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院间断冰敷和持续间断冰敷两种方法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患肢肿胀的不同效果。方法将98例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入院后48h持续冰敷,48h至术前间断冰敷;对照组入院48h间断冰敷,48h至术前不再冰敷。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2h、24h、48h、72h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肢的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入院12h、24h、48h、72h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肢的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没有发生骨筋膜综合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院后48h持续冰敷,48h至术前间断冰敷的疗效显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疼痛及患肢的肿胀程度,预防骨筋膜综合症的发生。

  • 标签: 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冰敷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机梗死合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取利多卡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警管理机制在手术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手术不同时间段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和观察组(2016年3月照至2017年3月)。对观察组开展预警管理机制,比较两组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中物品过期占比、缺货情况占比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预警管理机制在手术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大医疗机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一次性无菌物品 预警管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顽固性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20例顽固性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象,依据用药方案差异分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用单纯胺碘酮方案,观察组应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方案治疗。比较两组顽固性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咳嗽、发热、血常规复常、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顽固性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顽固性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顽固性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顽固性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性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联合硫酸镁方案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控制心律失常发作,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胺碘酮 硫酸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干预赫塞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所致左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50例赫塞汀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后出现左舒张功能不全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予以ACEI干预,28例)和对照组(不予以干预,22例)。观察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LAVI等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LAVI显著降低,干预6个月时E/Em明显低于干预,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LAVI评价ACEI干预赫塞汀联合多西紫杉醇所致左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敏感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赫塞汀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左房容积指数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利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全组130例脑出血者筛选自我院2014年3月-2016年6月间医治的患者中,参照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分组,即常规组(常规护理)60例与观察组(手术护理)70例,两组均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NIHSS评分较常规组显著较优,P<0.05。结论对脑出血者实施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医治并配合手术护理,可获得显效的医治效果,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群体手术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并发生发生率所造成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遵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31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手术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胃癌根治术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手术护理,相较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实施手术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在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过程中的围术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广泛运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手术室护理 针对性护理干预 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