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创正压呼吸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 年6 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50 例采取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研究组50 例采取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PaCO2、PaO2、SpO2、SaO2、疗效。结果治疗前,组间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SpO2、SaO2 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结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无创正压呼吸机 急性呼吸衰竭 血氧指标 治疗效果
  • 简介:明代医家赵献可善有“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小注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火之异耳”,“说明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痰是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而痰之所以形成,则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水冷”,二是“水沸”。在辩证方面指出,当辩明“有火”“火”的区别。这对指导临床对痰饮病的辩证论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

  • 标签: 中医 辩痰 慢性肺心病 辩证论治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护患隙沟通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来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患沟通,试验组患者给予护患隙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并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给予患者护患隙沟通的护理方式,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护患纠纷事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 传统护患沟通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经验。方法采用德国贝朗自主成型充填式疝补片对20例老年腹股沟疝行24例次张力疝修补术。斜疝19例次,直疝5例次;双侧疝4例,复发疝3例,嵌顿疝3例;多数为高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其他痰惠。结果全组均顺利康复,术后3~24小时下床活动,疼痛轻,平均术后住院5天。随访2~22个月,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是老年腹股沟疝的最佳术式,自主成型充填式补片使用方便、经济,近期效果满意。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外科治疗 聚丙烯补片
  • 简介:目的评价两种创通气(noninvasivepressure,my)模式治疗妊娠期合并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cardiogenicpulmonaryedema,ACPE)的临床效果和耐受性。方法妊娠合并ACPE5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组、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组和常规给氧组(对照组),观察分析三组治疗2h后生理参数、动脉血气变化、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住院天数以及胎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cPAP组和Bi.PAP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给氧组气管插管率为17.6%,CPAP组和BiPAP组均为5.0%(P〈0.05)。胎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CPAP组和BiPAP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CPAP组和BiPAP组之间差异(P〉0.05)。三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时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AP和BiPAP均可改善妊娠合并ACPE患者生理参数、动脉血气指标,降低气管插管率,增加出生胎儿Apgar评分。两创通气模式治疗妊娠期患者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 标签: 妊娠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持续正压通气 无创通气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8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病例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并观察患者的哮喘症状评分(采用Hogg评分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氧合指数、SaO2、PaO2以及Paco2指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各自的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SaO2、PaO2均较对照组高,且Paco2水平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结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哮喘的症状,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重症支气管哮喘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创DNA产前检测对胎儿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9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单胎孕妇,采取孕妇的血浆行创DNA检测,并采集孕妇的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创DNA检测的结果。结果经创DNA产前筛查,78例孕妇为唐氏综合征低风险,ll例孕妇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在经创DNA产前检测判定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的ll例样本中,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有10例确诊为唐氏综合征,l例分析为正常。结论新型创DNA产前检测技术具有无创性及高通量优势,对唐氏综合征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较高。

  • 标签: 无创产前检测 高通量测序技术 唐氏综合征 无创DNA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隙沟通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8.6±12.8)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3.6±15.4)分,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组间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隙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 心血管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张力网片疝修补术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 88 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 ,观察组为 张力网片疝修补术的患者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疾病的复发情况 。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疗效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35.48 ± 10.27 ) ml 、( 42.26 ± 16.69 ) min 、( 5.34 ± 2.05 ) d ,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值< 0.05 )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复发率、舒适度 分别为 4.55% 、 2.27% 、 90.91% ,对照组患者分别为 25.00% 、 15.91% 、 72.72% ,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疾病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的舒适度高于观察组 ( p 值< 0.05 ) 。 结论:腹股沟疝张力网片疝修补术具有良好的 治疗效果及较低的 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网片疝修补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腹股沟疝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措施和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的探究实验为对比探究实验,实验开展的时间为2019.2~2021.5,对比实验的对象是46例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并且按照对比实验的要求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均采取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措施,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术后恢复,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恢复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调查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应用之前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16±5.16)分高于对照组(82.42±8.16)分,P<0.05。结论:在老年人腹股沟疝患者接受实施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人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2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参照组实施开放式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腹股沟疝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超声检查对早孕时胎儿前脑裂畸形的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产检的1268例早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规范化超声检查并重点观察胎儿面部和颅脑结构,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268例产妇中共检查出6例胎儿前脑裂畸形,占比0.47%(6/1268),其中有1例属于叶全前脑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单一侧脑室与双侧丘脑有融合情况,脑中线结构显著消失;3例属于半叶前脑裂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整个小脑模糊不清楚,侧脑室与大脑半球在后侧分开,形成一侧脑室并融合于丘脑处,小脑半球为香蕉脑,脑中线结构隐约可见,透明隔腔基本无法看到;2例属于叶状前脑裂畸形,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透明隔腔几乎无法看到。所有产妇均选择终止妊娠,之后通过大体病理检查确诊为前脑裂畸形,男性胎儿4例,女性胎儿2例。结论:早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有助于筛查出胎儿前脑裂畸形,为产妇及时终止妊娠提供了可靠依据,有利于减少畸形儿出生率,促进优生优育,建议推广。

  • 标签: 超声 早孕 前脑无裂畸形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早产儿使用创呼吸机的临床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接收的使用创呼吸机的早产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颜色球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无创呼吸机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行早期辅助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8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处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中各40名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早期辅助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数、心功能指标、呼吸频率RR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aO2、PaO2、PaCO2、RR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 05)。。结论:对患有急性重症左心衰患者实行早期的辅助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数和心功能指标,保持患者病情稳定,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急性重症左心衰 无创正压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瘤技术在腹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对于肿瘤治疗活动成功率的提升具有较大作用。本文综述手术治疗中瘤技术护理的相关内容,以期对临床中腹腔镜恶性肿瘤手术的广泛应用有推动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恶性肿瘤 无瘤技术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咪康唑氯倍他索乳中硝酸咪康唑和丙酸氯倍他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0.5%醋酸铵溶液-乙腈-甲醇(24∶38∶38,v/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用内标法定量,内标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结果丙酸氯倍他索在0.12~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硝酸咪康唑在4.2~48.8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 丙酸氯倍他索 硝酸咪康唑
  • 简介:目的:探讨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抢救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收治且符合标准的重症哮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24例接受常规性治疗,观察组24例在此前提下接受创呼吸机治疗,评估该2种方案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PaO2,PaCO2等指标经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h后,观察组除pH值与对照组相差无异(P〉0.05)外,上述其余指标比较对照组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创呼吸机救治,效果确切,能迅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哮喘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 研究在腹股沟疝使用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 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在我院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2 月治病的患者,总共有 70 个例子,将这些例子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是 35 例,让研究组进行平片式张力的疝修补术,对照组进行疝环填充式疝修补术。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症状,以及再次发病的情况记录下来,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 结果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中所用的时间,在手术中的出血情况,住院的时间作比较,发现他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P > 0.05 );在研究组中,患者的发病率为 6.2% ,对照组的发病率为 7.5% ,将两者进行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P > 0.05 )。在研究组中,复发率为 2.3%,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 12.5% ,研发组的复发率很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 P < 0.05 )。在研究组中,总效率为 98.5% ,在对照组中,总效率为 95.5% ,将研究组的总效率和对照组的总效率相比较,差异不是很明显( P > 0.05 )。结论 疝环填充式的疝修补术治疗有很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平片式张力疝修补术也具有较高临床疗效,这两种治疗方式都有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的快的优势,但是经过研究表明,使用平片式张力的疝修补术治疗的再次发病率更低,所以这种方式成为临床治疗方案中的首要选择方案。

  • 标签: 疝环填充式 平片式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安徽地区1163例不育男性的Y染色体精子因子(AZF)微缺失情况及特点,探讨其在诊治男性不育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mPCR)技术扩增1163例精子数目、活力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AZF基因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并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目的片段进行鉴别分析。结果1163例不育患者中130例(11.18%)患者AZF基因位点发生微缺失。在AZF微缺失组合类型中,AZFc+AZFd位点微缺失最多,共97例(8.34%,97/1163);其次为AZFb+AZFc+AZFd的组合缺失,共21例(1.81%,21/1163);AZFa+AZFb+AZFc+AZFd四个AZF区域均发生缺失的患者,以及仅仅在AZFa区域发生微缺失的患者分别为6例,各占总不育患者的0.52%(6/1163)。结论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是部分男性不育症的重要遗传致病因素,有必要对精液质量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将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后续治疗。

  • 标签: 男性不育 无精子症 少精子症 无精子因子 Y染色体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