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伴发门静脉栓的CT和MR影像表现。方法复习胃癌伴发门静脉栓及门静脉栓的CT和MR表现文献,回顾性观察1例临床证实的胃癌伴门静脉栓的CT和MR影像资料。结果胃癌表现为胃壁的增厚,MR弥散受限,增强后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栓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内的充盈缺损,MR弥散受限,增强可见强化,相关肠管呈淤血性肠炎改变。结论门静脉栓不仅见于肝癌,也可由原发性胃癌伴发。

  • 标签: 胃癌 门静脉癌栓 CT 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舌癌,牙龈手术前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舌癌,牙龈患者共30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失眠、恶心、腹泻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舌癌,牙龈,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舌癌 牙龈癌 手术前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患者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20例子宫内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贝伐单抗、VEGF-trap治疗方式,并针对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子宫内膜花考中的应用做出深入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结合权威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所选病例均接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贝伐单抗对子宫内膜患者具有一定疗效,VEGF-trap治疗方式,患者有效率反应率为3.8%~7.8%,使用高剂量TSU-86在子宫内膜中的使用,具有一定可行性。结论对子宫内膜进行血管生成以及靶向治疗,对病情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MRI及CT对卵巢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卵巢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采取MRI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包膜受侵破裂、输卵管、盆壁、直肠、子宫直肠窝、腹膜、大网膜、淋巴结以及小肠等病变部位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及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子宫、输卵管、盆壁、直肠、子宫直肠窝、腹膜、大网膜、淋巴结以及小肠等病变部位的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MRI检查对包膜受侵破裂的诊断准确率为93.00%(93/1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74.00%(74/100)(P<0.05)。结论MRI及CT检查对卵巢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效果,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MRI CT 卵巢癌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射线治疗对宫颈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颈患者30例,患者在放射线治疗前经过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患者在治疗前取外周血并且对其进行培养,同时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在患者体内细胞的数量以及结构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进行放射线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数量明显变少,染色体结构畸变较进行放射线治疗前显著变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患者进行放射线治疗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数量以及染色体结构畸变有了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放射线对于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妇科病 宫颈癌 放射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术后尿潴留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患者111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4例)和实验组(57例),对分别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7.02%vs.27.78%,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宫颈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和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尿潴留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子宫内膜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子宫内膜患者(50例),选取时间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患者术后病理作为金标准。结果50例子宫内膜患者经过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后,肿瘤组织学分型检出率为86.00%,其中I型子宫内膜检出率为96.00%,Ⅱ型子宫内膜患者检出率为50.00%,其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术前诊刮病理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类型不一致,患者诊刮病理是子宫内膜样腺癌、而术后病理分别诊断为混合型腺癌、透明细胞、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患者经诊刮病理是浆液性乳头状腺癌、而术后病理诊断则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由此提示,术后病理诊断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术前诊刮病理诊断,对肿瘤组织学检出率较高,特别是I型子宫内膜患者。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术前诊刮病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胆囊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意外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及病理特点,探讨意外胆囊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80例意外胆囊癌病人中,早期诊断为胆囊炎(急性)15例,胆囊炎(慢性)24例,胆囊结石23例,胆囊息肉16例,黄疸2例。经病理分析诊断,所有患者组织分型均为腺癌,其中包括32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44例患者接受胆囊完全根治手术,对于不能进行根治手术的患者需进行姑息手术或不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行术后化疗。结论组织病理学分析是肿瘤诊断及分期分型的主要标准,因此在切除胆囊手术中发现的意外胆囊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近而确定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分化程度,以给后续治疗充分的指导信息。确诊为意外胆囊患者,需要根据肿瘤分期及患者耐受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手术、姑息手术或化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意外胆囊癌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大出血患者行介入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患者28例,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宫颈介入术后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病情,记录术后治疗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经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后,出血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4例,有效率为100%;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术后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患者治疗顺利与预后良好的一个重要因素,正确有效的护理能保证介入术后良好预后,提高疗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癌 大出血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化疗药物进行灌注治疗的膀胱患者,从多方面对其实施综合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经化疗药物膀胱灌注后,2例出现尿路感染,不良反应几率为6.7%,总复发几率为16.7%。结论针对膀胱术后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膀胱癌 化疗药物 膀胱灌注 护理
  • 简介:摘要胆管是发生于肝外胆道包括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PTCD)是对晚期梗阻性黄疸较为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引流胆汁,减少胆道感染、改善黄疸。血液透析是利用弥散、对流作用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和去除体内过多的水分。代替部分肾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

  • 标签: 胆管癌 PTCD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肺癌放疗患者因性疲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0例肺癌放疗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因性疲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肺癌放疗患者因性疲乏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癌放疗 癌因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的实用价值进行探讨,促进超声诊断以及甲状腺微小鉴别诊断水平的提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收治的50例患甲状腺微小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展开术前检查,以及选取50例同期具有相似超声影像资料的甲状腺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小结节的检出率为100%,甲状腺微小的声像呈像主要集中在低回声区,且回声不规律,其形态混乱不具备一定的规律,前后径与横径比值≥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低回声比例、边界清楚与边缘光滑等方面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甲状腺微小的检查具有较理想的检查效果,可作为甲状腺微小癌病人检查的首选方式,具备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微小癌 实用价值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Ⅲ期子宫内膜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Ⅲ期子宫内膜患者46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方案,试验组则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的毒性作用、复发率及死亡率情况。结果对照组G3级以上毒性反应率30.43%明显高于试验组13.04%,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47.83%),死亡率(34.78%)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复发率(13.04%),死亡率(4.35%),组间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Ⅲ期子宫内膜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后,有效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作用效果显著。

  • 标签: Ⅲ期 子宫内膜癌 放化疗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均分的方式把纳入本次研究的80例痛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本研究,常规组采取传统疼痛难忍用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疼痛教育护理干预和规范化疼痛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满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二者数据通过比较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均<0.05。结论对痛患者应用疼痛健康教育,予以合理且规范化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癌痛 护理干预 疼痛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宫颈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在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上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及抑郁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因疾病带来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宫颈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治疗在中晚期卵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89例中晚期卵巢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方式,并观察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结果显示,Ⅱ期卵巢患者,5年内生存例数22例,Ⅲ期卵巢患者,5年内生存例数29例。两者的差异不具备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没有残余病灶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60%,明显要超出残留病灶患者,且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卵巢治疗过程中,分级水平并不会影响到最终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病灶残留情况会影响患者日后生存率,只有积极的接受化疗,才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中晚期癌症 综合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宫颈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女性肿瘤死亡原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妇女中其发病率居第一位,极大地威胁着女性健康。宫颈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放疗或者两者结合应用,虽然近10余年来手术技巧、放疗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改进,但宫颈的治疗效果并无根本性提高。5年生存率停留在40%左右。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宫颈对化疗不敏感,尤其是宫颈鳞癌属于对化疗相对不敏感的肿瘤,化疗仅用于晚期与复发患者的姑息治疗。近年来,宫颈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且腺癌比例增加,年轻患者对保留卵巢及性功能的要求也较高,而传统的单纯根治性放疗与术前放疗后再手术对鳞癌效果比较好,对子宫颈腺癌的生存率无明显提高,尤其是对巨块型(肿瘤直径≥4cm)及局部晚期宫颈的治疗效果无明显改善。对此,国内外学者对宫颈的化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并开展了宫颈的新辅助化(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以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放疗的敏感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本课题宗旨是通过手术前后化疗和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探讨综合治疗的新模式。自1995年5月-1996年6月,将收治的58例宫颈患者随机分为术前、术后化疗(A)组,单纯手术(B)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A、B两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和35.8%,差异有显著性,其中Ⅱ-Ⅲ期病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47.3%和22.2%,差异有显著性,术后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宫颈尤其是Ⅱ-Ⅲ期病例术前术后铂类药物的联合规律化疗5年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优于单纯手术组。本研究有以下特点1、随机分组,前瞻性分析研究;2、含铂类药物的联合规律化疗;3、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4、不增加手术费用;5、简单、安全、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6、远期生存率高;7、综合治疗的新模式。本课题研究广泛适用于临床开展,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治疗成本,而且将对保护劳动力、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起到积极作用,具有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晚期宫颈放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施放射治疗的74例中晚期宫颈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4例宫颈患者经放射治疗及护理干预,全部完成治疗且放疗副作用小。结论对放疗的中晚期宫颈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饮食作息的变化,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医疗领域当中,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自身的寿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为此,通过应用有效的诊断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肝细胞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对医疗工作提供较多的参考和指导。文章针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肝细胞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磁共振 成像技术 肝细胞癌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