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康复护理对患者颈段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将我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颈段脊髓损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病患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肺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膈肌移动度、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膈肌移动度、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与最大通气量(MVV)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改善患者膈肌移动度和肺功能指标,可对肺康复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颈段脊髓损伤 患者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烧伤恢复期治疗中采用美容与康复功能锻炼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2021年2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美容与康复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和二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一组和二组情绪稳定、生活自理、坚持康复锻炼、坚持外用药物、坚持加压疗法对照中,一组明显优于二组,(x2=6.626,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烧伤恢复期治疗中采用美容与康复功能锻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烧伤恢复期 美容 康复功能锻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小儿脑瘫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对其运动功能及康复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参照组与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脑瘫 运动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咽喉肿瘤手术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咽喉肿瘤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吞咽功能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咽喉肿瘤手术患者整体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咽喉肿瘤 吞咽功能 整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护理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时段内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共80例,甲组使用常规护理,乙组使用早期肺康复护理,比较肺功能、总满意度。结果:和甲组相比,乙组肺功能指标较佳、总满意度较高(95.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早期肺康复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显著增强肺功能,有利于疾病康复,还可预防护患纠纷,可推广。

  • 标签: 早期肺康复护理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20年1-12月间,选取来本院诊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共计50例,将其分成两组(随机数字表法),在A组25例中,B组25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基于此,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就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6MWD、LVEF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LVEF、6MWD相比干预前,均有提升,且B组较A组更为明显(P<0.05)。在实施干预前,两组的SF-36评分对比,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干预后,两组评分较之干预前,都有提高,且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有助于其心功能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患者 心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选取80名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辩证治疗。比对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对照组治愈16名(40.0%),显效13名(32.5%),无效11名(27.5%);观察组治愈23名(57.5%),显效15名(37.5%),无效2名(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脾胃气虚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亦成为大家关心与探讨的热点,本文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中医外治法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妇科,腹腔镜,胃肠功能,外治,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脑梗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梗后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式,对比其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更优,P<0.05。结论:在肢体功能方面对脑梗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效果更好。

  • 标签: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 脑梗后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与本院收治的121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采取常规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自我护理能力评分(ESCA)、生活能力评分(MBI指数)。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ESCA评分、MBI指数较对照组均有一定改善,差异明显(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脑梗死 神经功能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能力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的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以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ADL、NIHSS评分情况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NIH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9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瘫患儿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同时在运动功能方面也会有显著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护理当中。

  • 标签: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康复效果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的效果对患者治疗优势进行评估。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内调选我院中收入资料登记有效的72名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36名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入院后均选择腰椎后录单节段融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医务人员给予患者早期功能康复,在治疗完成后由医务人员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进行记录,判断患者治疗质量。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估评分明显更低,实验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进行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选择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方案,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控制,值得作为一种优秀的首选手术方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后路单节段融合术 腰椎椎管狭窄症 治疗方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胃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是脓毒症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外治护理法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优势。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护理治疗方法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热熨疗法、中药灌肠进行总结,发挥中医外治护理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中医护理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中医外治护理法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合垫在口腔咬合功能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咬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制作牙合垫,戴用时间不超过4~6周。比较治疗前后闭合时间、牙合力中心点位置偏移、左侧牙合分离时间、右侧牙合分离时间。评价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治疗后闭合时间、牙合力中心点位置偏移、左侧牙合分离时间、右侧牙合分离时间均少于治疗前(P

  • 标签: 牙合垫 咬合疾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的54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未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与实验组(27例:开展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心胸外科手术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窦房结功能的诊断工作中,应用食管调搏与动态心电图所取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展开本研究,患者接受时段介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对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长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开展规范操作,同时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借助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对其窦房结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并有效讨论诊断价值。结果:将R-R间期>1500ms的75例患者分为两组,组1(R-R最长间期≥2000ms)共有30例,组2(R-R间期<2000 ms)共有45例,其中组1患者,SNRT、CSNRT、SACT延长,最快和最慢心率有所降低。结论:借助动态心电图,可充分反映患者自发状态下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性,联合食管心脏调搏,可准确反映激发状态下的窦房结功能,继而大幅提高病窦诊断准确率。

  • 标签: 窦房结功能 食管调搏 动态心电图 窦房结传导时间 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