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实验室观察和问卷法考察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3~5岁儿童气质活动性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不同活动性儿童的父母在溺爱性和放任性上有显著差异。(2)父母对3.5岁不同活动性儿童的教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3-5岁不同活动性的男孩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没有差异。而3.5岁不同活动性女孩其父母教养方式在溺爱性和放任性上差异显著。

  • 标签: 活动性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气质
  • 简介:儿童对加法和减法逆反关系的理解在加法概念和减法概念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代数推理任务、给数取物任务、数量比较任务和记忆刷新任务,对83名4到6岁幼儿进行施测,考察4到6岁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特点,探讨儿童的基数概念、数量比较、记忆刷新能力在反演律概念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5岁到6岁是儿童掌握和运用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快速发展时期。幼儿的加减法反演律概念表现出数量大小效应以及问题情境效应,小数反演问题的成绩优于大数反演问题的成绩,符号化数量反演的成绩优于集合数量反演的成绩。(2)基数概念掌握组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显著优于未掌握组;但儿童基数概念的掌握情况并不显著预测儿童反演律概念的发展。(3)数量比较、记忆刷新对儿童加减法反演律概念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反演律 加减法 基数概念 数量比较 记忆刷新
  • 简介:本实验以吉林市一所小学1~5年级的251名儿童为被试,通过自行编制的投射测验和个别随访等多种方法探索了小学同性别儿童间互助动机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①与非互助动机相比,互助动机占有绝对优势;②在每一年级的各种互助动机中,均有一种动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③随着年级的增高,互惠性动机逐渐降低而互助利他动机逐渐提高;④男女儿童在各种动机的发展中差异不显著。

  • 标签: 互助动机 主导地位 发展
  • 简介:指类句是传递自然界与社会知识的普遍且强有力的手段(Cimpian,2010),在儿童的概念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Cimpian&Markman,2009;Gelman,2009),并且在形成刻板印象和行为动机等其他社会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语法,概念和因果关系归因上探讨了指类句的研究进展,梳理了指类型语言的来源,以及它在儿童归纳推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强有力作用,并且也试图探索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中文的指类型语言研究的困难。

  • 标签: 指类句 语言 概念 因果归因 动机
  • 简介:该研究以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的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的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的学生在两种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控制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 简介:本文对近十年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及干预的文章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发现国内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主题:一是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及状态的调查分析;二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的研究.文章并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缺乏前瞻性且视野不宽;信度和效度有待提高;不够系统.

  • 标签: 流动儿童 研究现状 研究展望
  • 简介:本研究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对某普通小学的123名2~4年级学生进行了数学应用题测验,以考察数学学优生和学差生在解决比较应用题时表征策略的差异.结果表明:(1)从2~4年级儿童解答一致和不一致应用题上看,学优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学差生较多地使用直接转换策略对问题进行表征;(2)除学差女生的解题正确率低于学差男生的正确率,学差女生自我报告中直接转换策略的使用多于学差男生外,在其它方面,性别差异并不显著;(3)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优生在使用问题模型策略上越来越成熟,学差生并没有学会使用更加有效的问题模型表征策略,仍然停留在直接转换策略上,但他们在关于策略使用的认识上有所提高.

  • 标签: 学优生 差生 策略 数学应用题 年级 女生
  • 简介:选取3~5年级学生163人,采用实验法探究材料类型、相关性对儿童学习判断及重学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1)从三年级开始,儿童就能够监测到自己对于图片的记忆好于词对,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监测能力。儿童对于意义材料的学习判断准确性更高,并且对于同义材料的监测优于反义材料。(2)儿童对于答错项目分配的重学时间显著高于答对项目,证实了监测—控制模型(MC模型),元认知监测对于元认知控制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材料类型 相关性 学习判断 时间分配
  • 简介:在分析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意义.基于心理弹性理论逻辑,可以从探索保护性因素、减少危害性因素、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不断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 标签: 心理弹性 留守儿童 社会适应 启示
  • 简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验验证短时距守恒性的存在,并考察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短时距守恒性判断上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本研究提出了衡量儿童短时距守恒性判断发展水平的参照指示。结果显示:(1)儿童在短时距时间守恒性判断上有年龄特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连续发展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儿童短时距守恒有三个发展水平,5-8岁为第一水平,9-10岁为第二水平,11-12岁为第三水平,各水平儿童使用的策略不同。(2)各组儿童所采用的认知策略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不断进步,在时距守恒中各认知策略出现的顺序为:恒等性———同时性———互补性———逻辑性。(3)儿童时间守恒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要迟于、难于空间守恒能力。

  • 标签: 儿童 短时距守恒 年龄特征 认知策略
  • 简介:以4-8岁儿童和大学生为被试,用虚拟生物图片为材料,采用2(不提供背景知识和提供背景知识)×6(年龄)的实验设计,考察背景知识对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提供背景知识与否对不同年龄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对4-5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对6-8岁儿童及大学生分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 标签: 4~8岁儿童 大学生 背景知识 分类
  • 简介:儿童早期是母亲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易感,母亲抑郁和消极的教养行为可能导致儿童早期多方面的发展问题,而父亲的积极教养则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起到保护作用。本研究以184名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考察母亲抑郁情绪和惩罚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及父亲积极鼓励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母亲抑郁显著预测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母亲惩罚显著预测内向和外向问题行为;(2)母亲抑郁完全通过其惩罚行为影响儿童的外向问题行为,部分通过惩罚影响儿童的内向问题行为;(3)父亲积极鼓励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外向问题行为的影响,边缘显著调节母亲抑郁对内向问题行为的影响;父亲积极鼓励对母亲惩罚与内、外向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表明积极的父亲鼓励可以缓冲母亲抑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 标签: 母亲抑郁 母亲惩罚 父亲积极鼓励 学前儿童 问题行为
  • 简介:通过对64名7岁北京市儿童的实验室观察来了解他们气质特点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对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方式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父亲的严格教养方式,与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儿童的气质与其语言表达水平的相关在个别维度上显著;儿童的气质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

  • 标签: 儿童家长 父母教养方式 实验室观察 儿童气质 水平 气质特点
  • 简介:面孔二态性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第二性征的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面孔上的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一维度的两个水平。本研究探索面孔二态性是否会对学龄前儿童信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从幼儿对二态性面孔的人格标签角度来解释。实验1修订信任博弈任务(Trustgame),考察学前儿童信任行为是否会因搭档面孔的二态性(男性化和女性化)而不同,经历负性反馈后被试在下轮游戏中信任选择率是否会下降;实验2让学前儿童选择人格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性别化的面孔,探讨幼儿对不同二态性面孔是否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对女性化面孔信任选择率最高;在遭遇负性反馈后的下一轮游戏中,幼儿对他人的信任率显著下降;学前儿童认为女性化面孔更具有积极人格,而更多将男性化面孔与消极人格词汇匹配。由此,二态性面孔影响学前儿童的信任行为,在于他们对二态性面孔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

  • 标签: 面孔二态性 人格标签 学前儿童 信任博弈
  • 简介:为探讨词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形旁意识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5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语素意识和言语技能随时间均有显著增长。(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后,同形语素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词素意识能显著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词素意识和形旁意识是儿童一年半后阅读理解成绩变异的重要解释变量。这表明语素意识对于学前儿童语言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 标签: 语素意识 言语技能发展 学前儿童 追踪研究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儿童对人类的心理与对超自然实体的心理的理解之间的联系,探讨儿童究竞是如何理解各种超自然实体的心理属性的,以及儿童对超自然实体心理的理解是什么时候发展的。本研究采用两个经过改进的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实验一是对观点采择任务和表面一真实任务的改进,称为“暗盒子任务”。实验二为“密封盒子”任务。首先对儿童进行语言测试和真主认识测试,通过测验的儿童进行正式实验。两个实验任务中都要求儿童对三类代表(女孩、超人、真主)能否正确完成实验任务进行判断,并且要求儿童解释为什么代表能或不能正确回答的原因。结果显示,儿童对人类心理理解的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地提高,4岁是儿童理解人类感知觉局限的转折点;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能看见暗盒子和密封盒子里的东西,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看不见;儿童区别人类和超自然者的关键年龄是4岁。3岁的儿童认为人类、神、超人都能正确回答,不会犯错。4—5岁的儿童认为人类更有可能犯错,而仍然认为超人和真主具有正确的信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将超凡能力归于超自然者的能力在不断增强。4岁以前,大部分儿童对超自然者能正确回答的归因主要是基于事实或无法提供理由的。4—5岁的大部分儿童能够将超自然者的正确回答归因于他们的超凡心理特性;5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正确归因,认为超人是因为拥有超常视觉而能正确回答;神具有超常的心理能力因而能正确回答。

  • 标签: 穆斯林 儿童 真主认知 心理理论 宗教认知发展 宗教认知科学
  • 简介:以1008名初中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压力背景下探讨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不同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行为适应结果(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二者保护作用的适用领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显著预测行为适应,朋友支持显著预测情绪适应和亲社会行为。(2)亲子关系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3)朋友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作用。(4)尽管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都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但压力事件较少时二者的保护效应更强。这提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和朋友的紧密情感联结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消极作用:父母是缓解行为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朋友是缓解情绪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积极行为适应能够同时获益于父母和朋友支持。

  • 标签: 流动儿童 压力事件 亲子关系 朋友支持 情绪行为适应
  • 简介: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与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本文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参照段成荣和杨舸(2008)的方法)。留守儿童最核心的问题并不是家庭的贫困,而是心理上的问题。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的缺失以及家庭教育的缺乏等。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沟通的极度缺乏。

  • 标签: “留守儿童” 社交焦虑障碍 元认知 干预 大学 农村生活
  • 简介:为了考察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觉察和加工情况,设计两个眼动实验任务,要求14名7—10岁ASD儿童和20名同年龄正常儿童观看图片。实验一采用将情绪面孔嵌入风景图片中引起语义不一致的刺激;实验二采用含有情绪面孔的无意义背景乱序图片刺激。结果发现:(1)ASD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觉察时间都显著长于正常儿童;(2)与正常儿童一样,ASD儿童表现出对恐惧面孔的注意偏向;(3)实验二中,ASD儿童对不同情绪面孔内部特征区的注意分配与正常儿童不同;正常儿童能注意最能展示该类情绪特征信息的区域,如恐惧的眼睛、愉快的嘴巴,而ASD儿童时三类情绪面孔特征区的注意分配方式相似;(4)两个实验条件下,ASD者对不同情绪面孔的觉察、加工模式与正常儿童相似。

  • 标签: 自闭症谱系障碍 情绪面孔 面孔觉察 面孔加工 眼动
  • 简介:选取1164名流动儿童、525名北京儿童和56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考察流动儿童的流动性、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城市流动性和住房流动性偏高,而学校流动性相对偏低;(2)在社交焦虑和孤独感方面,流动儿童显著高于北京儿童和农村儿童;住房和学校流动性高的儿童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儿童;(3)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对其孤独感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预测系数为30.2%。流动儿童存在较高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孤独感。

  • 标签: 流动儿童 流动性 社交焦虑 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