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我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70例,运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舒适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运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心脏起搏器作为接触治疗中的重要设备,对于心律不齐这类疾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慢性的心功能传导障碍,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有效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其他安全风险。立足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意在了解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临床效果,并进一步明确手术后应当如何实施患者护理,发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PCPI)后给予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并分析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设定研究展示区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设定分析对象为60例PCPI人员,经随机方式划分为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进而观察各组护理效果。结果:评测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慢性肝衰竭 床边连续血液净化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永久起搏器置入后,对病人进行早期多维度的心脏康复护理。方法 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对80名接受永久起搏器置入手术的病人进行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多维心脏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早期进行多层次的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减轻病人躯体化症状,改善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早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病人(n=4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24人,前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6.24±0.93)d,和对照组数据(7.96±1.04)d相比更短(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4.17%,和对照组数据25.0%相比更低(P<0.05)。结论:老年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用综合护理干预,病人的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起搏融合自身传导(SyncAV)程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的疗效及优势。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续收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心内科植入带有SyncAV功能的CRT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关闭SyncAV功能)和SyncAV组(打开SyncAV功能)。术前评估心功能,行12导联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QRS时限(QR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术后6个月随访再次评估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共入组6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且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对照组33例,SyncAV组32例。对照组中25例患者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后静脉,SyncAV组中26例植入侧后静脉(75.8%对81.3%,P>0.05)。SyncAV组患者起搏QRSd显著短于对照组[(137.3±13.1)ms对(144.8±12.2)ms,P<0.05]。术后6个月随访,SyncAV组患者LVEDD[(61.7±12.3)mm对(67.7±9.9)mm,P<0.05]、LVESD[(49.5±13.0)mm对(56.0±11.1)mm,P<0.05]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而LVEF显著增加(43.8%±9.6%对36.7%±6.2%,P<0.01)。与基线状态比较,SyncAV功能较传统双心室起搏进一步缩短QRSd [(-29.1±12.5)ms对(-20.0±11.9)ms,P<0.01],减小LVEDD[(-8.6±8.7)mm对(-3.6±6.7)mm,P<0.05]和LVESD[(-11.1±10.0)mm对(-5.5±7.3)mm,P<0.05],提高LVEF(15.9%±8.2%对9.0%±3.7%,P<0.01)。结论对伴有LBBB和房室传导正常的患者,SyncAV程序较传统双心室起搏可进一步改善电同步性和心脏功能。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起搏融合自身传导 左束支传导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希浦系统起搏(HPCSP)对心力衰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40例)和HPCSP组(40例)。参考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5.31±5.62)岁,给予双心室起搏;HPCSP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4.78±5.57)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PCSP。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起搏参数(阻抗、阈值、感知),QRS时限,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术后LVEDD[(59.45±6.01)mm、(64.37±6.52)mm]、HR[(75.42±7.61)次/min、(80.64±8.15)次/min]均明显低于术前[(70.23±7.26)mm、(69.58±7.21)mm、(90.45±9.31)次/min、(89.38±9.14)次/min](均P<0.05);HPCSP组术后阻抗[(510.79±51.26)Ω]明显低于术前[(541.37±55.23)Ω](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LVEF、LVESD、DBP、SBP及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升高(均P<0.05);两组手术前后阈值、感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QRS时限明显缩短(均P<0.05),且与参考组比较,HPCSP组明显缩短(P<0.05)。HPCS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明显低于参考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39)。结论HPCSP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保证心室同步收缩,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 标签: 心力衰竭 希浦系统起搏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接受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起到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例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治疗,并观察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0例接受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过护理后,伤口出现红肿的例数为3例(10.00%)、肌肉组织跳动例数为2例(6.67%)、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5/30)。结论对接受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后,能够起到极大的效果,并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并发症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心律失常的护理要点。方法: 2018.01~2020.02期间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 40例,所有患者给予规范及全面护理。结果: 40例患者于植入术中出现各类心律失常共计 11例,通过相应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 。结论:对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而言,采取规范及全面护理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及时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手术并发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进行心律失常的防治,亦对手术效果有进一步的保障。

  • 标签: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律失常 护理要点 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措施与并发症的观察,证明术后精心的、恰当的护理,正确处理相关并发症,可提高心脏起搏器的置入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探讨分析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在对进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文旨在探讨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与健康指导,进一步加强对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在临床中能加强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永久性 起搏器 植入术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并观察帕罗西汀治疗患者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情况。观察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1个月经SDS、HAMD-24共同评定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帕罗西汀治疗组与谷维素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合并抑郁障碍的比例达20.1%,术后1个月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1.9%;术前、术后1个月SDS、HAMD-24抑郁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使用帕罗西汀治疗3个月后SDS、HAMD-24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术后发生抑郁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盐酸帕罗西汀能有效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程度。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 抑郁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8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健康指导、随访等,为起搏器植入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植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的38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参与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按照心内科护理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除心内科常规护理外予改善睡眠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术后3天和1周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术后1周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24h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术后3天和术后1周的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和住院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近年在我院行心脏起搏器置入术的100例患者随机纳入两组,A组(n=50)予以常规护理,B组(n=50)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服务成效。结果B组护理后发生腰酸背痛、睡眠障碍等并发症的概率较A组降低均更显著,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患者的护理,能够显著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得到提升,值得推荐。

  • 标签: 舒适护理服务 心脏起搏器置入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高龄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的护理价值。 方法: 遴选时间节点为 2016 年 05 月 --2019 年 08 月 ,将在我院实施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 98 例患者为对象,根据 1:1 的分组方式分成两组,每一组中均有 49 例患者,实验组展开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组展开常规护理干预,收集两组数据并展开对比。 结果: 实验组 中满意度百分比为 93.87 % ; 比较 组 中满意度百分比为 79.59 % 。前者满意度占比高于后者,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即 P < 0.05 。 同时 实验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为 4.08% ,住院时间为( 6.55 ± 1.25 )天;比较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 5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占比为 10.20% ,住院时间为( 10.65 ± 2.35 )天。实验组数据优于比较组数据, P < 0.05 。 结论: 当实施围手术其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超高龄 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常规起搏器升级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CRT升级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8年5月至2020年2月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PICM)组和非PICM组,CRT升级术后进行随访,分析CRT升级的临床疗效及其预测因素。结果研究纳入56例CRT升级患者,年龄为(58.8±11.6)岁,男42例(75.0%,42/56)。CRT升级前34例(60.7%,34/56)患者为PICM,22例(39.3%,22/56)患者为非PICM。非PICM患者较PICM患者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减低(12.0%±9.3%对5.4%±9.6%,P=0.012),合并肺动脉高压及肾功能不全比例更高。随访6个月,共有40例(71.4%,40/56)患者为CRT有反应。PICM组患者CRT有反应率明显高于非PICM组[85.3%(29/34)对50.0%(11/22),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CM是CRT升级有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常规起搏器升级为CRT后疗效总体较好,PICM患者CRT有反应率更高,CRT升级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对于诊断明确的PICM患者建议尽早升级CRT。

  • 标签: 心脏起搏器,人工 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 起搏器升级 心脏再同步治疗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