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4 个结果
  • 作者: 黄燕曾维赵芸芸(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离子导入结合中医辩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武汉市武昌医院针灸理疗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分为A、B、C三组,A组(91例)行常规针刺结合一般护理;B组(103例)行常规针刺结合中医辩证施护;C组(106例)行中药离子导入结合中医辩证施护。综合对比三组疗效、6个月内复发率;疗程结束时行VAS法评价患者腰腿痛程度。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78.0%,复发率36.3%;B组治疗总有效率84.5%,复发率30.1%。均显著性低于C组92.5%和13.2%,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A组VAS(2.4±0.3)分、B组(2.2±0.2)分,均显著性高于C组(1.4±0.1)分,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离子导入结合中医辩证施护,可显著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腰腿痛、降低中期复发率,具备推广价值。
  • 简介:[目的]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牙龈出血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选择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湿热内蕴证住院病人60例,按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中药漱口方漱口,对照组以安慰剂中药漱口。[结果]两组治疗后牙龈出血状况评分、主观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漱口液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病人的牙龈出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漱口 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牙龈出血
  • 简介: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法因器械不佳、方法落后等原因,会给病人造成肛门或直肠黏膜损伤、腹痛腹泻、灌肠液保留时间短等问题,进而影响疗效和病人舒适度。现从灌肠的器材、速度、温度等8个方面综合分析中药保留灌肠技术的规范化进程,发现众多临床研究在灌肠的速度、温度、插管深度和保留时间上有较大争议,目前尚缺乏有循证依据的统一规范,且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试验设计不严谨的问题,尚需从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开始研究,以期规范的指导临床实践,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和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中医护理技术规范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中药颗粒剂活瘀消肿汤在治疗创伤急诊肢体肿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创伤急诊肢体肿胀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七叶皂苷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药颗粒剂活瘀消肿汤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创伤急诊肢体肿胀应用中药颗粒剂活瘀消肿汤进行治疗,可以收获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活瘀消肿汤 创伤急诊肢体肿胀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穴位敷贴 + 中医护理运用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纳入的 100 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遵照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各 50 例,研究组给予穴位敷贴 + 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临床症状、SAS、SDS、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穴位敷贴 + 中医护理运用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效果显著,可快速减轻相关症状,增强患者配合护理的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

  • 标签: 中医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穴位敷贴 急性发作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与配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5例4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采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案,总结其护理方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等内容。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时间更短、感染几率低、创面愈合快,同时配合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辅助 负压引流技术 4期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选择8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推拿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泡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联合康复治疗后,和对照组相比,疼痛VAS评分更低、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评分和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洗结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十分突出,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治疗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封包联合TDP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明确该治疗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为临床中医护理提供依据。

  • 标签: 中药封包 TDP 便秘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中药烫熨配合康复护理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择80例病人,研究时间为2021年6月份至2022年6月份,分组采用随机平衡的方式,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病人,甲组常规治疗,乙组中药烫熨配合康复护理锻炼,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不同的治疗方式应用于甲乙两组病人后,乙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好于甲组,P

  • 标签: 中药烫熨 康复护理锻炼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LED红光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的8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采取电脑随机分组的形式,产生两个组别,分别为给予综合护理的实验对照组和常规护理的常规对照组,在确保无其他不同之后,综合对比最终干预效果。结果:将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尽可能排除,最终对比两个组别所得到的干预效果,发现实验对照组组内综合干预效果以及组内自身患者对各自干预措施满意度,发现实验对照组数据优于常规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可做参考。结论:综上,在LED红光联合中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日常干预中,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并综合提高治疗有效率,除此之外,更可以促进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参考。

  • 标签: 综合护理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腰突症患者行中药涂擦配合穴位按摩干预期间开展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腰腿痛的影响价值。方法:病例筛选为我医院收治的腰突症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取中药涂擦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腰腿疼痛程度与腰椎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腰突症 中药涂抹 穴位按摩 腰腿痛 综合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开展中药熏蒸的护理价值。方法 将46例RA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采用中药熏蒸),均组23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红细胞沉淀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RA开展中药熏蒸能够显著降低炎症水平。

  • 标签: 中药熏蒸 关节炎 炎症反应 类风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引起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文中选取符合本次研究的肿瘤患者共100例,均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后纳入本次研究,并以临床护理干预为依据,将其分为研究组(大承气汤中药熏洗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 5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50例),统计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和粪便分型积分以及便秘发生率,对两组获得数据进行组间比对。结果 首次排便时间研究组(26.33±2.25)h与参照组(26.67±2.42)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粪便分型积分,1周研究组对比参照组(0.73±0.14)VS(1.54±0.39)对比P

  • 标签: 大承气汤中药熏洗 足底穴位按摩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雷火灸、电热复合治疗仪三联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56例按就诊时间1:1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肛管中药保留灌肠、雷火灸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输液式保留中药灌肠、雷火灸、联合电热复合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4.87%)、总有效率(92.37%)均高于对照组(32%,7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胀痛及带下异常评分均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雷火灸联合电热复合治疗仪三联中医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盆腔环境,缓解疼痛,降低复发率,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症状,临床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输液式 保留灌肠 电热复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 三联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中药坐浴在肛瘘术后护理中对疼痛的改善程度及临床医学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肛瘘病人中的110例,利用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每一组55例。对照组选用高锰酸钾溶液医治,中药组选用中药医治。对比在不同护理对策下病人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及功效。结果:中药组伤口愈合时间、瘙痒、肿胀及分泌物增多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痊愈率为47.27%,较对照组21.81%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浴对肛瘘术后病人效果明显,可缓解病人痛楚,促进伤口快速愈合,提议临床医学运用。

  • 标签: 中药坐浴 肛瘘术后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穴位烫熨用于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25例定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期间本院诊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25例定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中药穴位烫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胀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穴位烫熨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术后腹胀疾病发生几率,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早日恢复正常,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术 中药穴位烫熨 常规护理 早期护理干预 腹胀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的护理与配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25例4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采用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方案,总结其护理方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等内容。结果:通过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中药辅助联合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期压力性损伤时间更短、感染几率低、创面愈合快,同时配合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药辅助 负压引流技术 4期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隔物灸与中药灌肠联合技术在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推广。方法:于2022.01~2023.10纳入60例胰腺炎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30例,隔物灸)和试验组(n=40例,隔物灸+中药灌肠),对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其舒适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胰腺炎患者采用隔物灸与中药灌肠可以降低其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隔物灸 中药灌肠 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康复患者实施中药膏摩联合温灸刮痧技术改善其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0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软瘫康复期患者,按照硬币投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温灸刮痧技术;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膏摩,分别于干预后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Fugl-Meyer) 和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57.6±8.5)分、(68.4±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5.2±7.3)分、(51.3±8.1)分,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6.3±9.4)分、(87.6±1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0.2±8.1)分、(69.3±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联合温灸刮痧技术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康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膏摩 温灸刮痧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