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青州地区北朝佛衣类型分为三期。一期约北魏末至东魏初(约518—537),以上衣搭肘式和露胸通肩式佛衣为主;二期约东魏初至东魏末(约537—550),佛衣沿袭一期;三期约北齐时期(550—577),流行露胸通肩式、通肩式和袒右式佛衣。一、二期佛衣可能受到南朝文化中心建康的影响;三期佛衣既保持南朝传统,又有来自印度的影响,而来自印度的影响大约仍可能通过建康传至青州地区

  • 标签: 青州地区 北朝 佛像类型
  • 简介:《昭通地区志》分为上中下3卷,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上卷于1997年4月出版,中卷于次年10月出版,下卷于1999年8月出版。全志设44个部类,其中专志41篇223章817节,共计324.4万字,是一部通志,断限上起事物之发端,下迄1990年底。断限后至今已有11年时间。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和1998年2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颁发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规定“各级地方志每20年左右续修一次”;《云南省地方志工作1996~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自本届志书下限之年着手续修下一届志书”的要求;

  • 标签: 《昭通地区志》 中国 云南 地方志 编纂工作 工作设想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豫南地区现存两种形制比较特殊的歇山顶建筑——'半歇山顶建筑'和'假歇山顶建筑'。前者从正面看是歇山顶建筑,从后面看则完全是硬山建筑做法;后者从外看具备歇山顶建筑之轮廓,内部主体结构实为硬山建筑之做法。

  • 标签: 古建筑 半歇山顶 假歇山顶
  • 简介:抚州地区位于江西省东部,左枕武夷山脉,右傍赣江。赣江和宜黄河穿腹而过,于抚州市区交汇为抚河,然后北向流入赣江和鄱阳湖,形成赣东地区大片平缓肥沃的土地——赣抚平原。赣抚平原和武夷山区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在这里耕种劳作和繁衍生息,并

  • 标签: 武夷山脉 文物普查 赣东 十二个 陆象山墓 谭纶墓
  • 简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它还是古代最重要的燃料和手工业原料的提供者。尽管目前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但人类社会活动中.常常存在主观盲动性,还在不断地“导演”破坏生态平衡的“悲剧”。

  • 标签: 唐代 岭南地区 生态环境 林业 中国 人工种植
  • 简介:<正>一、引言史前时期,木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木器在一般情况下易于腐烂,不易保存,而只有在某些地下水相当丰富的沼泽地带才能较好地保存下来。所以,长期以来,木器并未受到考古学家的重视。在我国较早发现木器是在60年代初,在浙江的钱山漾发现过一批。但是,由于当时发现的材料并不多,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7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的两次发掘,才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也只是集中注意干栏建筑而已。后来,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江苏常州圩墩、吴江梅堰、溧阳洋渚、吴县澄湖古井、浙江桐乡县罗家角、余杭反山、瑶山、宁波慈湖、余杭庙前等遗址发现了一批木器。尽管已有一批遗址出土过不少木器,但是,目前尚未有人对这批

  • 标签: 木器 河姆渡遗址 江南地区 新石器时代遗址 瑶山 器物
  • 简介:塔式罐是受佛教影响变造原有器物而产生的,是地面浮屠的缩影,这可以在众多墓葬壁画、浮雕以及陪葬器物上找到印记。它的产生旨在为死者构建一个继续礼佛的场所,是墓主人宗教信仰的象征。塔式罐作为随葬明器,在唐墓中多有发现,河北地尤其是邢台及其周边地区所见的塔式罐类型最为丰富,装饰形式多样,且沿用时间最长。本文结合原库藏品以及新近发现的十余套器物,对邢台地区塔式罐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对当地塔式罐的发展进行分期研究。发现邢台地区塔式罐出现于盛唐时期,兴盛于晚唐五代,至北宋进入鼎盛,北宋末、金及其以后由于战争,最终走向衰微。结合以上分析,进一步探讨塔式罐流行的社会因素。

  • 标签: 塔式罐 邢台地区 佛教
  • 简介:<正>清代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由事物总是不断地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它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经营和开发方面也同样如此,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和广西在这方面所造就的业绩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在前此历代基础上对滇桂地区的开发及其成绩,不仅使国家的统一和西南边疆的稳固程度较之前代得到显著的深化和加强,也使这里昔日极度落后的广大边远山区的社会经济面貌获得相当程度的改观。

  • 标签: 西南边疆 边疆民族地区 清代云南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清代前期
  • 简介:江西,位于祖国东南,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她东邻闽浙,西界鄂湘,南接广东,北濒长江.境内山峦起伏江河密布,由章、贡二水汇合成的赣江纵贯南北,故有"赣"之简称.

  • 标签: 旧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文化 中原 殷商 王国 文物
  • 简介:1957年至1991年,我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先后在城区内外各个建筑工地上为国家收集零散的文物,并附带着手对出土文物的调查工作。30多年来,经我发现的汉代陶井遗址(其中也包括砖井)就有200多处以上,并多次发现汉代陶井的井围上饰有绳纹。属汉代陶制井圈的占四分之三,属汉代砖制井圈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汉代一口水井用砖制水井的一般在七、八层左右,每一层大约有六匹砖左右。每匹砖两头有榫眼,连接扣成一道环形的井圈。砖制井的砖长一般在41厘米,

  • 标签: 成都市 汉代水井 考古学 砖制井
  • 简介:<正>1992年4月27日至28日,达县地区钱币学会筹委会,在达县市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光临大会指导的有省钱币学会副会长高文、达县地委书记任绍辉、地委宣传部、社科联、民政局和地区各家银行的领导同志。还有毗邻地区重庆、南充、万县等地市钱币学会的同仁到会,河南省钱币学会也发来贺电。出席这次会议的会员代表分别来至全区13个县市的文博、金融部门及钱币爱好者、

  • 标签: 钱币学 达县 筹委会 毗邻地区 会员代表大会 社科联
  • 简介:一、全国学制改革的概况在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朝社会各阶层都进一步提出了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的主张。这种改革主张要求全国有统一的学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学校制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之洞和刘坤一都建议清廷递减科举,注重新式学堂。“将科举略改旧章,令与学堂并行不悖,以期两不偏废;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①同年九月,清廷下谕:“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其教法当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②光绪二十八年(1902)初,清政府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进一步推行学

  • 标签: 绥远地区 新式学堂 中学堂 办学堂 内蒙古图书馆 绥远城
  • 简介:陕北有一首唱响全国的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是“满天的乌云风吹散,毛主席来了睛了天”。这句歌词,不光是陕甘老区人民的心声,也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一段史实。

  • 标签: 西北革命根据地 史实 土地革命战争 毛主席 歌词
  • 简介:“亲属化”是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一个普遍现象,除婚姻结合外,认寄和结拜也是其重要推手。亲属关系确定之后,仍要靠双方频繁的互动来维持。而亲属关系的构建和维持,不但能够帮助村民适应当地物质稀缺的现实状况,而且还可以润滑民族关系,并消弭宗教隔阂,从而实现村庄整合。

  • 标签: 亲属关系 文化多元 村庄整合
  • 简介:西北民族民俗剪影──青海海西和硕特蒙古人居住民俗青海蒙古人的民居形式目前有三类:传统的“蒙古包”,当地蒙语也称为“mdngr”即“木房”;另一类是“帐房”(maixan);还有定居点上土木结构的平房,当地蒙语又称为“ibargr”即“泥屋”。近几年又...

  • 标签: 和硕特蒙古 民族民俗 蒙古包 青海蒙古 人居 牦牛毛
  • 简介:文章通过对李安宅、于式玉1940年代前半期川西北的汶川、理番、松潘、黑水、德格等地调查报告的梳理,分析了他们对川西北、德格土司头入调查的内容及其特点,即调查涉及面广,重点突出,政府支持。文章肯定了他们不避艰险,身体力行的研究精神,肯定了他们在调查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高屋建瓴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调查中存在的某些局限。

  • 标签: 李安宅 于式玉 川西北及西康德格 土司头人 社会调查
  • 简介:丁明俊教授等几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西北伊斯兰教社会组织形态研究》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丁明俊教授2007年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伊斯兰教社会构成及组织形态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有选择性的对哲合忍耶宣化岗拱北组织与经济运行、虎夫耶北庄门宦的教权演变、嘎德林耶大拱北门宦历史及组织特征、伊赫瓦尼“海乙制”组织、西道堂“大家庭”组织方式、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现当代各级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拱北在国家面临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组织动员回族穆斯林向灾区同胞捐款捐物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考察与研究。

  • 标签: 社会组织形态 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西北 国家社科基金 回族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