丝并将导丝留置于狭窄段远端,撤除导管,沿导丝通过置入器置入气管支架。结果11例患者成功置入气管支架。随即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恶性气狭窄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气道狭窄 放射学介入治疗 镍钛合金支架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气狭窄治疗中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 2016年 11月 ~2019年 6月期间本院接诊气狭窄患者共 22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患者入院确诊后均接受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气促指数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去气促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22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治疗有效率为 95.45%( 21/22),轻度并发症发生率为 22.73%,无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方案在气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可实现对患者症状的有效改善,且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具有显著优势。

  • 标签: 经电子支气管镜氩气刀 气道狭窄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犬外耳炎在犬类疾病中的发病率会更高,由于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反复感染的问题。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整体的治疗周期比较长,同时也需要浪费一定的资金,因此这种疾病的产生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多种因素共同结合才能够构成具体的发病因素。针对犬类而言,治疗过程中需要寻找相对应的病因对其进行解决。本文主要针对全外耳炎的常见病因以及具体的治疗方式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犬外耳炎的具体治疗提出相对应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外耳炎 病因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耳恶性肿物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耳轮及对耳轮鳞癌需行广泛切除手术。

  • 标签: 外耳恶性肿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外耳湿疹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比较干燥、无渗出液者可遵医嘱涂用l%~2%的甲紫、氧化锌软膏、可的松软膏等。干痂较多时,可先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水清洗。每次换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保持伤口外皮肤的清洁干净,保持枕巾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 标签: 外耳湿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中心气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给予13例中心气狭窄患者支气管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观察比较介入治疗前后中心气狭窄患者的气腔径、气促指数、气狭窄再通情况。结果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13例中心气狭窄再通的效果显著,治疗后气腔径均明显大于治疗前,气粗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镜下介入技术治疗中心气狭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解除气阻梗,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道狭窄 支气管镜 金属支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及预防办法。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26例经手术加扩肛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5年,排便症状完全改善22例,部分改善4例。结论手术加扩肛是治疗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有效方法,规范的医疗操作是预防医源性肛门直肠狭窄的关键。

  • 标签: 肛门直肠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支镜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气狭窄的疗效与护理配合。方法对我科73例气管支气管狭窄病例,经临床肺功能评价后,在支气管镜下用球囊进行气扩张术。结果本组73例患儿球扩手术经过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患儿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都得到缓解,所有患儿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纤支镜球囊扩张术对患儿气开放,改善肺功能是较好的介入治疗手段。

  • 标签: 儿童 球囊扩张术 气道狭窄 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儿童中心气狭窄性疾病多为疑难及急危重症,其诊疗涉及多个学科,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随着儿童可弯曲支气管镜、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普及和发展及多学科协作救治中心气狭窄性疾病诊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亟须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救治水平,确保患儿的安全,特组织国内儿童气团队的专家撰写此共识。

  • 标签: 儿童 中心气道狭窄 呼吸介入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食管狭窄及上消化异物在儿童消化疾病中并不少见,不同原因引起的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时机各有不同。上消化异物是儿科急症之一,特别是尖锐异物及腐蚀性异物,如不尽快诊断及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根据上消化异物种类及并发症不同,消化异物的取出方式及取出时间亦有不同。

  • 标签: 儿童 内镜 食管狭窄 异物 上消化道
  • 简介: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钉强化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47例,分为A、B两组,A组行责任节段减压,PMMA钉强化,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行双皮质固定,责任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VAS评分,ODI评分,和sF一36评分评估术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内固定松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9.7月(18—30月)。A、B两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固定节段A组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和SF-36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A组中无一例螺钉松动,B组中3例发生螺钉松动,其中2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PMMA钉强化技术安全、可靠,较双皮质固定技术固定节段短,能够很好的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实际操作中,不会明显增加相关并发症。

  • 标签: PMMA 钉道强化 双皮质固定 骨质疏松 腰椎管狭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耳真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外耳真菌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25)接受局部治疗为主,对照组(n=25)接受全身抗真菌药物+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控制率。结果规定疗程之后,两组治愈率均达98.9%以上;半年之内观察组的复发控制率为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5%。结论局部治疗外耳真菌病,可以提高复发控制率,减少抗生素使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外耳真菌病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良性中心气狭窄病因与形态学分类的关系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诊为良性中心气狭窄45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60例,女193例,年龄12~86(44.0±25.5)岁。采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53 例良性中心气狭窄主要病因构成为:医源性狭窄161例(35.5%,气管切开术后狭窄113例,气管插管后狭窄48例),良性肿瘤88例(19.4%),气管、支气管结核77例(17.0%),气管异物71例(15.7%)。病因构成在不同性别、年龄中有差异。狭窄类型主要为结构性狭窄,其中管内生长型241例(53.2%),瘢痕挛缩型183例(40.4%)。狭窄部位与狭窄病因有一定关系。狭窄程度主要在2~4级(76.4%),长度主要在3 cm以内(84.8%)。单因素分析病因及形态分类对预后的影响显示良性肿瘤、气异物、腔内型狭窄狭窄程度3~4级、长度为1~2级的良性中心气狭窄患者预后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源性气狭窄、良性肿瘤、气管支气管结核及气管异物是常见良性中心气狭窄原因。良性中心气狭窄的不同病因及形态学分类经气管镜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有所不同。临床医师应了解良性中心气狭窄病因、形态特点以及危险因素,以期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甚至早预防气狭窄的目的。

  • 标签: 气管狭窄 预后 病因学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患者发生消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CD确诊患者122例,其中消化狭窄组72例,无消化狭窄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病程、病变累及部位(蒙特利尔分型)、疾病活动程度、肠外表现、药物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发生消化狭窄CD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患者发生消化狭窄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消化狭窄组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无消化狭窄组[(37.6±15.1)岁比(30.8±14.7)岁],病程长于无消化狭窄组[72个月(11~492个月)比45个月(3~24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44,Z=-2.770;P=0.018、0.006)。消化狭窄组病变累及回肠患者比例低于无消化狭窄组[69.4%(50/72)比86.0%(43/50)],重度患者比例高于无消化狭窄组[15.3%(11/72)比4.0%(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63、3.942,P=0.035、0.047)。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药物使用情况、肠外表现、药物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是CD患者发生消化狭窄的危险因素(β=0.028,OR=1.028,95%CI 1.000~1.056,P=0.046; β=0.008,OR=1.008,95%CI 1.002~1.015,P=0.013)。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CD患者消化狭窄发生率分别高于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的患者[分别为76.3%(29/38)比51.2%(43/84)、68.4%(39/57)比50.8%(3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3.072,95%CI 1.298~7.272,P=0.009;OR=2.101,95%CI 1.002~4.406,P=0.048)。72例发生消化狭窄的CD患者中,15例(20.8%)予内科药物和营养治疗,均未行内镜下和外科手术治疗。52例(72.2%)行外科手术治疗,6例(11.5%)行2次手术,2次手术中位间隔时间(范围)为46个月(1~204个月),8例(15.4%)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29.2%)患者予内镜下扩张治疗,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期5例(23.8%)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发病年龄>40岁、病程>5年是CD患者发生消化狭窄的危险因素。个体化内科治疗是CD相关消化狭窄治疗的基础,外科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内镜下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一定程度延缓或避免外科手术。

  • 标签: Crohn病 消化道狭窄 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对16例气狭窄患者治疗的护理提高。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气狭窄手术患者16例,对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6例患者共计进行29次治疗,完全有效7例,部分有效7例,轻度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中术后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氩气刀 气道狭窄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