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改变及其对心脏贮备功能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2例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测定,根据所得左心功能质量指数(LVMI)分为LVH和非LVH两组。LVH组48例,非LVH组4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肺功能检测,比较各组在分级递增运动后达到无氧阈(AT)和最大摄氧量(VO2max)时心脏功能的贮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除DBP水平无差异外,BMI、SBP以及LVMI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METs和VO2/kg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VO2、VO2/HR和运动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脏运动功能指标METs、VO2/kg水平明显降低,运动量受损,LVMI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贮备功能明显降低。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肺运动功能 心脏贮备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此作为临床依据研究其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2015年3-12月收治老年性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62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积极纠正低钠血症,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好转52例,治愈6例,无效2例,死亡2例,其死亡原因是低钠血症导致脑水肿、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治疗时需抗心力衰竭与补钠两者兼顾。同时针对性的护理也是治疗的要点,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低钠血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LVEF及BNP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组LVEF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环磷腺苷葡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率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实验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NYHA分级、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3例复发心房颤动,复发率为9.3%,对照组有7例复发房颤,复发率为2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有的密切的关系,对于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应用胺碘酮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24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转归率;肾功能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相关检测指标;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功能好转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相关检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和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治疗 应用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常见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西地兰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LVDd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常见病心力衰竭采取西地兰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心内科 常见病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脑钠肽(BNP)水平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芪苈强心胶囊 舒张性心衰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我院的2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进行分析,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患者的血气、生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后,血气分析和生理指标均发生了变化,患者的症状、体征、PaCO2、PaO2等指标出现了显著改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可靠。结论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时采取无创呼吸机可以对患者的血气水平产生改善,是急救的可靠途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提升效果,临床推介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调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选择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选择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价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咳嗽停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血气指标水平,安全可靠。

  • 标签: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西医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衰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的患者一共有90例患者,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所运用的是常规性的一般临床护理办法,而实验组患者所运用的是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再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性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所表现出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所体现出的应用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的跟踪和调查,在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之后,针对两组患者所体现出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比较,充分的证明,观察组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要比对照组患者所体现出的并发症发生几率要低很多,而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患者高很多,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备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实有效的对于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选用护理干预措施,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积极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切实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的护理干预办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净化 肾衰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高压力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一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ALHF)患者,高压力无创通气组(40例)及低压力无创通气组(40例)进行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高压无创通气组HR、MAP、RR、PaCO2、PaO2、pH值、NT—proBNP变化与低压无创通气组比较(P<0.05).高压组有效率95%;与低压组对比(P<0.05)。结论高压力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0%,且LVEF改善值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比,副作用更低,理应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希望本文能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随机选取本医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接收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医治疗的先后顺序一对一进行分组,第一组50例行急诊内科治疗,第二组50例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第一组显效患者20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第二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患者24例,无效患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第一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变化明显优于第二组,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急诊内科治疗,临床效果佳,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压、心率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内科治疗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查看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接受临床治疗,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护理后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同一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比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确保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重监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收取本次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对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CHF体重管理量表对其体重监测依从性进行调查,后分析结果。结果影响患者体重监测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以及体重管理相关知识;影响患者体重监测依从性的独立因素包括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以及文化程度。结论影响体重监测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其中文化程度较低患者依从性较差,应对此类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由此提高其体重监测依从性。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体重监测依从性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含量,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失代偿心力衰竭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短程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重度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显著低,即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为95.4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27.28%,(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是重度失代偿心力衰竭的理想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的特征。

  • 标签: 重度失代偿心力衰竭 小剂量 多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HF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共进行十六周,对两组患者HR、ET-1以及BNP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HR、ET-1、心电图异常率以及BNP均低于对照组,脂联素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行规律性腹膜透析治疗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腹膜炎的发生率(15.5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护理效果,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腹膜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