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22例获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12例,姑息性手术10例:消化道重建方式为空肠“P”袢代胃、胃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组中6例术后发生并发症,肺部感染4例,切1:3裂开2例,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未行手术组生存时间为3~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姑息性切除者生存时间为6~1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时间为12~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7.5个月。结论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病期及根治性切除是决定残胃癌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残胃癌诊断 残胃癌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EZH2对胃癌MKN-28细胞生物学的影响。方法:siRNA干扰EZH2;MTT法检测沉默EZH2后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的侵袭情况;Realtime-PCR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iRNA有效干扰了EZH2的表达;沉默EZH2细胞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细胞的侵袭情况,沉默EZH2明显抑制了细胞的侵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siEZH2细胞组E-cadherinmRNA、β-catenin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两组,Bcl-2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沉默EZH2抑制了胃癌MKN-28细胞的增殖,抑制了细胞的侵袭和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Wnt信号途径实现的,为寻找有效的靶点和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胃癌 EZH2 E-CADHERIN Β-CATENIN Bcl-2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2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ivdrip第1、8日,DDP30mg/m^2ivdrip第1-3日,21日为1周期。结果:CR0例,PR12例,SD14例,PD2例,总有效率为42.8%,初治、复治各14例,均有6例PR,有效率均为42.8%,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为主,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可作为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目的探讨炎性乳腺癌(IBC)患者的分子分型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8例女性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预后.结果28例IBC患者中,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所占比例分别为21.4%、17.9%、32.1%、28.6%,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66.7%、44.4%、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C预后较差,尤其是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有更广阔的前景.

  • 标签: 炎性乳腺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化指标
  • 简介:目的检测华南地区伊立替康联合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UGTlA*28基因的多态性,观察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华南地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214例,给予伊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化疗,并进行UGTlA*28基因多态性测定,观察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n结果167例(80.29%)患者为TA6/6纯合野生基因型,40例(19.23%)患者为TA6/7杂合突变基因型,l例(0.48%)患者为TA7/7纯合突变基因型nTA6/6野生基因型和突变基因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31.20%和20.O%(P=0.19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0.78%和74.29%(P=0.008)nTA6/7及TA7/7突变基因型患者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时严重延迟性腹泻和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9.76%、9.76%,高于TA6/6野生基因型的5.39%和3.59%。结论UGTlA*28不同基因型对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有差异。

  • 标签: UGT1A*28 伊立替康 晚期结直肠癌 疗效及不良反应 华南地区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结合和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marrowmononuclear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分期IIB期、II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ofthefemoral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ml浓后的BMMCs,单纯植骨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骨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骨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B期、II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和骨修复质量。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减压术 外科 假体和植入物 骨髓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