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受检人员 lgA( 0.41±0.03) g/L、 lgG( 8.32±1.32) g/L低于对照组、 lgM( 1.98±0.21) g/L高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受检人员超敏 C反应蛋白相比较,观察组受检人员超敏 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检验价值较高,值得研究。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 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9年 3月~ 2020年 5月在我院收治 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观察组,纳入同期 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 将签署知情同意书 28 例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入院 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落实相关检查,健康人群 28 例为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的空白对照数据, 糖尿病肾病组为研究组,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通过落实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检验价值。 结果 落实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后,相对于健康人员,糖尿病肾病研究组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平均值较高,健康人群的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 0 ,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让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值以及阳性率进行对比,分析得知,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群,根据此研究,可作为患者后续临床诊治过程中一个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共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80例、无斑块组8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斑块组80例中TC、LDL-C、HDL-C、TG、apoA、apoB异常者占65.00%,正常者占35.00%。血脂正常的患者中斑块组LDL-C、apoB含量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TC、HDL-C及T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DL-C、apoB升高,HDL-C、apoA降低为颈动脉CAS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要充分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来诊断和评估亚临床CAS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对血脂正常CAS患者指导调脂治疗用药。

  • 标签: 血脂 脂蛋白 载脂蛋白
  • 简介:摘要将80例肾功能不全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按其饮食习惯分为两组,一组为植物蛋白饮食组,另一组为动物蛋白饮食组,根据开同食谱制定饮食计划,分别在3个月、6个月根据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患者饮食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 标签: 植物蛋白 动物蛋白 慢性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相关炎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10月31日于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临床疑似有感染的住院患者1020例以及111例健康体检患者(正常对照组),对其进行CRP和SAA检测。将住院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分为6组:糖尿病伴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创伤骨折、其他肿瘤和皮肤疾病。分别对每组疾病的SAA、CRP实验数据做ROC曲线面积分析,判断二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试验联合检测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SAA与CRP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患者占44.6%,所占比例较大,尤以SAA增高而CRP正常患者居多。再比较这两种指标在同一种疾病中的升高幅度,前者高于后者。通过对各种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可得联合检测一般具有更多的曲线下面积。结论SAA相比于CRP,在相关炎性疾病监测中可能更有临床价值。临床上在进行炎症监测时,应重视SAA异常升高而CRP正常患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两种指标做联合检测,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炎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手足口病的小儿患儿临床检验当中,对免疫球蛋白与超敏 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 59例正常小儿作为参照组,对两组小儿对象的免疫球蛋白与超敏 C反应蛋白指标进行检验,观察具体指标情况。结果:两组实验对象的相关指标检验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诊治中,对其免疫球蛋白与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验的效果较好,该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小儿 超敏 C反应蛋白 检验
  • 简介:共进行两项试验,第一项按丹宁分析法F-D法(Folin-Dennismethod)的丹宁提取程序提取高粱中的丹宁后又用PEG(聚乙二醇,M=4000)对高粱进行处理,然后测定处理前后高粱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第二项试验分别按含丹宁饲料;大豆粕的不同处理比,用高粱,青杠叶,刺槐叶的浸提液及化学纯丹宁酸溶液处理大豆粕,然后测定豆粕蛋白质的胃蛋白酶消化率,结果表明,未提取丹宁的高粱蛋白质消化率仅为14.19%。提取丹宁后提高到18.24%,而PEG处理后提高了90%,达27.03%。大豆粕蛋白质胃蛋白酶消化率因浸提液处理,消化率由72.68%下降至20.88%,三者中又以刺槐叶浸提液对消化率影响最强,高粱浸提液最弱,而丹宁酸在处理比达6%,大豆蛋白质消化率达60%左右时,再增加丹宁酸处理比,消化率不再继续

  • 标签: 高梁 青杠叶 刺槐叶 丹宁 胃蛋白酶消化率 抗营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疾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人血清中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步测定血脂(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纤维蛋白原、TC、TG、LDL-C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脑梗塞患者中血脂升高者28例,hs-CRP升高者46例,纤维蛋白原39例。结论hs-CRP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可预测脑梗死疾病的发展及判断疾病的预后。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降蛋白综合治疗方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10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且血肌酐<265umol/L患者均分四组每组26例。其中使用氯沙坦治疗设为L组,使用贝那普利+前列地尔设为BQ组,使用肾炎康复片+前列地尔为SQ组,使用雷公藤+肾炎康复片治疗为LS组。分析上述四组治疗前、治疗后30d尿蛋白(AIb)、血清肌酐(Scr)与尿素氮(BUN)水平,炎性指标(IL-6、TNF-α、IL-1β),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AI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水平由低至高依次为LS组、SQ组、BQ组、L组,其中BQ组与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指标下降由多至少依次为LS组、L组、SQ组、BQ组,同种炎性指标各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分别为L组3.85%,BQ组23.08%,SQ组15.38%,LS组3.85%,BQ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L组、L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治疗上,四种治疗方案均取得临床疗效,其中疗效最优为雷公藤+肾炎康复片治疗,但因雷公藤易出现肝功能损害,肝脏功能较差患者可考虑来氯沙坦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因对血管存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极易出现静脉炎,因此贝那普利+前列地尔与肾炎康复片+前列地尔在治疗时,应注意控制滴速。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大量蛋白尿 降蛋白 综合方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80例作为对照组,均收集清晨尿液样本,检测尿蛋白、尿微量蛋白两项指标,并统计两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检验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与心绞痛的临床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心绞痛的78例患者与单纯冠心病不伴心绞痛的7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观察组Fib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LG(a)和Fib可作为心绞痛患者检测的临床指标选择。

  • 标签: 脂蛋白(a)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心绞痛 临床关系
  • 简介: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最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人口老龄化致使 AD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及生活。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 AD的发病机制主要有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β-淀粉样蛋白 (β-amyloid protein, Aβ)异常沉积、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本文对 Aβ及 Tau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对 AD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β-淀粉样蛋白 Tau 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志物
  • 简介:膜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应用于新的药物靶向给药系统,包括将抗肿瘤药物,蛋白和治疗基因定位运输至恶性增殖细胞或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偶联转铁蛋白或其抗体连接到转铁蛋白受体上成为治疗的药物或转运载体。多种药物载体如脂质体,纳米颗粒与DNA复合物用于高效运输治疗物。转铁蛋白复合物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药效,改善了选择性与药物释放性能,降低了毒性,同时也延长药物血浆半衰期,提高药物主动靶性。本篇综述介绍了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药物运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转铁蛋白 转铁蛋白受体 药物运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择,于2018年6月-2020年5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106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06例分为参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两种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做出比较。结果:检验结果统计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参照组相对于低于研究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参照组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研究组{0.0%(0/106)、0.0%(0/106)比60.38%(64/106)、18.87%(20/106)},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病程不同,其尿微量

  • 标签: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超敏 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研究收集于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样本数据为时间段内 32例手足口病患儿以及同期 32例健康体检小儿,前者命名为实验组、后者命名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免疫球蛋白、超敏 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统计两组受检者免疫球蛋白含量、超敏 C反应蛋白水平等指标数值。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呈现为 P<0.05IgA、 IgG:对照组数值在实验组之上。 IgM、超敏 C反应蛋白:实验组数值更高。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与正常体检小儿相比,免疫球蛋白、超敏 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存在差异,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免疫球蛋白 超敏 C反应蛋白 检验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尿脓毒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其病情和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尿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前后的CAR、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比较不同预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分析其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降低(P〈0.05),患者28d病死率为8.75%。与存活患者比较,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CAR和APACHEⅡ评分均升高(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CAR与APACHEⅡ评分和28d病死率均呈正相关(r=0.826、0.85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良好,其中以治疗后的CAR预测其28d病死率的价值最优。结论:尿脓毒症患者CAR较高与其其病情和预后相关,可能作为其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尿脓毒症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病情 短期预后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