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患者使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使用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取得非常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予叶皂苷钠治疗,B组给予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C组给予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血清NO、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①治疗后C组NIHSS评分低于、BI指数高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三组血清NO、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C组低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七叶皂苷钠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β叶皂苷钠治疗由盆腔肿瘤术后放射引起的急性直肠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收治20例盆腔肿瘤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急性直肠炎患者,给予自制灌肠液行局部保留灌肠治疗,设为对照组。选取同期20例患者给予高压氧疗法+β叶皂苷钠注射液静滴,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β叶皂苷钠治疗放射性急性直肠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放射性直肠炎 高压氧 &beta 七叶皂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脑瘫患儿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的脑瘫患儿,ASAⅠ~Ⅱ级,年龄5~10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氟醚全凭吸入组,B组静吸复合麻醉组。观察并记录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时的反应、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单次追加瑞芬太尼作为补救的次数、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B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A组拔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术中因麻醉深度不足追加瑞芬太尼次数高于B组,术后躁动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插管时呛咳发生的例数高于B组。结论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用于小儿脑瘫颈动脉外膜剥脱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术后较易发生躁动,术中维持效果不如静吸复合麻醉。

  • 标签: 七氟醚 全凭吸入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脑瘫患儿 颈动脉外膜剥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有视疲劳症状患者136例(272只眼),所有患者予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眼部症状和全身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8.2%,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叶洋地黄双苷联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七叶洋地黄双苷 复方托吡卡胺 青少年视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麻醉手术采取氟醚吸入麻醉和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的不同麻醉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儿进行研究,将78例患儿均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氟醚吸入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儿进行麻醉诱导时、诱导10min、手术后的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含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患儿苏醒时间、诱导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手术患儿来说,采取合适的麻醉方法影响着手术质量的好坏,而氟醚吸入麻醉作为一种患儿更容易接受的麻醉方法,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并且能有效的避免因麻醉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苏醒时间较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吸入麻醉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小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β-叶皂苷钠与甘露醇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GCS、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人。对照组患者进行20%的甘露醇、预防感染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性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叶皂苷钠开展降颅内压(简称“IC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ICP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GCS与ICP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损伤的治疗中,β-叶皂苷钠与甘露醇的联合使用能够获得理想效果,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且能够明显改善GCS。

  • 标签: &beta -七叶皂苷钠 甘露醇 重型颅脑损伤 GCS与IC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氟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3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A组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静脉输注适量的生理盐水,对比患者术后认识功能情况。结果A1、A2组患者术后POCD(认识障碍)发生率依次为16.1%、12.9%,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B组的41.9%(P<0.01)。结论0.4ug/kg右美托咪定复合氟醚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麻兼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老年患者 全麻 术后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4例。常规组采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取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常规组,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为(3.8±0.7)min,常规组镇痛起效时间为(5.2±0.9)min,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确切,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麻醉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与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麻醉用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存在显著差异;随着麻醉时间的增长,两组患者手术10min、手术30min、手术结束前30min以及手术结束后的平均动脉压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影响较小,安全有效,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 七氟醚吸入麻醉 腹腔镜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采用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55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插气管镜后插气管镜后和清醒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术中呛咳、屏气,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出入镜次数、手术时间以及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气管异物 芬太尼 丙泊酚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4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2例。对实验组施以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参照组施以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两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后OAA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但术中,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的波动程度更小,P<0.05。结论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予以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更加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烷、异丙酚分别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氟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基本一致,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苏醒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瑞芬太尼(不同剂量)、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6ng/ml)与氟醚复合麻醉,对照组行瑞芬太尼(3ng/ml)与氟醚复合麻醉,对两组患者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降压前10min两组患者的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30min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脑氧代谢指标和MA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瑞芬太尼(6ng/ml)、氟醚复合控制性降压效果最佳,可有效调节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脑氧代谢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不同剂量) 七氟醚 控制性降压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 脑氧代谢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影响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进行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氟醚麻醉,实验组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躁动发生情况、拔管时躁动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拔管时躁动评分分别为(1.98±0.12)分与(1.43±0.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躁动发生概率为36.0%,实验组躁动发生率为2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应用氟醚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躁动发生概率,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躁动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氟烷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这一阶段在我院治疗的7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采用氟烷进行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和术后1d、2dGLS评分。结果术中,研究组MAP,SBP,DBP;术后2dGL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可以有效维持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平衡,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 标签: 丙泊酚 舒芬太尼 七氟烷 重型颅脑损伤 脑疝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氟烷、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复合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实际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4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使用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参照组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手术开始即刻、气腹后5分钟、手术结束时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VAS评分及S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术后麻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够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是存在一定的苏醒期躁动。

  • 标签: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