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洛地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史学家。祖籍浙江诸暨,1930年生于上海。1949年高中毕业即在浙江省文化(处、局)厅所属单位工作。其间1951—195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专修班学习;1990年在浙江艺术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早年从事音乐、戏剧创作。1979年后主要从事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着重于对民族音乐、民族戏剧、词曲的本体构成及其结构研宛。兼及古代文史研究。在音乐方面,提出"樂"本于原始祭祀,在先泰曾有自商"乐至礼至"至周"礼至乐至"的转变。指出"六

  • 标签: 中国音乐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它就像中国的书画、雕刻、陶瓷、菜肴一样,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在北京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中国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深受着各国朋友的喜爱!

  • 标签: 中国结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神韵 奥运会
  • 简介:当下的中国影坛,两岸三地,新老影后济济一堂,交相辉映,以她们独特的个性魅力共同支撑起银幕星空的半边天。

  • 标签: 中国 盘点 两岸三地 个性魅力
  • 简介:<正>中华民族,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以来,虽然历朝各代服装形制繁纷多变、千姿百态,然而就外观形制的总体而言,不外乎二大类别:以古代冕服、袴褶,近代中山服、西服等等为代表的“上衣下裳(裤)”制;以古深衣为特征的“衣裳(裤)连属”制,如袍、长衣、连衣裙等,前者为“两截式”,后者为“上下一统式”。这里着重探讨“衣裳连属”为代表的深衣制在我国服装史中的衍变、地位及个性特征,将之放到社会总体中验证,求古今中外打通一气,作纵横内在联系的多方位考察。

  • 标签: 深衣 服装史 服饰研究 连衣裙 服饰文化 生活方式
  • 简介:当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衍变,各种掠夺战争也日益频繁,用于作战的兵器与武艺在世界各个角落形成。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从原始社会开始,兵器便已出现。《中国兵器史稿》中记载:新石器时代之石兵,业已大形进化,非但人工磨制粘良,兵器平泽锐利,可与现代之石器相比而无逊色,抑且各种兵器均有,如石刀、石刃、石匕首、石斧、石圭等器……几乎全套武装均有。可见“兵器”在中华大文化中亦有着深远且灿烂的一章。

  • 标签: 兵器 中国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社会发展
  • 简介:一、教学内容:1.聆听歌曲2.学唱、表演歌曲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感受、听辨、体验、对比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表现.

  • 标签: 中国功夫 功夫教学 教学设计
  • 简介:~~

  • 标签: 迅跑
  • 简介:戏曲脸谱是我国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戏剧脸谱研究对于戏曲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脸谱极具文化功能和艺术欣赏的双重功能。中国戏曲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张张迥异的脸谱更是中国精神文化的缩影。

  • 标签: 脸谱 戏曲研究 功能性
  • 简介: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内摆放着一个陈列柜,柜中是著名的敦煌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是由7个印张粘接折叠而成,纵约24.4cm,横约488cm的木版雕印长卷。刻本的卷首,印有《释迦说法图》,图后为《金刚经》全文,卷末刻“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玢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文本和图像承载了历史,历史也因之给我们提供着或清晰或模糊的“客观”事实:这件发黄的纸本经卷,原本为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一个叫王玠的佛教徒,或为其健在于世的父母祈福增寿,或为已然过世的双亲超生净土,出资延师雕刻印制了图文并茂的《金刚经》并广为散发,其中的一卷应于某种因缘,被混杂于大量佛教经典之中而封藏于敦煌莫高窟的某个秘密之处。。这本是漫漫历史中极其普通的一件小事,但中国西部的干燥气候,加上密闭封存避免了人为损坏,使得这卷在产生之初极为平常的普通经本得到了良好的保存。

  • 标签: 中国版画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金刚经》 史观 大英博物馆 敦煌莫高窟
  • 简介:我国是最早开发动画片的国家之一,在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度是动画大国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动画行业急剧萎缩,国产动画片年产量仅为日本的1%左右,于是,外国动画趁虚而入,影院市场屡遭外国动画大片重磅炸弹的轰击,电视市场的国产片比例一度只有10%左右,音像市场里的洋卡通也占到80%以上。在印刷市场领域,

  • 标签: 中国 动画产业 市场定位 经济体制 创新机制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1-22
  • 简介:中国画很注重表现画面意境,意境思想感情修养情景交融    中国画不论是人物画、山水画,意境是画家的修养在画面上的综合反映

  • 标签: 中国画意境
  • 简介: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都有历史的连续性,形成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传统图案,特别是传统中经典的图案,是上下八千年文明积累的结果,图案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直到成为广大民众普遍认同和接受,是经受了时代变迁、文化融合以及移风易俗的长期考验后的文化积淀,它们会变化,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所致,有生命力的东西变化或转型是必然的,否则就成了死水一潭,俗话说“流水不腐”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图案文化。从装饰的角度看,我国的传统装饰所不同于西方者,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于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之中,是伟大民族复兴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容之一。它不但没有陈旧和过时,历史证明是与时俱进,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 标签: 图案 图像 装饰 内涵与寓意
  • 简介:<正>“曲艺”这个称讼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中,对“曲艺”一词仍然非常陌生。有些少数民族曲艺,其音乐被收入民歌,文学被归入民间文学,曲艺被分割肢解了!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属于民间口头语言艺术。既是“口头”,演唱者必然是面对听众进行说唱表演,听众(也是观众)直接领受其说唱的内容。

  • 标签: 曲艺音乐 少数民族 说唱艺术 演唱者 民间文学 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