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干扰素,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干扰素与康复新液,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手足口腔疱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干扰素与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康复新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单纯的推拿治疗,实验组采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中治愈7例,好转18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44%,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上明显优于单纯的推拿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推拿 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77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42例),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例患者病情好转,对照组有例患者病情好转,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5.2%vs85.7%),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给予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提升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针灸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实施心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段随机化法分为两组,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差异情况。结果实验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心理治疗后,其社会功能、自尊情况、自我和谐情况以及焦虑、抑郁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结论心理治疗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可较好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自尊情况、自我和谐情况,同时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康复期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延续性护理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症的控制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康复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康复治疗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康复治疗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脑瘫儿童语言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挂号单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语言训练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家庭状况、饮食状况、是否是早产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对治疗有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有效率在90%以上,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调查记录的分析发现对治疗有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饮食、早产。结论在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时综合语言训练治疗和语言认知系统治疗效果更显著,在治疗的过程中也要与监护人及时沟通将可变因素进行改善,促进患儿的康复

  • 标签: 脑瘫儿童 语言障碍 康复治疗 效果 有效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的影响及产后康复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了2010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阴道正常分娩产妇20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剖腹产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将产妇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肌力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治疗后耐受力高、持续收缩力高,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阴道正常分娩对盆底组织恢复有着较大影响,应予以产妇康复治疗,以促使其盆底组织尽快恢复。

  • 标签: 阴道正常分娩 盆底组织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新液联合米诺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从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中抽选5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示,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组间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可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康复新液 米诺环素软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旨意寻找提升治疗依从性方式。方法择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依从性佳组以及依从性差组,分析影响疾病治疗依从性。结果依从性佳者占61.00%,依从从差者39.00%。家庭和睦性、护患关系、社区卫生服务和病患治疗依从性存在相关性。其中家庭和睦性最为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创建优质卫生服务体系,维护家庭和睦,努力构建良好护患关系,能够全面提升病患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相关因素 依从性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CF)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胸腰椎VC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均予以胸腰椎VCF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治疗腰背肌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半年后,干预组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更佳(P<0.05);同时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前显著下降,且干预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胸腰椎VCF保守治疗中能促进腰背肌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腰背肌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的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同时随机分配患者至两组,Ⅰ组(n=36)接受一般性干预,Ⅱ组(n=36)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分析评估两组干预对患者病情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在PANSS、MMSE量表评估结果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Ⅱ组在PANSS量表评估结果上较Ⅰ组显著降低,在MMSE量表评估结果上较Ⅰ组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有确切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缓解相关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综合康复治疗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脑梗死偏瘫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单一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为(82.6±10.5)分,对照组ADL评分为(68.2±9.7)分,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偏瘫在临床上应用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康复训练 脑梗死偏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作药物组与康复组,药物组患者单纯接受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康复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明显好于药物组患者,两组对象的相关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早期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其制定饮水计划,根据残余尿量决定导尿次数;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当残余尿量少于100ml,停止导尿。结果患者残余尿量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间歇导尿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解决患者因排尿障碍带来的生活困扰,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间歇导尿 生物反馈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职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社区精神分裂患者治疗带来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0名社区精神分裂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中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实验组中患者在使用常规社区康复基础上,对患者开展职业治疗。并且,以临床总体印象量表、服药态度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为主要评价工具,在实施康复干预前后对其进行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职业治疗后三种评定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患者运用职业治疗方式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恢复健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职业治疗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一共(10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日至2016年7月10日,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89.21±1.27)分、满意度评分(92.45±1.28)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271.95±25.15)m、FEVI(1.80±0.45)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康复治疗 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作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康复科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致截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脊髓损伤诊疗常规,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在住院期间给予心理康复。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组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和精神病性等方面无差异。通过干预后他们的心理卫生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心理康复利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康复 脊髓损伤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人。参照组给予单纯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数据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加运动疗法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药物治疗 运动疗法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之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探究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应用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时间前后顺序分组纳入,单一组50例患者进行单一针刺治疗,联合组50例则进行针刺+电子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四周之后,联合组患者BI评分、FMA评分以及NBD评分均明显优于单一组,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针刺+电子生物反馈,安全有效,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病 针刺 治疗 电子生物反馈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