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变化以及创面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方法制作30%TBSA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分为单纯烫伤组和bFGF治疗组.于伤后3、6h和1、3、7、14d取创面皮肤标本,检测再上皮化率及胶原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创面组织真皮内成纤维细胞MMP-2、MMP-7和TIMP-2的表达变化.另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假烫组,分别检测上述各项指标.结果(1)伤后3~14d,bFGF治疗组再上皮化率高于单纯烫伤组.(2)伤后3h~3d,bFGF治疗组和单纯烫伤组胶原含量持续下降,7~14d开始回升,但仍低于假烫组(P<0.05).(3)伤后1d,单纯烫伤组MMP-2、MMP-7和TIMP-2表达增多,7d时达到高峰,持续到14d.(4)伤后3~6h,bFGF治疗组MMP-2、MMP-7的表达与单纯烫伤组相似;伤后1~14d,3者的阳性表达强于单纯烫伤组.结论烫伤大鼠创面中细胞外基质的活动会影响皮肤的胶原沉积;MMP-2、MMP-7、TIMP-2的表达变化是组织修复的重要步骤,与bFGF加速创面愈合的过程密切相关.

  • 标签: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烫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金属扩张器标准通道[1]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结石直径在4.5~7.6com,平均(6.1±0.6)com的患者90例,患者的年龄、体重、临床化验检查,结石性质无明显差异,其中A组45例行球囊扩张大通道F26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45例行金属扩张器标准通道F18经皮肾镜手术;术后对AB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统计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没有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B组手术时间比A组手术时间长,A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于B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结论球囊扩张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与金属扩张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单纯肾结石长径大于4.5cm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大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提高结石清除率。

  • 标签: 标准通道 大通道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41-01
  • 简介:目的评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3D打印钛合金骨小梁金属(TTM)臼杯的中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骨科进行初次THA的19例(20髋)患者,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分成TTM臼杯组9例(10髋)和Pinnacle臼杯组10例(10髋)。术后5年影像学评估髋臼假体稳定性、髋臼表面与骨界面骨长人能力以及是否伴有骨溶解;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5年,Harris评分TTM组优8例,良2例;Pinnacle组优9例,良1例。术后5年TTM组[(92.8±3.1)分]和Pinnacle组[(94.6±2.9)分]的Harris评分分别与术前[(48.2±5.5)分和(46.5±8.7)分]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5年Harri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评估术后臼杯稳定、骨长人优异,无松动及骨溶解。TTM组2例术后存在透光线,术后6个月后透光线消失;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进行性增加的透光线。以假体松动或翻修手术作为终点,两组髋臼假体5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3D打印钛金属骨小梁臼杯在初次THA后5年中期随访中展现出优异的临床效果,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随访研究 3D打印 电子束熔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此次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诊治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格检查正常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两组研究对象血浆中D-二聚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水平等情况,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中D-二聚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表达水平高,可将此作为胸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胸主动脉夹层 血浆 D-二聚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8
  • 简介:目的探讨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SCRLM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96例SCRLM患者和69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96例SCRLM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及其中50例癌旁组织(距离阴性切缘≥5cm);69例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ss-Ⅰ蛋白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门诊和电话方式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8月.计数资料的比较及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和MMP9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Kiss-1蛋白的表达位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4.0%(23/96)、43.5%(30/69)、52.0%(26/5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07,P<0.05).其中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与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和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0.702,11.594,P<0.05);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与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45,P>0.05).MMP9蛋白的表达位于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其阳性表达率在SCRLM患者结直肠癌组织、无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SCRLM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分别为67.7%(65/96)、62.3%(43/69)、36.0%(18/50),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时性 KISS-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