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效果(急救时间、心绞痛控制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睡眠质量、出院时间)、患者满意率和院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协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控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绞痛控制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护理阶段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0年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收录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收录到的6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护理阶段,协同护理模式的开展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精神状态稳定且临床症状恢复,有效促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等症状改善,强化患者的病理表现(P<0.05)。讨论:相关医学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协同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护理阶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阴性症状表现改善,优化整体的身心状态,对于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回顾性研究 协同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护理管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对病症影响。方法:研究时间源:2021年1月-2021年12月,筛选我院该时间段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64例,以抽签1:1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观察护理质量。结果:患者血糖指标(护理前)无对比性(P>0.05);护理后两组指标差异显著(P<0.05)。患者肺功能指标(护理前)无差值(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维度指标(FEV1、FVC、FEV1/FVC)更优,差异显著,(P<0.05)。满意度观察组96.88%高于对照组84.38%,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慢阻肺护理管理中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慢阻肺 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群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作用。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协同组,每组入组病人3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及协同护理模式。将满意度、遵医嘱行为作为两组护理效果的对比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经过协同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方法后,协同组别的病人明显各项指标更优(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遵医嘱行为
  • 简介:摘 要:在医教协同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提高呼吸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改变传统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方式, 采用新的临床教学模式,以提高规培医师临床知识、基础技能、人文素养、科研思维及医患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同时建立较为完善的评价机制,为社会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新型医学人才。

  • 标签: 医教协同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可显著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与自护能力,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协同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协同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自我护理能力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23.1~2024.1就诊于我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抽签方法分组,41例开展常规护理者归纳入对照组,41例开展协同康复护理干预者归纳入试验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明显较好(P均<0.05);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均明显较好(P均<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协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良好,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功能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协同康复护理干预 自我护理能力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梗死患者用协同护理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178例,对照组89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89例应用协同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心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协同护理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辅助作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1月-共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抗感染以及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的咳嗽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肺部罗音吸收时间缩短,肺部X线片阴影吸收时间缩短.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咳嗽;罗音中图分类号R563.1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3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曲美他嗪联合阿司匹林、他汀类、氯吡格雷等心血管药物治疗心绞痛为例探讨曲美他嗪与常规心血管药物的协同作用。方法对58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给予6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传统心血管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对治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推荐方案。

  • 标签: 曲美他嗪心血管药物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方式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40例进行研究。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单纯针刺治疗,实验组采用基于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的针刺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整体有效率以及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的针刺治疗方式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深刺球后穴 晴明穴 眼球协同运动区 动眼神经麻痹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协同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58 名阿尔兹海默症病人作为实验对象,按照病人的入院顺序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病人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包括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比较。 结果: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协同护理的护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协同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不良情绪、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按照抛硬币正方面法,将其分给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情绪状况和疼痛感受。结果:研究组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1周、2周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给予协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其疼痛感受。

  • 标签: 协同护理 带状疱疹 神经痛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患者疾病康复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协同护理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接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整理评价优于对照组,且该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也十分显著,两组指标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显著控制效果,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良好预后。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协同护理模式 康复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支气管扩张病人开展整体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医院接诊的支气管扩张病人中抽取出7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7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35例行(整体护理+协同护理)和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组间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用药行为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发生的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最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联合协同护理应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中,可增强患者的认知度、遵医行为以及自护能力,从而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疾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整体护理 协同护理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住院照护,在此基础上,实验组行多维度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出院时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院时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多维度协同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病人结肠造口术后采用协同护理+认知干预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5例结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42例,后者43例,比较两组认知程度、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ESCA评分、COH-QOL-OQ评分、健康知识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认知干预对提高结肠造口病人自护能力、认知水平,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结肠造口 协同护理 认知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协同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住院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 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92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协同护理模式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