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健康青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分析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农村地区的生活方式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间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20-35周岁健康农村居民共1875例进行血清尿酸检测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743例、女性1132例。结果:男性青年血清尿酸均值为427.7±80.5μmol/L,女性青年为311.3±66.3μmol/L;男性高尿酸血症占58.4%,女性高尿酸血症占23.8%,男女之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农村地区青年人群的高尿酸血症比率非常高,应及早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以达到防控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生活方式疾病的目的。

  • 标签: 农村社区 青年人群 血清尿酸 高尿酸血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科收拾的126例青年肺结核的患者,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有效地心理护理及相关疾病的护理措施。结果126例青年肺结核的患者经过特殊的护理对策,所有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解除,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直至出院后能够正确及时的按医嘱服药。结论对于青年肺结核的病人,护士要善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心理及变化,采取有效地护理对策,有助于患者正确的面对疾病,全身心的投入治疗当中,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青年 肺结核 护理对策
  • 简介:本文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措施:把好岗前培训第一关,通过青年教师再培训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 标签: 青年教师 培养 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各教学医院重症医学科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多,广大青年医师已逐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青年重症医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重症医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促进重症医学学科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青年重症医学教师,是重症医学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青年重症医学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本文从教学设计、提高课堂亲和力以及重症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论述了青年重症医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与体会,以期提高青年重症医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 标签: 重症医学 青年医师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 简介:2010年5月28—30日,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承办的“卓越消化外科中青年专家论坛”在桂林成功召开。黄志强院士,董家鸿、梁力建等国内肝胆外科学界的著名专家应邀出席本次论坛。会议开幕式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陈敏教授主持。本刊总编辑董家鸿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为当今医学界涌现的出类拔萃的中青年新锐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探讨,展示自己的学识和追求,

  • 标签: 中青年专家 消化外科 论坛 雅培制药有限公司 肝胆外科学 学术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近一年内进行治疗的72例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他们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并进行系统化的分析。结果72例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中包含33例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39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包括脑血栓的形成(24.3%)、蛛网膜下腔的出血(20.4%)、基底节区的出血(17.9%)、脑栓塞(14.3%)。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发病原因包括高血压(41.5%)、动脉的粥样硬化(18.7%)、脑动脉瘤(8.7%)。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上以蛛网膜下腔的出血、基底节区的出血、脑血栓的形成、脑栓塞发病率最高。青年脑卒中的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脑动脉瘤。

  • 标签: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近年来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加,青年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年卒中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而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的病因与老年人相比更加复杂。对于青年卒中,虽然有些病因及危险因素是先天性的,是不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但是多数病因及危险因素还是可预防和控制的,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病因及危险因素在发病前大多不被人知晓或重视,以至最终造成脑血管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探讨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及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年 脑卒中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年肺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点以及误诊原因,探讨诊断问题,提高人们对肺癌发病及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1年6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的40岁以下肺癌患者235例,男性135例,女性100例,男女之比为1.351.平均年龄(35.46±4,72)岁.235例患者中有吸烟史110例,均为男性,将有关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青年人肺癌男女比例为1.351腺癌比例最高,占54.1%TNM分期以Ⅲb、Ⅳ期居多男、女患者比较,除吸烟者均为男性外,其他临床和病理学类型均无差异。结论肺癌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肺癌以腺癌为主,误诊率高;重视青年患者的肺部表现,及时施行必要的检查.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肺癌 临床病理分析 病理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及周边地区健康中青年男性骨密度现状。方法2007年4月至8月对上海及周边地区来我院健康体检的304名中青年男性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对其结果尤其是中青年的骨密度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体检健康男性腰椎骨密度峰值出现在60~69岁(0.992±0.121g/cm^2),其余各部分骨密度峰值均出现在20~29岁[总髋骨(0.979±0.149)g/cm^2、股骨颈(0.890±0.172)g/cm^2、大转子(0.712±0.123)g/cm^2、Ward氏区(0.742±0.159)g/cm^2];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该研究发现30~39岁骨质疏松患病率为11.27%,40~49岁为7.34%,50~59岁为17.65%。参照最新文献报道的三组(上海、长沙、香港)国内男性骨密度峰值分别得出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比例仍然较高,即使在骨量减少最少的一组数据(上海)中,其所占比例也分别高达26.67%(20~29岁),21.13%(30~39岁),22.02%(40~49岁)和25.88%(50~59岁)。结论本研究对象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男性公司职员或私营企业主,其各年龄段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高于国内其他各地的报道,而且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都有半数骨密度不正常。吸烟、饮酒、疲劳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对现代中青年人骨密度的严重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骨密度 中青年男性 骨质疏松
  • 简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下,不论病因如何而发生的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raction,AMI)。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与老年AMI相比,青年AMI发病急、凶险率高;但单支病变较多,及时就诊预后良好,死亡率低。故掌握青年AbiI的发病特点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和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对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复发率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健康教育计划 护理 单支病变 发病特点 发病率
  • 简介:《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于2007年12月22—2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2007-中国儿科中青年学者论坛”,我国儿科中青年专家70余人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的主题是:交流、合作、行动。在多中心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版块中,桂永浩教授做了“临床科学研究的挑战和思考”的主旨报告,万朝敏教授做了“儿科临床研究中的质量控制”,孙波教授做了“小儿呼吸危重病多中心临床研究5年经验与思考”,王雪峰教授做了“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体会”,米洁教授做了“评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的体会”,丁洁教授做了“学术诚信问题的探讨”,

  • 标签: 论坛纪要 儿科 中国 多中心临床研究 多中心研究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方法以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中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中青年组,以同期收治的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心肌梗死患者为非青年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病史、诱发因素、促发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中青年女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结果中青年组患者家族史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青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百分比显著低于非中青年组,较C反应蛋白异常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非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异常患者百分比显著低于非中青年组,中青年组患者多存在过度劳累、过量饮酒、情绪异常、近期感染等促发因素。结论中青年女性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的诱发因素与家庭史,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等诱发因素有关,也与过度劳累、过量饮酒、情绪异常、近期感染等促发因素有关。

  • 标签: 中期年女性 心肌梗死 诱发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和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6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特点、斑块分布等改变。结果青年脑梗死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56.8%,以软斑块为主。结论颈动脉斑块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脑梗死发病风险,指导治疗时机和方法选择。

  • 标签: 青年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目的分析青年人(〈45岁)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发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青年AMI患者和同期40例中老年(≥45岁)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危险因素、诱因、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以男性为主,且男性所占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5.3%(29/34)vs.60.0%(24/40),P〈0.05],大量吸烟史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2.3%(28/34)执45.0%(18/40),P〈0.05],起病时呈典型胸痛症状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vs.50.0%(20/40),P〈0.05];青年组AMI后心脏超声下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百分数明显低于老年组[70.6%(24/34)vs.35.0%(14/40),P〈0.05;64.7%(22/34)vs.35.0%(14/40),P〈0.05],左心室短轴切面室壁节段性变薄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52.9%(18/34)vs.15.0%(6/40),P〈0.05];青年组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百分数高于老年组[76.5%(26/34)vs.40.0%(16/40),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患者百分数明显高于老年组[88.2%(30/34)m25.0%(10/40),P〈0.05]。结论青年AMI患者以男性为主,吸烟为其主要危险因素,症状典型,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心肌受损程度较小,预后较好。

  • 标签: 心肌梗死 超声检查 青年 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