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5 年 3 月到 2016 年 5 月收治的 胫骨骨折患者 50 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 25 例,采用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 )和对照组( 25 例,采用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 手术中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 观察组 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 84.00%vs56.00% ),且 P < 0.05 。 结论 与传统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给予 胫骨骨折患者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不仅能有效改善其各项手术指标,更有利于提升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骨骼坏死 骨筋膜间室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总计56例,均为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8)和参考组(n=28)。参考组采取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外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炎症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进行调研与评测。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27例,占96.43%)的优良率和参考组(25例,占89.29%)相比,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参考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IL-1、CRP、PCT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1例,占3.57%%)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8例,占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中分别应用外固定术与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均能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但外固定术的临床价值更为显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整体安全性较高,值得大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创伤性四肢骨折 外固定术 内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 98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 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 ;观察组血 -干扰素( INF-)、白细胞介素 -2( IL-2)、白细胞介素 -4( IL-4)、白细胞介素 -8( IL-8)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老年结核性胸膜炎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治疗效果确切,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推广。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胸腺肽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tuberculous pleurisy. Methods: 98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ymosin.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pleural effusion complete absorp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levels of serum interferon (INF -), interleukin-2 (IL-2), interleukin-4 (IL-4) and interleukin-8 (IL-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antituberculosis drugs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pleurisy can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patients with definite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be promot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combined treatment schem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单独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总有效率、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总量。结果研究组引流总量、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都比参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加速胸液吸收,减轻胸膜粘连,加速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包裹性胸膜炎 尿激酶 双腔中心静脉 导管引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 90例,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所有患者均行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治疗,对照组治疗 4个疗程,观察组治疗 2个疗程,现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指标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不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0%(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治疗 2个疗程,与治疗 4个疗程疗效差异不明显,但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结核胸膜炎 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药 联合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探讨胸膜凹陷相关切迹(NNPI)在孤立性肺结节(SPN)CT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90例CT发现有NNPI的SPN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31-76岁,平均58岁。SPN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应用GE4.4工作站后处理软件测算SPN及NNPI相关参数:SPN体积(V)、NNPI牵拉程度最大的横断面积(Smax)以及结节所在Smax的横断面中心与NNPI顶点连线的距离(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计算结节的牵拉系数K=(Smax·d)/V。分别计算出良恶性结节的K值,应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判断其统计学差异。作出K值的ROC曲线,计算其在判断良恶性结节中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与两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采用盲法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进行纵向比较。结果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Smax、V及d三者具有相关性,Smax与V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性(r=0.65,P〈0.05),与d存在高度负相关(r=-0.83,P〈0.05)。腺癌的K值高于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等良性SPN的K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7、-4.09、-3.19、-2.97,P值均〈0.01);而炎性肉芽肿、结核、真菌性肉芽肿、错构瘤之间的K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得出K值的cut-off值为0.052,曲线下面积为0.852,通过K值法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所得出的最佳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78.0%、92.5%、92.8%、77.1%、84.4%,而医师直观阅片所得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64.0%、82.5%、82.1%、64.7%、72.2%,K值法得出的各项数据均高于医师形态学判断方法。�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胸膜凹陷 量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合并胸腔积液疑似胸膜瘘病患实施亚甲蓝实验和胸腔闭式引流法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合并出现胸腔积液的6例疑似胸膜瘘病患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全部病患均实施亚甲蓝试验,并在右侧开展胸腔闭式引流。于腹膜透析液内添加1ml至2ml亚甲蓝,将透析液灌注入腹腔内,嘱病患尽可能维持平卧位,通过胸腔引流管或是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颜色,分别在病患平卧后半小时、1小时、1.5小时、2小时、3小时以及4小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例病患中,有4例腹膜透析液呈蓝色、胸腔积液呈浅蓝色,提示亚甲蓝试验结果为阳性,明确诊断为胸膜瘘。有1例病患腹膜透析液和胸腔积液均呈浅黄色,提示亚甲蓝试验结果为阴性,对亚甲蓝试验进行改良,首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在引流结束后将引流管夹闭,随后在腹膜透析液中添加2ml亚甲蓝,并开始腹膜透析,结果在4小时内引流出浅蓝色胸腔积液,确诊为胸膜瘘。有1例病患在透析期间发生腹痛症状,立即暂停试验,使用适量利多卡因灌注后腹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闭式胸腔引流术以及亚甲蓝试验属于经济、有效的胸膜瘘诊断方式,能够在基层广泛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亚甲蓝试验 胸膜瘘 胸腔闭式引流法 胸腔积液
  • 简介:为了及时传播杂志的最新信息,加强读者、作者、专家多层次互动,您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查阅我刊文献:(1)登录本刊官方网站(每期快报:优先数字出版或过刊浏览):http:∥www.zhxhwk.com,点击论文题目即可下载论文。(2)登录万方医学网http:∥med.wartfangdata.com.cn/Joumal/xhwk.aspx(用户名分别为:BW1204775、BW1204797、BW1017832、BW1205037、BW1222641、BW1018212,密码分别为:0230766、7554590、043006、2102200、1237636、274563),输入关键词搜索本刊相关文献。

  • 标签: 文献查阅 论文题目 新信息 多层次 MED 医学网
  • 简介:为了及时传播杂志的最新信息,加强读者、作者、专家多层次互动,您可以通过以下2种方式查阅我刊文献:(1)登录本刊官方网站(每期快报:优先数字出版或过刊浏览):http://www.zhxhwk.com,点击论文题目即可下载论文。

  • 标签: 文献查阅 论文题目 新信息 多层次
  • 简介:血站的采血场所是向临床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血液的首要环节.采血环境的卫生条件和空气消毒效果直接影响采集血液的质量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是很危险的因素[1],最大程度降低血液的细菌污染,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是采供血机构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对黄石市中心血站在城区设置的多处固定献血房车进行空气菌落监测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固定献血房车 空气消毒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高于规定标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具有价值高、流动性大、损耗大、更新快、品种多等特点。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分析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措施
  • 简介:血液透析是一种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血液透析实际工作中一直缺乏妥善的血路管固定装置,通常以胶带将血路管固定于患者衣服或者被子上.然而,血液透析所需要时间较长,一般每次4h,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翻身等活动都可能使固定胶带松动.血路管中充满血液,有一定重量,一旦固定的胶带松动,就可能导致血路管与穿刺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脱开,从而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生命.为此我们制作了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能够有效的避免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管路 血路管 慢性肾衰竭患者 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 不良事件
  • 简介:锤状指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伸肌腱损伤,从1997年10月~2000年1月,我院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铝板指套固定治疗新鲜锤状指4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铝板指套固定 治疗 新鲜锤状指
  • 简介:目的:利用颈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疾患。方法:我科3年来行颈后路内固定18例,C1-C2不稳3例,各种颈椎损伤5例,其中颈椎管狭窄症8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分别采用APOFTX椎板钩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C3-C6侧块螺钉、C7椎弓根螺钉植入,然后连接钛板完成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9个月以上。本组病例未发生推动脉、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片,颈椎生理弧度及排列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断裂,1例单枚螺钉松动。18例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6级。所有病人在2周带支具起坐或下床活动活动。结论:颈后路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术后即刻获得牢固的内固定,病人可早期活动、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颈后路 内固定 临床应用 颈椎病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为合理用药带来极大方便,深受医护人员特别是患儿家长的欢迎。然而由于小儿天生好动、自制力差等原因,造成留置针脱管、堵管、静脉炎、意外拔掉等现象增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改进了留置针的固定方法,延长了留管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的常见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损伤所致.严重的损伤常致胫骨平台压缩、塌陷和劈裂.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治疗困难.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了胫骨平台骨折病人65例,手术治疗51例,采用高尔夫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绝大多数病人获得解剖复位,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治疗 钢板内固定 2003年7月 暴力损伤 骨折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69例98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指骨钻孔使用克氏针钻孔.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外固定稳固,关节稳定,活动范围佳,无感染.其中1例病理性骨折大块骨移植用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结论固定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无螺纹的克氏针钻孔对软组织损伤轻微,避免了用螺纹钻头钻孔时对肌腱、神经等的缠绕损伤,对指远端血运干扰小,针孔无感染,利于支架下护理及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关节功能佳.

  • 标签: 微型外固定支架 治疗 指骨骨折 掌骨骨折 克氏针钻孔
  • 简介: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劳动中,手部掌、指骨的骨折十分常见,对于闭合性、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而对于开放性、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以往多采取复位后克氏针或钢板、张力带固定,由于术后不能早期开展手指的功能锻炼,直接影响了后期手功能的恢复。我科于2005年2月~2007年5月应用微型单侧外固定架治疗25例掌、指骨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外固定架治疗 手部骨折 微型 不稳定性骨折 指骨骨折 张力带固定
  • 简介:固定架是已应用达30多年的骨折固定装置,国内外广泛使用是上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有优点也有不足。如果严格掌握适应症,效果还是很好的。近2年来在9例较难处理的胫骨骨折病人中使用了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满意。选择病例的原则是当传统的内固定器械都不理想或因各种其他原因所限时考虑使用外固定架。

  • 标签: 治疗 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外固定架 体会 内固定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