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特点和早期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有心脏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8例临床资料。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心脏损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电图异常32例,超声心动图异常29例,胸部X线异常8例,治疗后好转35例,死亡3例。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心脏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及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其亚临床心脏病变,及时治疗可改善其预后。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脏损害
  • 简介: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方法:将338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68)和对照组(n=170),观察组应用口咽通气管同定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非计划性拔管数、患者舒适度、口腔黏膜损伤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移位程度低.非计划性拔管、口腔黏膜损伤例数均较对照组短,患者舒适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应用口咽通气管可有效避免气管插管导管移位,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减轻口腔黏膜损伤,增加病人舒适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口咽通气管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口腔黏膜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OLD加压螺丝钉对足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22例足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BOLD加压螺丝钉手术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术后随访一年内,22例足部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愈合时间为7~14周,平均愈合时间(9.3±1.26)周,且均无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依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判断临床疗效为优10例,占45.45%,临床疗效为良9例,占40.91%,临床疗效为可2例,占9.09%,临床疗效为差1例,占4.55%。优良率为86.36%。结论BOLD加压螺丝钉治疗足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对足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BOLD加压螺丝钉 足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1~2015.3新生儿科NICU住院极低出生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新生儿采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对照组早生儿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观察两组早生儿恢复出生体重、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辅助灌肠排便天数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院时间和出院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喂养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辅助灌肠排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新生儿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出院时间与对照组出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早产儿随访至12个月,头围、身长、体重发育及智能发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成熟,降低新生儿出现喂养不耐受几率,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且出院后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同早产儿奶粉喂养新生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 极低出生体重儿 临床喂养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宫颈锥切术中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颈锥切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组)以及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C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使用GESolar8000型监测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R组患者术后苏醒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R组患者呼吸暂停例数。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手术记忆,术后并发症和麻醉满意度。结果: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可以满足手术需求,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对手术无记忆,满意度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结论:静脉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在宫颈锥切术中应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子宫颈锥切术 瑞芬太尼 异丙酚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60例血管性痴呆和200例无痴呆表现单纯脑梗塞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性痴呆与性别以及年龄无明显关系,与脑梗塞病灶数目有显著关系,与梗塞灶大小无明显关系,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嗜烟酒在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而冠心病以及肥胖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于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脑梗塞
  • 简介: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颅脑外伤 C-反应蛋白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4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23例)和低分子右旋糖苷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21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参数改变。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61%),对照组痊愈4例(1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亦高于对照组(76%);治疗组中治疗后椎动脉各血流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各参数均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应用阿加曲班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阿加曲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对照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应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方法:59例眩晕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并与纳络酮注射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不但具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作用,同时具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作用,更适宜于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眩晕患者.

  • 标签: 药物治疗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纳络酮注射液 葛根素注射液 血压 心率
  • 简介:目的:探讨地区级医院在院前急救中存在护理问题及找出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下半年院前接诊2050例病人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院前急救主要存在6个护理问题。结论:院前急救必须具有充足急救物资、医护人员敏感分诊识别能力和过硬急救技能。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种植成功率、满意度程度以及口腔卫生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8.7%,对照组患者种植成功率为92.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8.3%,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口腔卫生效果研究组患者口腔卫生良好51例(85%),一般9例(15%),较差0例;对照组患者口腔卫生良好39例(65%),一般15例(25%),较差6例(1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义齿种植修复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确保患者口腔卫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口腔义齿修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诊断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有效率和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纤维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肝癌中运用效果及对bFGF、VEGF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肝癌病患14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内各指标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肝癌
  • 简介:目的:研究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影响.方法:将178例心脏骤停(CA)病人随机分为时机选择复苏组90例(A组)和常规复苏组88例(B组),比较两组复苏成功率.结果:A组CPR成功率48.9%明显高于B组成功率19.3%,P<0.05.结论: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及心脏电击除颤需根据CA不同病因及现场情形进行选择.

  • 标签: 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 电击除颤 时机选择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诊面部外伤与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处理方法,使患者面部功能和形态得到最大程度恢复。方法:在急诊面部外伤处理中,应用整形外科学原则和技术治疗面部急诊外伤患者,做好对照与随访。结果: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处理38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未发生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结论:在面部外伤急诊处理中,整形美容外科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修复伤口、恢复面部功能及形态。

  • 标签: 面部外伤 整形 美容 外科技术
  • 简介:目的:减少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副作用。方法: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运用分别运用芬太尼、曲马多、鸡矢藤与异丙酚合用,观察麻醉作用效果,术后离院时间,苏醒后腹痛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讨论。结论:结果发现,鸡矢藤与异丙酚合用最适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

  • 标签: 鸡矢藤 无痛人流 苏醒 腹痛
  • 简介:目的:讨论应急预案在急诊科中应对群体性伤害事件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收治4次群体性伤害事故临床资料。结果:应急预案能协助我科人员对群体性伤害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结论:群体性伤害事件能造成重大损失,而急诊科是医院面对突发事件重要部门。必须具备随时都能接收群体性伤害事件中患者能力,更好处理群体伤,使群体伤害事件危害缩减到最小应急预案必须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部门条件而制订,并要加强平时对群体性伤害事件演练,对物资做好充分准备,并需要不断完善相应应急预案,使应急预案真正能处理紧急情况。

  • 标签: 应急预案 急诊 群体性伤害事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董氏奇穴配合艾炷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施以董氏奇穴及艾炷灸,分别治疗28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有效率为70%,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艾炷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关节周围炎 董氏奇穴 艾炷灸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心房纤颤(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状态。方法:所有受试对象均在院时抽取静脉血送检凝血、纤溶功能指标。结果: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与单纯房颤组(对照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P<0.05);而APTT、PT虽短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发病时Fb、D-dimer及VWF:Ag明显增高,反映了这些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紊乱,同时也间接预示凝血、纤溶指标增高慢性房颤患者有可能出现脑梗死。

  • 标签: 慢性房颤 纤溶 凝血 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