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中医经方治疗抑郁症用药规律。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0例抑郁症患者中医经方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所选患者中医经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中医经方的用药规律,以期能够为改进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帮助。结果:在所选200例抑郁症患者中共计涉及到105首方剂;在所选105首方剂中白芍、半夏、柴胡、大枣、炙甘草等药材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出现频次较高;以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算法为依据,共计3个新方及22个核心组合。结论:辛甘温类中药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入心经的中药占比较高,在行气解郁、宁心安神、益气健脾方面效果显著,能够起到健脾气、疏肝气、养心气、通阳气的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中医经方 关联规则 熵聚类算法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是常见认知障碍类型,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尤其进展至中重度痴呆期。本文围绕着早期功能评估及康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求更佳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神经心理学测定有助于早期筛查,再结合神经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客观依据,能进一步对疾病进展进行预测,同时可作为康复治疗指导及疗效评价。认知训练、运动训练、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针灸等是目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运用多种方式的联合治疗有更佳的改善作用。其中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显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

  • 标签: 痴呆,血管性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 生活质量 神经心理学 神经电生理监测 灸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欲素-A(OA)对高氧所致幼鼠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Sprague-Dawley幼鼠63只,体重40~50 g,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氧组(HO组,n=21),连续7 d吸入高浓度氧(>80%)并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 0.5 ml;高氧并腹腔注射食欲素A组(OA组,n=21),连续7 d吸入高浓度氧(>80%)并腹腔注射OA 30 μg/kg[以PBS稀释成0.5 ml];对照组(C组,n=21),连续7 d吸入空气并腹腔注射PBS 0.5 ml。模型建立成功后第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连续6 d后测定海马组织湿/干重(W/D)比值,Real-time PCR法测定海马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IRP) mRNA表达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L-1β、TNF-α和CIRP的蛋白含量。行为学表现指标组间比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其他指标组间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O组和OA组幼鼠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17.2±4.4)、(25.9±3.6) s]、平均游泳速度[(11.69±0.83)、(13.92±0.98) cm/s]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600、283.000,P<0.05),逃逸潜伏期[(48.4±8.6)、(38.6±8.1)、(33.9±7.4)、(19.6±5.7)、(22.9±5.5),(41.3±6.4)、(33.4±5.5)、(27.5±4.7)、(15.5±4.5)、(16.4±4.3) s]、海马W/D(5.94±0.36、5.27±0.33)、海马CIRP(3.35±0.63、1.96±0.30)、TNF-α(2.89±0.45、1.34±0.37)和IL-1β(2.66±0.53、1.73±0.45)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0.86±0.23)、(0.61±0.19),(0.82±0.26)、(0.57±0.22),(0.78±0.18)、(0.52±0.15) pg/ml]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00、15.620、14.480、5.273、30.280、57.840、72.590、66.660、32.210、32.710、23.520、47.010,P<0.05);OA组幼鼠平台所在象限滞留时间、平均游泳速度均高于HO组(F=74.600、283.000,P<0.05),逃逸潜伏期、海马W/D比值、海马IL-1β、TNF-α和CIRP mRNA表达及其蛋白含量均低于HO组(F=14.200、15.620、14.480、5.273、30.280、57.840、72.590、66.660、32.210、32.710、23.520、47.010,P<0.05)。结论OA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组织中CIRP、TNF-α和IL-1β的表达水平而减轻幼鼠高氧所致的脑损伤。

  • 标签: 食欲素-A 炎症 凋亡 脑损伤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疼痛感觉、情绪及认知3个维度的关系。方法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肿瘤科收治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痛调查表、SCL-90量表和PBPI量表调查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与认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调查发现,患者在确诊后初次疼痛最严重,使用镇痛药物后有明显缓解,目前疼痛评分平均为(2.87±0.71)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及总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疼痛信念最强的为"感到疼痛很神秘";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这4个因子相关性显著(P<0.05),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癌症患者的疼痛感觉与焦虑、抑郁、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密切相关,且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种疼痛信念呈明显的正相关。

  • 标签: 癌症 疼痛感觉 情绪 认知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目前仍是大多数头颈部癌症治疗方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方法在提高头颈部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同时,亦可引起机体学习、记忆、定向等功能的下降,严重者可进展为痴呆,即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RICD),成为目前影响头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RIC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防治措施匮乏。文中主要就有关RICD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认知障碍 放射疗法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口腔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管理认知的现状,为进一步构建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急危重症风险预警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0年1—8月选取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西省多家口腔专科医院的1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归纳总结。结果归纳出4个主题:医护人员掌握住院患者急危重症风险预警的管理能力不足,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急危重症风险预警的实施困难,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急危重症风险预警管理的需求现状,医护人员完善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管理的专科指标。结论口腔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风险预警管理认识存在欠缺,迫切需要提高风险认识和急救能力,以期建立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急危重症风险预警管理体系。

  • 标签: 口腔 专科医院 医护人员 风险预警 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目前仍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各种严重程度的COPD可以有多种合并症,轻度认知障碍(MCI)是其中的一种。目前认为,吸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障碍等可能是引起MCI的机制。此外,受损的认知功能可能通过影响COPD患者依从性,包括自我管理及药物依从性,影响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COPD导致MCI的可能机制、MCI对COPD患者的依从性影响、MCI的评估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便对COPD患者进行更好的综合性管理,提高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轻度认知障碍 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存在团体干预,收集两组患者健康行为、治疗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团体干预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干预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肺癌相关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干预结束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瘤体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促使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其生存质量,提升临床有效率,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认知-存在团体干预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作者: 李运 王海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 300170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南开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麻醉科,南开大学附属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重症疾病体外生命支持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人工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肝胆疾病研究所 300170
  • 简介:摘要在围手术期睡眠与认知保护策略中,整体生物-心理-社会护理一直被忽视。而基于心理社会刺激发展来的丰富环境(enriched environment, EE)可能具有改善睡眠与认知功能和促进手术快速康复的应用价值和成本效益。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EE在神经发生和脑可塑性中具有独特作用。文章从EE刺激理论的作用原理入手,探讨其改善睡眠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特别是围绕海马区神经发生和可塑性调控进行整理,总结了目前EE对围手术期睡眠与认知功能的作用效果,以求为围手术期睡眠与认知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丰富环境 睡眠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在既往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地点覆盖新疆东疆、南疆和北疆乡镇和社区,抽取年龄≥60岁的常驻居民8 529例,其中既往有房颤病史或调查时完善心电图明确诊断房颤的患者301例。将房颤患者按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出认知障碍组55例及认知正常组246例。采用基因测序方法对房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房颤相关基因、衰老相关基因及认知障碍相关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力劳动、非独居是老年房颤认知障碍的保护性因素(OR=0.206、95%CI:0.048~0.873;OR=0.286、95%CI:0.089~0.922;均P<0.05)。Klotho(rs571118)TT和载脂蛋白E(ApoE)ε3/ε4基因型是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22、95%CI:1.326~11.595;OR=6.843、95%CI:1.263~37.078;均P<0.05)。Klotho(rs571118)和ApoE ε3/ε4的交互作用与老年房颤认知障碍发生无相关性(OR=1.552、95%CI:0.703~3.428;OR=1.897、95%CI:0.967~3.723;OR=0.496、95%CI:0.061~4.026;均P>0.05)。结论Klotho(rs571118)TT和ApoE ε3/ε4基因型可能促进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为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心房颤动 认知障碍 基因型
  • 作者: 张优媚 陈健尔 陈伟海 裴忠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05,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杭州 310005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杭州 300000
  • 简介:摘要非侵入性脑部刺激技术(NIBS)作为一种安全、新型的治疗技术,在改善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均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较多,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效果相对明确,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与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的应用研究也展现出较大的潜力。三者无论是单独治疗或联合治疗均显示出可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其治疗模式选择、参数设置、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效果的关键要素,需要个体化治疗设计。本文结合三者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刺激参数、新型刺激模式、安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展望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交流电刺激
  • 简介:摘要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之一,疾病负担大,发病率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差。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心理疗法,对于焦虑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疗效因人而异。有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的CBT疗效与多种基因有关,而这些基因在CBT疗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通过这些机制研究可进一步阐明焦虑障碍的生物学标志物,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应用于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等方面。该综述通过HPA轴相关基因、5-羟色胺系统相关基因、单胺氧化酶系统相关基因、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来探究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发现FK506结合蛋白5启动子的甲基化、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的甲基化及多态性、色氨酸羟化酶2的基因多态性、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多态性、单胺氧化酶A的基因多态性等与CBT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有关。通过研究遗传学与焦虑障碍CBT疗效的关系,未来可从焦虑障碍致病基因如何影响CBT疗效的相关环路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遗传因素在焦虑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探索预测CBT疗效的遗传预测因子。

  • 标签: 焦虑障碍 基因多态性 遗传学机制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相关证据,并进行证据评价与总结,为制订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卒中认知康复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系统检索美国国家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苏格兰校际指南网、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Science Direct、National Stroke Foundation、中国指南网、医脉通、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训练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RCT、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Assessment of Multiple Systematic Reviews 2(AMSTAR 2)、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7篇RCT研究,总结了20条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结论本研究初步形成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中应用的证据总结与评价,以期为基于虚拟现实的认知康复技术实践规范的制订提供参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康复效果。

  • 标签: 卒中 认知 虚拟现实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ML)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收治的68例WML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应用与年龄相关的脑白质改变分级量表(ARWMCRs)对WML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析不同病变部位ARWMCRs评分及总分与认知功能总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病变部位ARWMCRs评分与认知功能各子项之间的关系。结果68例WML患者不同部位病变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额区、顶枕区、基底节区及颞区,幕下区未发现白质病变。除基底节区以外,其余区域ARWMCRs评分及总分均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其中左额、右额、左顶枕及右顶枕区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最强(rs=-0.388、- 0.479、- 0.418、- 0.502,均P<0.01)。WML患者左额区与语言、抽象及定向力呈负相关(rs=-0.479、- 0.324、- 0.288,均P<0.01);右额区与视空间执行功能、记忆力、语言、抽象及定向力呈负相关(rs=-0.324、- 0.272、- 0.459、-0.382、- 0.352,均P<0.05);左顶枕区与视空间执行功能及记忆力呈负相关(rs=- 0.287、- 0.270,均P<0.05);右顶枕区与记忆力、语言、抽象及定向力呈负相关(rs=- 0.366、- 0.289、- 0.260、- 0.307,均P<0.05);左颞区与语言、抽象及定向力呈负相关(rs=- 0.248、- 0.372、- 0.608,均P<0.05);右颞区与抽象及定向力呈负相关(rs=- 0.525、- 0.465,均P<0.01);右基底节区与定向力及记忆力呈负相关(rs=- 0.455、- 0.275,均P<0.01);左基底节区与MoCA各子项无相关性。结论WML患者额区及顶枕区白质病变最严重,这两个区域病变所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范围也最广。

  • 标签: 脑白质病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住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FRAI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06例住院老年患者,其中认知衰弱131例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抑郁、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得分及是否患有糖尿病是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乌鲁木齐市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认知衰弱的评估,并及时提供有针对性地干预策略,以预防、延缓或逆转认知衰弱发生发展。

  • 标签: 老年人 认知衰弱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冠心病患者对疲劳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2020年5—7月的250例社区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冠心病患者疲劳认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回收245份。结果245例社区冠心病患者疲劳认知总分为6(4,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患病时间、心功能分级、是否关注疲劳知识、合并慢性病个数、治疗方式的社区冠心病患者疲劳认知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患病时间、是否关注疲劳知识、合并慢性病个数、治疗方式是社区冠心病患者疲劳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冠心病患者对疲劳的认知有待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疲劳的重视并积极应对疲劳。

  • 标签: 冠心病 疲劳 认知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26例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的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完成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梗死保守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意义,对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的效果。

  • 标签: 早期康复 老年脑梗死 保守治疗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展开对标准化护理运用于脑卒中重症患者的治疗进程中的实际效果探析,分析其是否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以我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3月接诊的脑卒中重症患者为例,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5例,并做出随机分组,A组(常规护理)37例,B组(标准化护理)38例,医护人员需记录患者的认知情况。结果:B组有24例患者认知功恢复正常,而存在认知障碍的,以轻度认知障碍人数居多,无重度认知障碍,相较而言,A组却经由14例患者恢复正常认知,P

  • 标签: 脑卒中 标准化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在心脏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6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和SA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