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拱高的因素,建立并验证预测拱高公式。方法(1)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8月1日至12月30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83例(83只眼)患者,年龄(27±5)岁。所有患者术前行完整术前检查,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综合验光、眼压、角膜厚度、3种仪器的角膜水平直径、水平和垂直沟到沟直径、晶状体厚度、角膜屈光力及明暗瞳孔直径。通过收集患者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步进法)确定拱高影响因素并建议预测公式。(2)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3月1日至6月1日于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65例(65只眼)患者,年龄(26±5)岁,通过分析患者实际拱高与预测拱高之间的组间相关系数并行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验证拱高预测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1)人工晶状体尺寸对术后1个月拱高影响最大(β=0.942,P<0.001),其次为水平沟到沟直径(β=-0.517,P<0.001)、晶状体厚度(β=-0.376,P<0.001)以及垂直沟到沟直径(β=-0.257,P=0.017)。其余因素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建立回归方程为术后1个月拱高(μm)=-1 369.05+657.12×人工晶状体尺寸-287.41×水平沟到沟直径-432.50×晶状体厚度-137.33×垂直沟到沟直径(拟合度R=0.813,R2=0.660,校正R2=0.643)。(2)预测拱高为(497.31±102.75)μm,实际拱高为(514.62±152.99)μm。96.92%(63/65)的患者处于理想拱高,3.08%(2/65)的患者拱高过高,未出现拱高过低病例。组间相关系数为0.581。Bland-Altman检验显示实际拱高较预测值平均高17.31 μm,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60.28~294.90 μm。结论人工晶状体尺寸、晶状体厚度、水平沟到沟直径与垂直沟到沟直径是影响及预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个月拱高的因素。预测公式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中华眼科杂志,2021,57:519-525)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眼前半段 预测 拱高 晶状体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真实体验,为患者进行早期监督锻炼和行为支持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9—12月在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应激性身体感知;早期功能锻炼的负面信念;早期功能锻炼的结果期望;渴望专业的医疗支持。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恐动症患者存在疲乏感明显、疼痛、恐惧等体验,患者期望早日恢复日常活动,但对功能锻炼的信心不足,渴望得到专业支持,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锻炼的感受和体验,指导患者有效应对运动恐惧。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早期活动 恐动症 质性研究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男性胸部硅胶假体植入术后并发鳞状细胞癌1例。患者男,52岁,19年前因左侧先天性胸大肌缺如行胸部硅胶假体植入术,1年前发现左侧胸壁肿块。CT检查示假体后方可见2个相邻的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渐进性强化,邻近肋骨骨质破坏;假体周围见多发囊性液体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囊内分隔轻度强化。MR检查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稍不均匀强化。最终病理诊断为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 标签: 假体植入 乳腺肿瘤,男性 癌,鳞状细胞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儿童医院接受静脉化疗的13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的资料,化疗前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头臂静脉(BCV)入路技术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导管头端位置由术中DSA透视下确认。13例患儿均采用右侧BCV入路,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2例(92.31%)1次穿刺成功,仅1例需两次穿刺成功。TIVAP留置时间为(678±105)d。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13),仅1例患儿出现导管功能障碍,表现为无法抽回血伴推注困难。所有患儿未发生误穿动脉、血/气胸等即刻/早期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RT)、TIVAP相关感染、导管异位/打折等严重/远期并发症。本研究初步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BCV这一新的入路技术在患儿TIVAP植入中是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头臂静脉 超声引导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增强现实(AR)技术辅助下,在3D打印的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调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8例患儿和2例颈椎正常患儿的颈椎CT资料,根据颈椎CT资料3D打印制备实体颈椎模型。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模拟重建3D模型并设计进针点及针道。AR设备辅助下在10具3D打印颈椎模型双侧C1~C2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术后行CT扫描,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标准评估螺钉植入的准确性(A级和B级为准确植入)。结果共植入40枚椎弓根螺钉,螺钉植入的准确率为100%。螺钉植入后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完全在椎弓内部,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7枚,B级3枚。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均<2.0 mm),其中穿破内侧壁1枚,穿破下内侧壁1枚,穿破下外侧壁1枚。8具有颈椎病变的颈椎模型共植入32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0枚;2具正常颈椎模型共植入8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7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结论AR技术辅助3D打印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和植入准确性均高,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颈椎 儿童 增强现实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增强现实(AR)技术辅助下,在3D打印的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调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因颈椎疾病行手术治疗的8例患儿和2例颈椎正常患儿的颈椎CT资料,根据颈椎CT资料3D打印制备实体颈椎模型。并将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模拟重建3D模型并设计进针点及针道。AR设备辅助下在10具3D打印颈椎模型双侧C1~C2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术后行CT扫描,采用Gertzbein-Robbins分级标准评估螺钉植入的准确性(A级和B级为准确植入)。结果共植入40枚椎弓根螺钉,螺钉植入的准确率为100%。螺钉植入后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完全在椎弓内部,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7枚,B级3枚。3枚螺钉穿破椎弓根(均<2.0 mm),其中穿破内侧壁1枚,穿破下内侧壁1枚,穿破下外侧壁1枚。8具有颈椎病变的颈椎模型共植入32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30枚;2具正常颈椎模型共植入8枚螺钉,其中Gertzbein-Robbins分级A级7枚,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8)。结论AR技术辅助3D打印儿童上颈椎模型椎弓根植入螺钉模拟内固定操作技术的成功率和植入准确性均高,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 标签: 颈椎 儿童 增强现实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心型肺癌合并肺不张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医学原因不可手术的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29例。所有患者先于支气管镜引导直视下行大气管内肿瘤粒子植入,再行CT联合模板引导经皮穿刺肺门部肿瘤粒子植入,后期序贯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4周期。选用125I粒子活度18.5~29.6 MBq,处方剂量120 Gy,术前及术后行治疗计划和质量验证。观察肺不张再通率、剂量验证满意率、气促指数改善情况、生存时间(OS)、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结果29例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及CT引导粒子植入,术后质量验证满意率为93.1%。术后2、6、12、18和24个月肺不张再通率达到93.1%、89.7%、78.6%、76.2%和60%。患者治疗前的气促指数为(2.8±0.8)级,治疗后气促指数为(1.4±0.9)级,治疗后呼吸困难、乏氧症状较前明显缓解,改善持续时间为5~28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中位生存期21个月。与粒子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气胸、咳血、咳嗽、发热及粒子移位,无3级或更高级别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CT联合支气管镜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再通率高,可以迅速改善临床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之一。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镜引导 CT引导 放射性粒子 肺不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全程护理模式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26例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展开研究,即住院号单双数行对比分组,单数为观察组13例展开全程护理模式,双数为对照组13例展开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终止妊娠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优势呈更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 围手术期 全程护理 妊娠结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市余杭第一人民医院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62眼),进行小梁切除术;B组60例(62眼),进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χ2=0.472,P=0.492)。手术后3、6及12个月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手术后6及12个月B组眼压低于A组(t=7.285,5.640;均P<0.001);手术后3、6及12个月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A组(t=5.505,6.049,4.075;均P<0.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χ2=5.447,P=0.020)。结论与小梁切除术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术可有效提高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利于控制眼压,且可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及并发症。

  • 标签: 植入术,引流阀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外伤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ICL植入术的近视者81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将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白到白、沟到沟、人工晶状体直径以及人工晶状体直径与白到白和沟到沟的差值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步进法)。结果ICL植入术后视力(logMAR)为-0.047±0.044,较术前1.531±0.254显著提高(t=55.110,P<0.05)。术后拱高与前房深度、ICL直径、3种方法测量白到白直径、垂直及水平沟到沟直径、ICL直径与白到白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垂直沟到沟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均呈显著相关性(r=0.306、0.533、0.414、0.410、0.418、0.308、0.334、0.262、0.332、0.475,均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术后拱高的因素有前房深度、ICL直径和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Beta=0.203、0.321、0.317,P=0.039、0.002、0.002)。结论有晶状体眼ICL直径、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的差值以及前房深度三者是决定ICL植入术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轴长度,眼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阴道植入轻型钛化聚丙烯网片TiLOOP的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7月,以阴道前壁膨出Ⅲ~Ⅳ度为主的50例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对其实施经阴道植入TiLOOP网片的盆底重建术,其中自行裁剪TiLOOP网片的“协和式”盆底重建术37例、TiLOOP Total 6套盒网片的盆底重建术13例。评价术后各项主观指标[包括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PGI-I)、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与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12)]、客观指标(包括临床疗效评定为“成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POP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手术成功率为90%(45/50),单独阴道前壁、顶端、后壁脱垂的复发率分别为2%(1/50)、2%(1/50)、6%(3/50);无一例行再次手术或子宫托治疗。PGI-I显示,50例患者均主观满意,其中明显改善者46例(92%,46/50)、有改善者4例(8%,4/50);术后3、6、12个月随访,PFDI-20及PFIQ-7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SQ-12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新发性交痛。网片暴露率为12%(6/50),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2/47)。结论经阴道植入TiLOOP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短期疗效较好,但如何减少网片暴露仍需继续探究。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骨盆底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网 聚丙烯类
  • 简介:摘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了解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将人类情感植入到描述的物体里,能使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真正融会贯通的理解。

  • 标签: 惯性 惰性 “反抗”情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否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目前存在争议。本文从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所面临的问题、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关注的细节进行阐述,提出鉴于高度近视眼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复杂、生物测量准确性欠佳、人工晶状体适配性差,术中、术后并发症多发以及屈光矫正术后患者的日益增多,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切勿操之过急。(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8-3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CASI)术后患者锻炼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患者积极参与锻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门诊复诊的165例CAS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锻炼意向量表、锻炼自我效能量表和锻炼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发放问卷165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93.33%。154例CASI术后患者锻炼意向量表得分为(12.46±4.0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近1周中等强度活动量、心功能分级、锻炼自我效能和锻炼社会支持是CASI术后患者锻炼意向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47.6%。结论CASI术后患者的锻炼意向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患者锻炼意向的因素较多。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提供更多的锻炼支持,提高其锻炼自我效能感。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锻炼意向 自我效能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20年1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82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均行剖宫产术。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行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对照组行常规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58.43±61.29)ml、(4.57±1.01)d,少于对照组的(675.24±15.38)ml、(5.38±1.39)d,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切口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分别为0.00%(0/33)、3.03%(1/33)、6.06%(2/33),低于对照组的16.33%(8/49)、18.37%(9/49)、22.45%(11/49),P<0.05。观察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分别为(7.75±0.52)、(9.21±0.65)分,高于对照组的(7.13±0.47)、(8.76±0.58)分(P<0.05)。结论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在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剖宫产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天数,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前置胎盘 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 胎盘植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现报道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房颤冷冻消融术并单腔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采取"鞘中鞘"的方法,将冷冻球囊再次成功进左心房。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再次进行房颤冷冻消融术,术中操作安全、有效。

  • 标签: 心房颤动 冷冻消融 无导线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玻璃体腔植入剂Ozurdex治疗难治性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6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确诊为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并采用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治疗的患者21例21眼,所有患者病程≥3个月,至少经过2次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仍反复发作,视力无明显提高或进一步下降。所有患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均于注射前,注射后1、2、3、6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测量,同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随诊期间,对于黄斑水肿复发或疗效不佳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考虑玻璃体腔再次注射Ozurdex或雷珠单抗治疗,同时观察眼部不良反应及全身并发症情况。结果Ozurdex注射后共随访6个月,注射后1、2、3、6个月平均CRT分别为(295.76±49.19)、(280.33±39.44)、(321.29±73.46)和(300.29±75.10)μm,均明显低于注射前的(458.52±174.6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注射前后各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75,P>0.05)。6个月随访期间共10眼黄斑水肿复发,复发时间为首次注射后2~6个月,平均(4.1±1.5)个月,其中8眼再次注射Ozurdex治疗后末次随访CRT较复发时下降,BCVA较复发时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4,P=0.001;t=4.277,P=0.004)。随访期间眼压升高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Ozurdex注射后2个月患者眼压明显高于注射前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3眼眼压≥25 mmHg,占14.3%,通过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物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严重不良反应或全身并发症。结论对于难治性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单次Ozurdex注射可带来长达4~6个月的显著解剖学改善并维持患者基线视力,对于复发患者,再次注射Ozurdex依然有效,其短期不良反应主要为眼压升高。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植入式输液港和PICC的区别以及护理和发生感染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共计106例,选取时间跨度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将其平均划分为参照组(53例,PICC干预方式)与实验组(53例,植入式输液港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概率1.88%(1/53),相较于参照组13.20%(7/53)明显偏低,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结论:相比于PICC,植入式输液港的优势更加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低,痛苦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植入式输液港 PICC 护理干预 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