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危重症患者66例(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随机分为标准化急救护理的观察组(3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例),观察护理质量及抢救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各评分高,抢救时间短,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抢救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急诊危重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结合案例教学法对妇科实习生进行教学的结果,取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本院妇科实习生共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调研,结论:实验组实习生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师生对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法满意度较高。

  • 标签: []标准化病人 结合案例教学法 妇科 实习生
  • 简介:目的探讨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SSP)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效果,为建立一种全新的护理带教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衡阳市某卫校招募在校学生10名作为标准化病人,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来本院实习的72名护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36名利用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护生为实验组,另外36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作为对照组。比较:(耽组护生实习前后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②招募志愿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实习前2组实习护生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习后,实验组Jane思维评价问卷得分及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护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能力思维和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还能提高在校志愿招募护生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 标签: 在校护生 标准化病人 临床护理带教 临床能力 护患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化处理流程在ICU肠内营养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ICU肠内营养胃潴留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随机将10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处理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处理流程,对比1周后两组患者肠内营养预期喂养达标率和肠内营养占比、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预期喂养达标率和肠内营养占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肠内营养胃潴留患者实施标准化处理流程,可以提高肠内营养预期喂养达标率和肠内营养占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标准化处理流程 肠内营养 胃潴留 营养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标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住院治疗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自愿的方式,把他们平均分成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对照组采取常规医学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 两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通过临床医学护理后,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护理效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标准化护理干预下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标准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疗效果,减轻并降低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能够更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干预 重症呼吸衰竭 满意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国际医疗部门诊的预检分诊工作中应用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对预检分诊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我院国际医疗部门诊从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实施基于JCI标准的护理质量改进,以2018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前,以2019年7月至12月标记为实施后,分别于此时间段选取138例就诊患者以作对照研究,比较实施前后门诊分诊效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措施实施后患者正确分诊率94.2%高于实施前81.2%(P

  • 标签: JCI标准 护理质量改进 国际医疗部门诊 预检分诊 分诊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方式用于基层医院床旁交接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SBAR标准化沟通交接班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交接班质量和交接班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护士交接班质量和整个病区护士交接班时间评分分别为(86.83±12.73)分、(30.89±4.19)min,对照组为(73.51±9.25)分、(45.66±5.6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AR标准化沟通方式用于基层医院床旁交接班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交接班质量、并且缩短交接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SBAR标准化沟通 基层医院 交接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内镜室无痛苦内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化内镜室 无痛苦内镜 护理配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将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作为研究时段,抽选本时段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入院编号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观察组血压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加稳定,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致死率与致残率均低于对照组,急救反应与院内反应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中对心衰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缩短急救时间。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心衰 病情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消化内镜室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内容包括:SAS评分、疼痛模拟评分以及内镜诊治时间,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内容包括:恶心、呕吐以及呛咳,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消化内镜室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急诊抢救室患者构建标准化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21年1月至12月阶段,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来展开研究,每组给予患者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对观察组采取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加以分析比较。结果:经对患者采用施标准化护理流程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后得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2%比对照组的80.36%高,且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在急诊抢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护理流程 急诊抢救室 呼吸机治疗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的平均时间、患者家属满意率、患者的配合度数据。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4.87%,高于参照组的82.05%,研究组的急救平均时间短于参考组,并且研究组患者的配合程度更高。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 急诊危重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2例,均为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2)与标准化饮食护理(观察组,n=50),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血糖指标、体质量指数指标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指标在不同比较时间段(空腹、餐后2h)中,指标值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护理干预,患者体质量指数指标(BMI)观察组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用标准化饮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指标,改善体质量指数,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标准化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 肥胖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呼吸机是急诊抢救室的常用医疗设备,具有改善气体交换功能、维持适当通气量等作用,在肺内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呼吸衰竭等急症患者的预防性治疗中有重要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护士需要明确各类常用通气模式及其对应特征,掌握呼吸机治疗的适应证以及各项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方法,根据治疗对象的特征合理调整参数,以保证抢救治疗的效果。同时要留意呼吸机的运行状态以及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的具体表现,据此判断患者的通气状况是否良好。急性呼吸衰竭是急诊室呼吸机治疗的主要对象,患者群体具有起病急、病症重等特征,若抢救期间出现差错,患者的病情可迅速变化,并造成不可逆损害。呼吸机治疗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的病症,降低损害风险,但抢救期间的护理配合仍然是抢救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呼吸机治疗期间护理流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科室自拟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标准化 急诊抢救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本院68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吞咽能力改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4.12%,5.88%)较对照组(76.47%,26.47%)优(P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预见性护理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式预检分诊标准在基层中医院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院前急救任务至某三乙中医院的4278例院前急救病人进行此次研究,其中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20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经验分诊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07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预检分诊法进行分诊分级处理,比较两组急危重患者的院前处置率、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前处置率、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0.05),附加效应:观察组静脉开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急危重病人院前分诊与急诊分诊级别符合率:90.5%。 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院前标准简明、易操作,方便现场快速分级,将本次改良式预检分诊标准应用到院前急救,为院前医疗急救提供标准化工具,可以有效提高院前处置率、抢救成功率,两种标准符合程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预检分诊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分级标准 四级三区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对患者放射性皮炎治疗带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这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对放射性皮炎改善带来的影响。结果: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皮肤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标准化皮肤护理方式能够降低治疗对患者皮肤带来的损坏,也能从细致、优质皮肤护理措施实施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乳腺癌放疗 标准化皮肤护理 放射性皮炎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个性化延伸护理、标准化健康教育联合应用在慢性胃溃疡患者身上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就诊的8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为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延伸护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饮食依从率、运动依从率及情绪控制率均明显较高(P<0.05);ESCA量表评分显著较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个性化延伸护理了联合标准化健康教育效果确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护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胃溃疡 个性化延伸护理 标准化健康教育 依从性 自护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预见性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9月本院68例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康复效果。结果 吞咽能力改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4.12%,5.88%)较对照组(76.47%,26.47%)优(P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预见性护理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无痛分娩产妇分析助产士全程标准化陪伴护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妊娠结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内接收11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掷骰子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n=56;常规护理)、实验组(n=56;助产士全程标准化陪伴护理)。观察对比2组产妇妊娠结局。结果:经过助产士全程标准化陪伴护理的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会阴切除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全程标准化陪伴护理在实际产妇的临床应用中效果十分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普及。

  • 标签: 助产士 全程标准化陪伴护理 无痛分娩 护理效果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