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全麻下患者仍可存在对听信息记忆,研究全麻下记忆,选择科学,简单易行方法十分重要。传统记忆测量方法有一定弊端,心理学界新发展起来加工分离程序是能够分离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在总记忆成绩中相对贡献一种方法,解决了在测试阶段,内隐记忆和显外记忆相互干扰问题,使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测量更加准确,本文对加工分离程序基本原理,多维加工树记忆模型及加工分离程序在麻醉下记忆研究中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加工分离程序 全麻 记忆 研究 应用
  • 简介:目的:回顾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患者接受抗毒治疗情况。方法:在广东省SARS数据库中筛选出资料较完整的确诊重症患者127例。根据接受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成四组;用了抗病毒药组、有用达菲组、单用达菲组、早期用达菲组;观察以上四种情况下对发热天数、总病程时间、急性肺损伤(ALI)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可能性,以及死亡率等影响。结果:所观察重症SARS患者78.7%应用了抗病毒治疗,在1月份期间,有7例患者应用了达菲治疗,占本月患者数25%;2月份期间,有22例患者应用了达菲,占本月患者数30.6%,3月份期间,有14例患者应用了达菲,占本月患者73.7%;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死亡率在不同月份间无显著差异(P〉0.05);纳入分析13医院患者SARS发生率,以及应用达菲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死亡率在医院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病后3.4±6.9天开始应用达菲,剂量为150mg/天,持续治疗时间为8.1±3.7天,早期单用达菲比率为11.8%,其中73.3%是在3月份应用;用了抗病毒药、有用达菲、单用达菲,早期单用达菲四种情况下对发热天数,总病程时间、ALI发展为ARDS可能性、以及死亡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所观察重症SARS患者普遍应用了抗病毒治疗,但开始应用达菲时间较晚,虽然不同医院患者严重程度,达菲使用率,以及死亡率有显著差异,但影响因素众多;应用抗病毒治疗总体来说对重症SARS总病程时间、症状缓解以及死亡率等均无影响。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奥司他韦
  • 简介: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哌啶衍生物,属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起效迅速、在体内1min左右即达到血-脑平衡等特点。静脉输注镇痛作用满意,停药后10min内自主呼吸可基本恢复。瑞芬太尼与各种麻醉药能产生协同作用,用于颅脑外科手术中,利于麻醉浓度调整,便于神经外科医师评估颅脑手术后病情。

  • 标签: 瑞芬太尼复合液 颅脑手术 维持麻醉 丙泊酚 芬太尼
  • 简介:目的:将小剂量纳络酮与芬太尼并用于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其降低芬太尼副反应效果,并探讨适宜钠洛酮配伍剂量。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腹腔手术病人23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三组施行芬太尼静脉术后镇痛。A组采用芬太尼10—20μg/k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采用A组配方再加入纳络酮5μg/kg;C组采用A组配方再加入纳络酮10μg/kg。定时评定和记录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三组芬太尼用量无显着性差异,B、C两组纳络酮泵速分别为0.01±0.12μg/(kg·h)和0.30±0.19μg/(kg·h)(P〈0.01)。B、C两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均低于A组。三组24h内VAS评分相似(P〈0.01)。结论:纳络酮0.10—0.30μg/(kg·h)与芬太尼配伍用于术后镇痛,镇痛质量仍可保证,阿片类副反应发生率可降低。

  • 标签: 术后镇痛 病人自控 静脉 芬太尼 纳络酮 恶心呕吐
  • 简介:低钠血症是神经科重症患者最常出现电解质紊乱。脑性耗盐综合征(CSW)是由颅内疾病引起肾性失钠导致低钠血症和细胞外液丢失。其发病机制仍末完全清楚。除一些利钠因子作用外,交感神经反射在CSW中也发挥了作用。CSW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鉴别存在困难,关键在予容量状态。排除一些其他原因也非常必要。治疗有赖于液体支持和盐平衡。盐皮质激素在一些复杂病例中可能有用。

  • 标签: 脑性耗盐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低钠血症 CSW SIADH
  • 简介:吗啡类药物术后硬膜外腔持续镇痛(PCEA)效果肯定,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也颇为常见。我院从2001年8月1日至2002年2月28日期间对472例术后PCEA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两种镇痛药液配方,观察氟哌利多在预防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吗啡副作用效果。

  • 标签: 氟哌啶 PCEA 吗啡类药物 术后 硬膜外腔镇痛 肤瘙痒
  • 简介:抑肽酶是一种非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激肽释放酶,抑制血小板激活、粘附和聚集功能,显着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但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笔者在52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曾遇到7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抑肽酶 过敏反应 体外循环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非特异性 术中应用
  • 简介:静脉使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抑制在气管插管、拔管、支气管造影、支气管镜和喉镜检查时引起咳嗽反射。因此印度几位医师试图将其应用于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他们共研究了502名ASA分级Ⅰ和Ⅱ级,准备行择期手术病人。这些患者被随机均分到两个组中,一组使用利多卡因15mg·kg^-1,另一组则使用安慰剂(0.9%生理盐水)均在应用3ug·kg^-1芬太尼之前。

  • 标签: 利多卡因 芬太尼 静脉 诱发 咳嗽反射 抑制
  • 简介:雷米芬太尼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起效迅速,停药后迅速清除:临床剂量雷米芬太尼对于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和脑血流CO2反应性影响小,可引起剂量依赖性MAP下降,从而影响脑灌注压(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应用雷米芬太尼持续输注,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恢复迅速,清醒质量高.有利于早期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术后应充分镇痛,从而避免由于疼痛不适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等不良事件;雷米芬太尼应用于清醒开颅技术具有一定优势;雷米芬太尼TCI技术用于开颅手术更有利于术中维持循环稳定。

  • 标签: 雷米芬太尼 神经外科手术 开颅手术 清醒开颅 靶控输注
  • 简介: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神经性耳聋听力恢复效果。方法:选择30例病程3个月~7年神经性耳聋患者,应用1%利多卡因10ml+维生素B12500μg复合液施行SGB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30例中经SGB一个疗程治疗,其中25例基本治愈;3例经2个疗程治疗,症状基本消失;2例病程较长,恢复较慢,但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采用SGB治疗神经性耳聋,听力恢复快,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病人容易接受。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治疗 神经性耳聋 利多卡因 维生素B1 血管扩张
  • 简介:无创通气系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最早应用于慢性肺部疾患。由于其可避免因建立人工气道而带来诸多并发症,近年来在急性呼吸衰竭病人中应用逐渐增多。本文综述了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介绍了相关领域最新临床指南。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并发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随着椎管内手术开展以及免疫组化技术广泛应用,人们对颈肩腰腿痛发病机理有了进一步认识。颈腰椎盘源性疼痛,不仅是由于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及其无菌性炎症所引起,而且与椎管内富含感觉纤维组织尤其是硬脊膜、后纵韧带、椎间盘受刺激有非常重要关系。

  • 标签: 椎管内手术 免疫组化 颈肩腰腿痛 发病机理 盘源性疼痛 窦椎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