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的患者有90例(ICBN保留组),切除ICBN的患者有138例(ICBN切除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时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的感觉进行观察。两组患者间感觉异常发生率和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2%(38/90)、43.3%(39/90)和33.3%(30/90),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的84.1%(116/138)、81.2%(112/138)和80.4%(111/138)(χ2=43.491、34.847、51.214,P均〈0.001)。术后1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27.8%(25/90)比46.4%(64/138),χ2=7.918,P=0.005];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相似[13.3%(12/90)比21.0%(29/138),χ2=2.179,P=0.140;8.9%(8/90)比15.2%(21/138),χ2=1.965,P=0.161]。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客观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35.6%(32/90)比76.8%(106/138),41.1%(37/90)比76.8%(106/138),31.1%(28/90)比76.8%(106/138),χ2=38.807、29.693、46.953,P均〈0.001)。并且,ICBN保留组与ICBN切除组患者间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相似[(19±4)枚比(18±3)枚,t=1.848,P=0.066],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也相似[术后1个月:11.1%(10/90)比15.2%(21/138),χ2=0.782,P=0.377;术后6个月:15.6%(14/90)比15.9%(22/138),χ2=0.006,P=0.938;术后12个月:16.7%(15/90)比15.9%(22/138),χ2=0.021,P=0.885]。中位随访14个月(12~4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在术后早期可以明显降低感觉异常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乳腺癌且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且在术后患肢明显水肿,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之后的患肢水肿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水肿情况明显得到好转,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传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出现患肢水肿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其综合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综合护理 患肢水肿 淋巴结 腋窝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喉返神经入喉处区域(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let zone,RLNIZ)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7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病例资料,将108例单独送检RLNIZ淋巴结的病例纳入研究,统计分析RLNIZ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RLNIZ淋巴结整体检出率为12.3%(91/738),平均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5±0.7,淋巴结转移率为30.8%(28/91)。RLNIZ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P=0.028)、被膜侵犯(P=0.01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P<0.001)及侧颈部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为RLNIZ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上位甲状旁腺损伤及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为0.9%(1/108)。结论RLNIZ淋巴结转移常见于肿瘤负荷高的患者。对于术前影像学发现肿瘤>1 cm、可疑被膜侵犯、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术中需常规行RLNIZ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喉返神经入喉区域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对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区域组(91例)和扩大组(38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存率、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区域组和扩大组术前无转移(M0)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4.1%、24.8%和47.0%、33.6%,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2,P=0.416)。与区域组患者相比,扩大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78,P=0.000),而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对M0患者而言,扩大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明显改善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率,但可获取更多的淋巴结数目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胆管上皮癌 淋巴结切除术 生存率
  • 简介:手术采用5孔法,按日本学组提出的3间隙原则进行,TME手术完成第一间隙完整切除后,保护下腹神经丛及下腹神经,清扫其与髂总动脉、髂内动脉之间的第二间隙淋巴结,以及髂内外动脉间闭孔内的第三间隙淋巴脂肪组织。可视肿瘤部位、肿瘤浸润深度以及侧方淋巴结肿大情况,选择性行单侧或双侧的侧方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乳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加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远期作用。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研究时段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进行分组,分对照组(51例,切除肋间臂神经)、试验组(69例,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比较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4.35%)显著较对照组(15.69%)低,P<0.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与对照组(1.92%)相比存在差异,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肿瘤复发情况,P>0.05,不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早期乳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中,保留肋间臂神可有效预防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异常情况,且安全性较高,患者复发率较低,值得借鉴。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早期乳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摘要传统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大且颈部留有较长的手术疤痕,颈部皮肤感觉丧失,对患者的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造成很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从我院于2012年6月开展Miccoli术式颈侧择区淋巴结清扫术,由于该手术方式出血少,切口小,创伤少,术后恢复快且美容效果好(颈部无明显疤痕)等特点值得在年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尤其年轻女性患者)手术中推广使用及外科医生的重视。现将手术的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Miccoli术式 腔镜 颈侧择区淋巴结清扫 微创手术 手术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426例T3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根治术不同淋巴结清扫数目组别问生存率的差异.结果426例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者154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超出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87.6%和83.5%,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5%和80.1%,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3%、83.2%和69.3%;有淋巴结转移者272例,其中清扫淋巴结数目超过25枚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67.1%和54.7%,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63.5%和50.2%,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61.2%和38.4%.清扫淋巴结数20~25枚组与25枚以上组相比,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清扫淋巴结数15-19枚组比较,无沦有无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3期胃癌行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数目应达20枚以上.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清扫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共检索出符合人选标准的对照临床研究27项,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组与非清扫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非侧方淋巴结清扫组相比,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时间延长(P=0.0005),术中出血量增加(P=0.0003),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P=0.001),术后总并发症、盆腔脓肿、吻合口瘘发生率、排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术后总复发率、局部复发、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根治术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在预防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提高术后生存率等有效性方面未见明显优势,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和小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直肠肿瘤 侧方淋巴结清扫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清扫血管根部各组淋巴结所需时间,探讨各组淋巴结清扫的难点和手术技巧.方法采用观看手术录像方法,计算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施行的25例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分别计算清扫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群所需时间,并比较各组淋巴结清扫所需时间在初期15例和后期10例的时间变化.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术后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全组25例患者清扫淋巴结总数702枚,平均数为(29.92±8.78)枚.手术所需时间91~212min,平均(129.96±27.91)min,其中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64±4.15)min、(25.60±6.38)min、(24.52±7.23)min及(18.40±3.75)min.初期15例清扫网膜左、网膜右、胃右及胃左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所需时间分别为(23.13±3.02)min、(28.07±5.16)min、(27.80±6.13)min及(17.00±2.39)min,后期10例所需时间分别为(24.40±5.54)min、(21.90±6.47)min、(19.60±6.02)min及(20.50±4.53)min,对比前后两组变化,原来最为耗时的网膜右、胃右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4根主要胃周血管根部淋巴结组群清扫耗时从长至短依次为胃网膜右、胃右、胃网膜左及胃左血管,而经过相当病例的实践后,耗时按从长至短顺序依次为胃网膜左、胃网膜右、胃左及胃右血管周围淋巴结组群.

  • 标签: 胃癌 腹腔镜 D2淋巴结清扫
  • 作者: 唐媛 张甜 王朝晖 谯丹 杨雄涛 周红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10
  • 出处:《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头颈外科中心,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头颈外科中心,成都 610041;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护理研究室,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配乐颈肩康复操对甲状腺癌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颈肩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预约收入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中心需实施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使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甲状腺癌术后常规的护理康复指导,观察组则基于甲状腺癌术后常规的护理康复指导增加音乐运动疗法,共分为3个阶段的渐进式颈肩康复操。观察患者的上肢握力情况、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价量表得分及颈周径变化。结果两组颈周径术后1 d[43.00(5.00)vs 46.00(5.00),P<0.0010]、3 d[43.00(7.00)vs 46.00(4.00),P<0.0010]、5 d[(40.17±3.66)vs 44.00(4.00),P<0.0001]、7 d[(37.97±3.48)vs(41.67±3.29),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肌力术后3 d[24.30(8.00)vs 22.00(6.00),P=0.01]、5 d[28.60(7.00)vs 24.70(4.00),P<0.0001]、7 d[29.80(10.00)vs 28.00(4.00),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肩功能总分在术后1 d[(70.49±10.67)vs(63.97±7.97),P=0.005]、7 d[(75.02±10.39)vs 68.00(10.00),P=0.002]、1个月[82.00(10.00)vs (71.69±9.16),P<0.0001]、2个月[86.00(10.00)vs 78.00(12.00),P<0.0001]、3个月[89.00(6.00)vs 79.00(12.00),P<0.0001]、6个月[(90.00(7.00)vs 80.00(10.00),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进行渐进式配乐颈肩功能康复操的音乐运动疗法,可提高患者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早期而持久的颈肩功能康复干预,可促进颈肩部功能康复。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清扫术 配乐康复操 颈肩功能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治疗ⅢC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收治的142例ⅢC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70例(联合组)、行单纯新型路径清扫淋巴结72例(单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门静脉血中CEAmRNA阳性率和术后肿瘤的远处转移率.采用门诊、住院、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1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数目分别为(184±26)min、(282±80)mL、(28±5)枚和(180±28)min、(355±85)mL、(27±5)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2,5.267,0.496,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进腹后门静脉血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10.0%(7/70)和9.7%(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05);淋巴结清扫后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2.9%(2/70)和16.7%(12/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0,P<0.05);全胃切除术后CEAmRNA阳性率分别为4.3%(3/70)和4.2%(3/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术后3年139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3.5个月(12.0~42.0个月).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1%(5/70)和8.3%(6/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术后3年肿瘤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3.3%(23/69)和51.4%(36/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0,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者远处实质器官转移率分别为10.1%(7/69)和44.3%(31/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390,P<0.05).结论新型路径淋巴结清扫联合胃周血管阻断术能及时阻断ⅢC期胃癌根治�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除术 胃周血管阻断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管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管漏14例,左侧4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管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结论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管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淋巴管漏 乳糜瘘 治疗
  • 作者: 郑王虎 李超 孙荣昊 税春燕 汪旭 何天琪 蔡永聪 宁玉东 姜健 覃纲 周雨秋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泸州 646200,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61004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泸州 646200
  • 简介:摘要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主要的转移方式,其中,中央区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常见转移区域,文献报道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4.1%~64.1%。目前国际上,在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为阴性(cN0)的PTC手术治疗过程中,中央区淋巴结是否行预防性颈清扫尚存争议。中央区淋巴清扫(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可以根治区域淋巴结,但是同时会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于中央区淋巴结亚区的研究逐步增多,目的在于让我们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PTC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淋巴结亚区研究对详细认识肿瘤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为PTC患者CLN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N0 PTC是否行预防性CLND的现状,中央区淋巴结及其亚区的解剖范围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该文旨在研究PET—CT在晚期头颈鳞癌行延期颈淋巴清扫术计划制定中的应用价值。43例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在结束化放疗(CRT)后6个月行PET—CT扫描,PET—CT阳性的患者行临床可疑病灶活检予以证实。PET—CT结果阴性者.随访至少5个月(平均18.1个月)。结果:10例(22%)患者PET-CT结果阳性,其中7例经病理学证实,其他3例系假阳性。其余33例PET—CT检查结果阴性.1例为假阴性.其余32例经随访,肿瘤无复发。此方法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1%.阳性预测率为70%,阴性预测率为97%,

  • 标签: Ⅳ期头颈癌 化放疗 延期颈淋巴清扫术 计划制定 PET-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保留乳房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EALND)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的28例患设为研究组,另外27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设为参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较少,引流管拔除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1(3.57%),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两组各项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化差异(P<0.05)。结论 经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较明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建议此技术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