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食品的消费,在注重品种、质量的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关注。在讲究饮食营养的今天,鲜牛奶这种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食用,成为大众接触较多的食品。但随之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为了解我市销售的鲜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情况,我们于2003年8-11月对市售鲜牛奶进行了抽样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抗生素残留 抽样检测 鲜牛奶 市售 食品安全问题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婴儿及其母亲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儿及其母亲血清中CMV-IgM、CMV-IgG;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患儿尿及其配对母乳中CMV-DNA。结果:58份患儿母亲的乳汁中,有46例阳性(占79.31%),46例阳性母乳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39例(占84.78%),12例母乳CMV-DNA阴性配对的患儿尿CMV-DNA阳性5例(占41.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血清IgG阳性及通过吸食感染的乳汁是婴儿获得CMV感染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抗体 CMV-IgM CMV-IgG PCR 母乳
  • 简介:氯硝西泮(clonazepam)属苯二氮类衍生物,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精神疾病。氯硝西泮相对较易获取,故误服过量和服药自杀的病例较多,因此监测氯硝西泮的血药浓度,快速、准确分析血液中氯硝西泮浓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报道的氯硝西泮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薄层色谱法灵敏度低,商效液栩色谱法定性差,因此本研究从临床诊断的实际出发建立了氯硝西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CC/MS)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 标签: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氯硝西泮 快速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对61例胃癌病人、2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及30例健康成人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胃癌病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术后1周,胃癌病人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1);术后3月。胃癌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胃癌病人术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存在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状态.

  • 标签: D—二聚体 病人 胃癌 人血浆 术前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 简介:目的:分析12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临床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疑似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对患儿及父母分血型进行检测,并对患儿进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O-A型血型分布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多于O-B型,但2种血型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试验中,抗体释放实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检出率,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检出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120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检测结果,表明早期进行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降低核黄疸发生率,促使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减轻整个家庭的痛苦。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 临床检测
  • 简介:由于联苯胺法检测粪便隐血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胶体金法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因此临床上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条法逐步取代了联苯胺方法。为此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

  • 标签: 粪便隐血 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6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血流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内-中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通过颈动脉的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颈动脉 冠心病患者 血流 对照组 临床意义 诊断
  • 简介:常规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基于不相称测定理论,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方法在信号检测准确性中存在一些缺陷,无法很好地解决一些现象,如遮蔽效应等。这些现象需要基于新的策略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介绍遮蔽效应对信号检测准确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发现和消除遮蔽效应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遮蔽效应 药品不良反应 信号检测
  • 简介:研究灵芝中总三萜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大鼠灌胃给予灵芝总三萜后,利用HPLC-DAD和LC-MS方法鉴定大鼠血浆中的灵芝酸类成分。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5种灵芝酸类成分,即灵芝酸C2、灵芝酸C6、灵芝酸G、灵芝酸B和灵芝酸A。大鼠口服灵芝总三萜后灵芝中的灵芝酸类成分能被大鼠吸收。

  • 标签: 灵芝 三萜 灵芝酸 LC-MS HPLC-DA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王辰在8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艾滋病毒检测窗口期已由之前的3至4周缩短至2周以内,这将有效减少在没有抗体产生的窗口期造成艾滋病传播的可能性。王辰表示,目前,我国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实施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使新发感染率降低67%;联合治疗研究使艾滋病实现功能性治愈目标成为可能。部分艾滋病二线治疗药物防治创新进展顺利,一批创新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

  • 标签: 病毒检测 窗口期 艾滋病传播 中国 艾滋病感染者 新闻发布会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珊瑚糊剂对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运用MTT分析法分析珊瑚糊剂的细胞毒性。结果复方珊瑚糊剂的浸出液及稀释液对牙周膜细胞的生长影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复方珊瑚糊剂在体外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生物材料,对于牙周膜细胞的生长再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考虑作为根管充填材料。

  • 标签: MTT法 复方珊瑚糊剂 牙周膜细胞 细胞增殖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对临床呼吸道感染的602株致病菌检测结果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46.18%,革兰氏阳性杆菌占4.98%,革兰氏阴性杆菌占35.55%,酵母样真菌占13.29%,此结果同国内外文献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发现,常见菌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严重,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1.3%,对头孢呋肟的耐药率达90.7%。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耐药率
  • 简介:目的建立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对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可以用原液进行检测。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取代热原检查法。

  • 标签: 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实验 热原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烟龄和吸烟数量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北京普利生LBY—N6A自清洗漩转式黏度计对240例吸烟者及110例不吸烟的健康人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且同时测定血清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吸烟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异常,且与烟龄和吸烟数量呈正相关;其血清胆固醇亦升高。结论吸烟与血液流学异常有相关性。

  • 标签: 吸烟者 血液流变学 血细胞 脑血管病
  • 简介:结缔组织病(CTD)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累及呼吸器官尤其是肺和胸膜。由于呼吸系统受累组织主要为结缔组织,故其病变多以肺间质病变为主,导致肺功能障碍。本文对2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以了解其肺功能障碍的类型、受累程度,以对临床治疗、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和方法1.1病种、年龄、性别构成分布:本组纳入我院CTD住院病人20例。年龄9~61岁,男性5人,女性15人,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 标签: 肺功能检测 结缔组织病 诊断价值 肺损害 通气功能障碍 小气道阻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定性检测中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效果。 方法 以黄连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药材,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该药材开展定性检测。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及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两种方式均有利于对黄连药材开展定性检测,但是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样品处理时长、定性检测时长均显著短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论 在中药定性检测中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有效进行中药定性检测,检验迅速,检验结果准确,操作形式简单。

  • 标签: 中药 定性检测 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