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铜梁县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市区90km,全县33个乡镇、571个村、4395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71万,幅员面积1334km2,总耕地4.67万hm2.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5.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1元.

  • 标签: 调整结构 农民人均纯收入 大刀 创新 农业人口 农村经济
  • 简介: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社会需求、资源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它决定着各项资源投放结构与农副产品结构,制约着农副产品的供需平衡与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既关系到国民经济基础稳固、提高与发展,又关系到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各项产品生产的协调与平衡。近几年我们为适应农村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根据现有

  • 标签: 农业 优化组合 蚕桑
  • 简介:2013年3月20日,研究论文《VitellogeninReceptorMutationLeadstotheOogenesisMutantPhenotype‘scantyvitellin’oftheSilkworm,Bombyxmori》在《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杂志在线发表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515308。文章详细地阐释卵黄原蛋白受体在卵的形成及胚胎发育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受体缺乏或异常会导致卵不能正常形成,卵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最终导致后代不能正常生长而致死。这一结果为鳞翅目害虫的卵黄原蛋白受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

  • 标签: 研究论文 基因克隆 杂志 SILKWORM 卵黄原蛋白 突变
  • 简介:“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飞速发展,蚕桑生产整体水平、规模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蚕桑产业成为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生产成本上升、茧丝质量欠优、替代品竞争、产业链短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广西蚕桑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供给矛盾为导向,立足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通过提高优茧供给比例、强化蚕桑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多元化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措施和思路,以期加快促进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为不断提高广西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蚕桑 供给侧改革 转型升级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蚕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县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我县蚕桑生产的区域优势,适时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拉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淳安是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之一,以淳安为重点建设浙江优质茧丝基地,在淳安建立中国蚕桑良种繁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杭州市丝绸与女装‘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列为县委、县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务实的抉择。

  • 标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蚕桑产业 茧丝绸行业 “十一五” 农业生产 物质基础
  • 简介:本刊讯(钟家成,特约通讯员谢合平)宜昌市夷陵区柑桔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近年来,夷陵区农业部门坚持发展优质宽皮柑桔不动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繁苗木、抓示范、兴特色等有效措施推进柑桔品改,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效益 结构 果业 湖北 宽皮柑桔
  • 简介:WW结构域由35~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存在两个高度保守的色氨酸残基,能特异地与富含脯氨酸的蛋白基序结合。WW结构域存在于多种蛋白中,广泛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化过程和信号通路。WW结构域及其参与构成的蛋白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存在密切联系,成为疾病诊断、治疗和药物开发的新靶标。本论文中,我们综述了WW结构域及其参与构成的蛋白在肿瘤和癌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进展。

  • 标签: WW结构域 WWOX ITCH Hippo信号通路 肿瘤
  • 简介:运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四川九号桑,名山五号桑,6071号桑,沙二和大十桑的雌蕊表面形态结构。结果发现:1、四川九号桑雌蕊花被及其边缘有长毛,名山五号桑雌蕊花被边缘有毛。前者雌蕊花柱极短,柱头内侧表面有毛;后者雌蕊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有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四川九号桑和名山五号桑归类为华桑(M·CathayanaHemsl.)较为合适。2、6071号桑雌蕊花柱长(约1.2mm),柱头也长(约1.7mm):柱头内侧表面密生棒状小突起。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6071号桑归类为山桑(M·bombyciskoidz.)较合适。3、沙二和大十桑雌蕊均无花柱;柱头内侧表面也都密生小毛。根据观察结果,结合其形态特征,沙二和大十桑应归类为广东桑(M.atropurpureaRoxb.)。

  • 标签: 桑属 雌蕊柱头 电镜观察分类
  • 简介:人工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编辑(genomeeditingwithengineerednuclease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被《NatureMethods》杂志评为2011年的年度技术。家蚕的基因组编辑在研究家蚕功能基因、培育家蚕新型素材、家蚕生物反应器开发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西南大学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团队紧跟国际上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迅速在家蚕基因组编辑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2年9月,该团队在《PLoSONE》杂志上公布了其利用近期发展起来的基因组编辑工具-TALE核酸酶技术(TALEN)实现对家蚕内源靶基因的可遗传敲除的研究成果,该论文发表以后受到国内外众多媒体的转载与评论,发表之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即被包括《NatRevMolCellBiol》、《GenomeRes》等高水平杂志在内的论文引用28次。随后,研究团队又围绕着建立高效的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适用于家蚕基因组编辑的TALEN高效组装技术体系和活性检测平台。通过组装平台,研究人员可以高效的对人工设计的TALEN打靶载体进行组装。通过活性检测平台,研究人员可以便利地对组装的TALEN打靶载体的打靶效率进行评估,筛选高活性的TALEN打靶载体,这对提高对家蚕功能基因敲除,尤其是可遗传敲除的成功率有着重大意义。该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家蚕基因组编辑技术平台的完善和成熟,为实现家蚕功能基因的大规模敲除打下了坚实基础。相关研究论文“High-efficiencysystemfor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ofcustomizedTALENsforsilkwormgenomeediting”于2013年9月28号在国家权威杂志《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上在线发表(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38-013-0782-4)。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王峰、马三垣为论文�

  • 标签: 家蚕生物反应器 功能基因组 编辑技术 大学 西南 SILKWORM
  • 简介:汉源县晒经乡有着几千年丝绸之路的轨迹,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乡地处中高山地区,海拔7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9℃左右,无霜期320天,农民收入低,经济条件差,是一个典型的较偏远的农业乡,种粮喂猪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民要致富,靠什么来致富?乡党委政府几经考察、调研,结论是:只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二元结构的粮猪模式,让农民家家有项目,户户有收入,这样千家万户农民才能真正致富.

  • 标签: 晒经乡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发展 蚕桑生产
  • 简介:2001年初,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在铜梁县开始实施,大庙镇石院村2社被定为实施示范社.全社36户、125人,其中在家务农的31户、104人.有耕地6.47hm2,其中田3.3hm2、土3.1hm2.在课题实施前的2000年,全社有桑树32000余株,其中小桑园1.3hm2、18000余株,年养蚕120张、产茧3500kg、收入42360元,单张产29.2kg、收入353元.从2001年开始大育苗、大栽桑,大力引进蚕桑新品种,积极推广养蚕新技术,到2003年发展到全社养蚕223.6张、产茧7678kg、收入92136元,单张产茧34.3kg、收入412.06元.全社户平养蚕7.2张、收入2972.1元.课题实施3年来,增加养蚕103.6张、增产蚕茧4086kg、增加收入49776元,分别增长86.3%、115.8%、117.5%.单张产茧增加5.1kg、增收59.06元,分别增长17.5%和16.7%.全社实现年667m2桑养蚕3.1张、养蚕直接收入1279.66元.现将该社实施蚕业课题的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结构调整 蚕桑科学 养蚕经济 大庙镇 石院村 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