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12月14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人的发展研究会、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化文化研究中心、政法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红旗文稿》和“人民网”等媒体记者5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 标签: 当代中国 学术论坛 全球化 文化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简介: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巴黎外方传教会大规模进入广西,天主教各教会在广西境内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传教活动,慈善救助和赈济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广西地处西南边陲,地瘠民贫,历来被人视为穷山恶水之地,蛮烟瘴疬之乡。近代以降广西更是灾害频发,战争连绵,民众深受其害。每逢重大灾害,在桂天主教徒都会本着博爱之心竭尽所能地对灾民、难民予以救助和赈济,尤以对兵灾、蝗灾、饥荒及水旱各灾的救济为主。本文从整理档案、地方志、文史资料、回忆录等相关资料入手,以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教活动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和分析其在近代广西灾荒中的赈济救助行为及其原因,并评价其成效,借以为当今民族地区宗教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天主教 近代广西 灾荒 赈济
  • 简介: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西北各省、自治区共有回族人口5388490人,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3342787A,占西北回族总人口的62.04%。宁夏回族自治区共有回族2173820入,其中农村回族人口为1486709人:甘肃省共有回族人口1258641人,

  • 标签: 回族社区 西北农村 实证调查 伊斯兰教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人口普查
  • 简介:本文试图探索如何将女性主义的哲学概念“关怀伦理”(theethicsofcare)福柯的概念“自我关怀”(eare—for—the—self)综合在一起,为“承认”的伦理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期望借此来减弱激进的平等主义或者市场化的自由主义带来的社会破坏和道德危害倾向,从而在市场化背景下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马克思曾提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如何推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协同发展,仍旧是我们今天最为关心的问题。在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思考途径出发,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艰难的辩证关系,寻求双方各自积极的一面,最终推动社会主义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承认 关怀 辩证法 和谐辨证法
  • 简介:以毕生发展为研究视角,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群体被试,探讨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各变量都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在不同年龄群体里,神经质和开放性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且预测值随着年龄而增大,而外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存在年龄差异;(3)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60岁之后其解释率上升;(4)年龄在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大五人格 主观幸福感 年龄 毕生发展
  • 简介:为了解中小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状况,课题组用中小学生的愉快心境来定义生活满意度,对我国1024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85%的中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72.3%的中小学生有烦恼,经检验存在明显的年级、性别及城乡差异;中小学生最烦恼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紧张、父母期望值高、同学中没友谊;中小学生最烦恼问题愉快心境相关的排序依次是:父母期望值高、学习紧张、家庭气氛紧张和同学中没友谊。

  • 标签: 中小学生 生活满意度 愉快心境 最烦恼问题
  • 简介:近年来的美学研究,时有新的学派思潮出现,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的探讨,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导向等。然而,纵观2013年的美学研究,似乎少了一些思潮迭起的喧嚣,多了一些对问题的冷静探索思考。这不仅体现在学者们对新的思潮学派的反思中,也体现在对传统思想的重思重构中。

  • 标签: 美学研究 国内 日常生活化 环境美学 身体美学 传统思想
  • 简介:人们通常以为,历史唯物主义正义是互为他者乃至是相互对立的,这是一种误解。真实的情况是,非实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并不隔阂,历史必然性告诫也并未消解正义,而正义研究最终只能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两者之间相激互融、彼此依托的内在兼容性关系,决定了我们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发掘开显需要在重新解读和梳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路径上推进。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此路径切近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思想逻辑,同时也由于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生的基本要求。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正义思想 兼容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哲学 辩护
  • 简介:2015年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奠基人冯契先生诞生100周年,逝世20周年。2014年5月14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方克立教授到上海做了《冯契研究冯契学派———兼论当代中国的学术学派》的讲座,作为明年冯契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活动准备工作的一项内容。方教授对冯契哲学的同情了解和高度评价,以及他对冯契学派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他的讲座发言刊载于此,以飨读者。

  • 标签: 当代中国 冯契 学派 学术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个人自主是一个充满歧义的概念。程序性自主观反对为自主个人的行动或愿望施加任何内容方面的限定,而实质性自主观则主张施加这类限制。在揭示实质观困难和回应实质观质疑的基础上,一种德沃金自主理论框架下的程序观辩护尝试对个人自主的外部影响机制做出说明,使其与人们的道德直觉相容,同时补充完善德沃金自主理论。

  • 标签: 个人自主 实质性 程序性
  • 简介:从考察文本认知之间的基本关系着手,首先分析了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的经典文本的基本特征,即内容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经验性,结构呈现出离散性、模块性和动态性,以及功能表现为实用性。接着,深入地探究了形成这些特征的认知基础,认为经典文本是自然认知的产物,而自然认知中汉语表征的特殊性和基于经验实用的认知推理偏向,能够合理地阐释经典文本的这些特征。基于对文本特征的认知阐释,并以古希腊文化作为参照,得出: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家中,那种超验的纯思能力并未获得培养和发展;而这对于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中国经典文本的传承机制和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下学习传统文化的启示。

  • 标签: 文本 认知 文化 诠释 传承
  • 简介:中国文化以伦理为本位特色,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德是较之仁要出现更早、更为重要的观念实践。礼,三代甚至更早既已产生,到了周代形成了礼乐文明制度,德观念的出现,体现了周代人文意识的觉醒。要研究清楚中国道德文明的渊源、本质、特色规律,就不能不对上古社会的礼德或者宗教伦理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注重礼仪,礼仪文化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因此中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 标签: 伦理思想史 中国传统伦理 中华民族 礼仪文化 核心观念 信仰
  • 简介:3月18日在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总部举行签字揭牌仪式。埃尔兰根一纽伦堡大学校长格吕斯克(Karl-DieterGrtiske)教授、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国际人文研究中心暨汉学系主任朗宓榭(MichaelLackner)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教授等代表各自学校,签署了双方互设分支机构协议书,并互换了学术分部标牌。

  • 标签: 山东大学 分支机构 人文研究 哲学研究 纽伦堡 汉学
  • 简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指导下确立的,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治国理政的思路,是邓小平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思想遗产。邓小平对党在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他不仅是基本路线的主要提出者,也是基本路线的权威阐释者,还是基本路线的坚定捍卫者。

  • 标签: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路线
  • 简介:"中国梦"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深刻体现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变:在话语立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别强调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否定性和排斥性,中国梦适应全球化时代各国意识形态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趋势,显示出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在话语内容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强调普遍性和一般性,中国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中国化,突出了意识形态的民族性。在话语重点上,中国梦适应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身份转换,将强调阶级斗争的"革命"话语转变为强调实现梦想的"建设"话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上的时代化。

  • 标签: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 转变
  • 简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坚韧性人格量表、心理痛楚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广东、河南、天津、北京等地的1092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模型.考察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痛楚在该调节模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累积情境风险可正向预测职业女性的自杀意念;(2)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该调节效应以心理痛楚为完全中介,即,心理痛楚是坚韧性人格调节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的中介变量.

  • 标签: 累积情境风险 坚韧性人格 心理痛楚 自杀意念 职业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侵犯性、同伴关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湖南省的165名幼儿(非留守幼儿64名、留守幼儿101名)的情绪理解能力及侵犯性、同伴关系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三者间的关系。结果:留守幼儿非留守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和侵犯性、同伴关系有显著差异(p〈0.01);情绪理解能力、侵犯性、同伴关系三者间两两相关显著(p〈0.05);生气和伤心情绪的理解能力对同伴关系有显著预测力(β≥0.20),生气情绪的理解能力对侵犯性有显著预测力(β=0.33);侵犯性在对生气的理解能力和同伴关系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比值为26.13%。结论留守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同伴关系低于非留守幼儿、侵犯性高于非留守幼儿;留守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侵犯性、同伴关系间关系密切;生气和伤心的理解能力对同伴关系有正向预测作用,生气的理解能力对侵犯性有负向预测作用;侵犯性在对生气的理解能力和同伴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农村留守幼儿 情绪理解能力 侵犯性 同伴关系
  • 简介:12月18-1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美国价值哲学研究理事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课题组、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现代天主教神哲思想研究”课题组联合主办。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及中国国内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以“中国视角的道德责任”、“西方视角的道德责任”、“道德、责任及全球化”、“道德责任”为主要议题,就当前世界面临的种种价值问题、当代伦理道德面临的现代性危机以及如何进行当代视域下的价值重建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现代性危机 道德危机 价值重建 国际学术研讨会 “985工程” 西方道德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